疫情使得全球对粮食安全神经绷紧,连金融市场也关注!随着全球央行持续“放水”,势助长粮食价格持续膨胀,玉米大豆等多个粮食品种价格上涨创下十多年来新高,令市场人士忧虑一旦粮价泡沫膨胀,将引发一连串社会动荡,尤其对新兴国家的冲击更大。
目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新冠病毒地图上显示的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字突破1亿。从100万到1个亿只用了不到一年,世界上每76人就有一人确诊。
新冠病毒大流行对全球粮食市场产生“历史性冲击”,国际谷物理事会(IGC)最新下调了2020/21年度全球谷物产量预估至22.1亿吨,调降900万吨,玉米产量预估被降1300万吨。
全球谷物库存将降至5年最低水平6.11亿吨。其中,玉米库存降至八年低位。
库存降低,需求大增,玉米价格创32年来最长升势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2020年进口了创纪录的1130万吨玉米,比上年提高135.7%,首次超过全年关税税率配额720万吨。
需求上升推动全球玉米价格创出32年以来最长升势,成为继大豆之后,再挑战纪录高位的谷物。
数据显示,中国2020年玉米产量约2.6亿吨,较上年整体略为减少77万吨,值得留意的是,过去3年玉米都出现供不应求,短缺平均维持在1,700万吨以上。
全球农业贸易巨头ADM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胡安·卢西亚诺称,2020/21年度(10月至次年9月)中国玉米进口量将达到约2500万吨,用于补充库存。
亦因如此,2020年以来中国玉米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目前已处于历史高位。现货方面,据农业农村部玉米市场监测预警数据,2020年12月份,国内产区平均批发价达到每斤1.24元,同比上涨35.6%,年内涨幅达到26.5%。
中国农业农村部唐珂曾直言,玉米供求存在缺口,市场看涨预期增强,资本炒作和贸易商囤粮加剧,均是玉米价格高企不下的原因。由于目前大陆生猪产能已恢复到往年的90%以上,养殖业持续扩张,饲料需求料增。与此同时,玉米再加工企业产能庞大,因担忧明年供应紧张,担心价格再升,因而有囤粮倾向。
国际玉米方面,因南美洲干旱影响收成,令目前世界玉米供应相对紧张。
商品分析师预期,明年巴西和阿根廷的谷物产量,将是决定未来一年价格去向的关键因素。
作为世界第二大谷物出口国乌克兰,也将2020/21年度玉米出口上限设定为2400万吨。
从全球数据来看,美国农业部将2020/21年度全球玉米产量调低960万吨,全球玉米进口调低329万吨,因为欧盟和墨西哥的进口预计下降。全球玉米期末库存调低520万吨,至2280万吨,这也将是2014/15年度以来的最低值。全球玉米库存/用量比预计为21.3%,这也是2013/14年以来的最低值。
荷兰合作银行发布报告称,在中国进口需求的带动下,美国玉米出口已经达到极限水平,而目前供应面存在许多风险。很明显,未来一年里全球玉米供应就如同走钢丝,哪怕一个主要出口国出现轻微的天气问题,都会引发CBOT玉米进入通胀模式,逼近每蒲式耳7美元。

美玉米期货主力走势
俄罗斯将小麦出口关税翻倍,国内干预谷物库存耗磬
俄罗斯是全球第一大小麦出口国,出口量占全球的20%。为了控制国内食品价格上涨,俄罗斯在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将小麦出口税提高到每吨50欧元(相当于60.68美元),高于2月15日起的关税25欧元/吨。
此外,在始于7月1日的2021/22年度,俄罗斯将继续对小麦出口征税,并将为此制定关税计算公式,而不是目前的固定关税。俄罗斯在前几年也使用了类似的税收制度。
今年1月到3月份,俄罗斯计划销售7.5万吨国储谷物。目前俄罗斯的国家干预谷物储备基本耗磬,只剩下20万吨,因为2020年疫情期间已经大量销售干预库存。现在留给政府干预国内粮食价格的手段只剩下谷物出口配额和出口关税。
作为全球第七大小麦供应国的阿根廷,也因担心食品价格上涨,寻求确保国内小麦供应同时又不用禁止出口的办法,目前有关阿根廷可能限制小麦出口的谣言纷飞。
美国农业部的1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20/21年度美国小麦期末库存下调2600万蒲,为8.36亿蒲,同比减少19%。2020/21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下调330万吨,为3.132亿吨。

美小麦期货主力走势
美国、巴西大豆库存紧张将转向进口,CBOT大豆期货价格接近六年高点
美国农业部最新的季度库存报告中说,尽管2020年大豆产量增长超过16%,但截至12月1日,美国大豆库存却同比下降近10%。到今年9月份,大豆供应量将会降至7年来的最低水平,因为美国大豆压榨量和出口量创下历史新高。
由于出口需求飙升、价格上涨以及担心本年度晚些时候大豆短缺,美国大豆加工商刚刚结束压榨量创纪录的一年,就开始大量订购大豆,数量远远超出正常情况下几周的供应。
压榨厂积极采购,预示着今年春夏出口商和加工商将展开大豆争夺战,这可能进一步抬高豆价,并导致美国这个世界第二号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罕见地进口大豆。
据总部位于芝加哥的咨询公司AgResource称,美国大豆对海外买家的销售最早将于下个月超过美国农业部的全年预计。国内压榨量也逐月刷新纪录。以目前的速度,美国将耗尽大豆库存。
除美国之外,巴西和其他国家的可出口供应实际上已经告罄。早在去年10月份,巴西就宣布取消大豆进口管控,放宽进口海外大豆的门槛,以满足其国内大豆需求。
美国和巴西占据着全球大豆出口额的80%。
虽然顶级大豆出口商之间的少量交易并不罕见,但今年可能会有更多的交易,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接近六年高点,预计还会继续上涨。

美大豆期货主力走势
荷兰合作银行称,谷物和油籽消费者应当做好准备,今年将会是充满风险、如履薄冰的一年,因为市场的特点是,需求强劲,但是产量潜力受到天气不理想的制约并不稳定。
此外,还有新冠疫情的冲击并未结束。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总干事比斯利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世界粮食供应体系的脆弱性,使全球领导人更加意识到如果不加以解决可能会导致饥荒和大规模移民。比斯利指出,疫情危机打乱了全球供应链,将2.7亿人推向饥饿的边缘。如果得不到所需的支持和资金,就会出现大规模饥荒、国家不稳定以及大规模移民的情况,其成本将增加1000倍。
全球粮食市场波涛汹涌
1
CBOT玉米涨势如虹
玉米应该是上一周最炙热的一个品种了,在国际市场闻风上涨。
中国强劲采购美玉米
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采购美国玉米,一周内连续四天累计采购584.8万吨。受此影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29日收盘上涨超过2%,当周上涨9.4%,1月份玉米期货上涨13%,创下7年多来的最高水平。
据知情人士称,中国将在这一轮采购热潮中再购买200万吨玉米,算上584.8万吨的当周采购量,意味着这轮采购可能将超过720万吨的全年低关税配额。
ADM称,2020/21年度中国将从所有国家进口2500万吨玉米,这要高于美国农业部当前预测的1750万吨,也高于美国农业参赞本月预计的2200万吨。
随着中国大量订购美国玉米,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坐地起价,一周内大涨近10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吨上涨18.3美元,意味着本周采购的600万吨玉米的理论进口成本较一周前提高一亿美元。
乌克兰限制玉米出口
乌克兰限制玉米出口,同样支持了饲粮市场走高。
乌克兰经济部与贸易商签署谅解备忘录,同意将2020/21年度乌克兰玉米出口上限定在2400万吨。乌克兰海关数据显示,截至1月22日,乌克兰玉米出口量为1105.3万吨,同比减少346.3万吨。2020年乌克兰玉米产量约为3030万吨。
分析师指出,乌克兰限制出口,巴西和阿根廷出口供应偏低,而新季玉米产量前景不定,这意味着国际买家的更多需求将转向美国供应。
此外,荷兰合作银行发布的研报称,全球玉米供应前景存在许多风险,因此任何一个出口国一旦出现轻微的天气问题,CBOT玉米期货可能上涨到每蒲7美元。
全球玉米播种面积有望大幅提高
2020/21年度全球玉米、大豆、油菜籽以及葵花籽供不应求,价格创下多年新高。考虑到大豆玉米价格均达到或接近数年高点,这可能鼓励农户扩大总体播种面积。油世界认为,如果天气配合,2021/22年度美国以及加拿大的谷物和油籽播种面积很可能同比增加500万公顷。其中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将提高8%,玉米播种面积提高5%。
2
大豆价格继续上涨以实现需求调配
由于全球供应紧张,迫使大豆价格继续通过上涨来实现需求调配。
芝加哥农业资源公司(AgResource)称,由于海外买家提前采购了大量美国大豆,导致美国大豆库存逐渐耗尽,因此今年夏季美国大豆加工厂进口的大豆数量可能创下数年新高。
目前,美国农业部预计2020/21年度美国大豆进口将达3500万蒲。StoneX公司预计美国大豆进口量高达7000万蒲,创下2013/14年度进口7200万蒲以来的最高值。
目前美国农业部预测2020/21年度美国大豆出口量为22.30亿蒲,比去年的16.82亿蒲提高33%。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报告显示,本年度仅仅过去21周,但是实际出口量已经达到美国农业部目标的四分之三。
目前美国农业部预计8月底的期末库存为1.40亿蒲。但是考虑到巴西大豆收获延迟,中国可能需要将5000万到1亿蒲的巴西大豆订单转到美国,美国大豆期末库存将低于1亿蒲,这意味着美国大豆价格将轻松突破15美元/蒲。
3
小麦主要出口国限制出口小麦出口
全球小麦、玉米和大豆供应预期紧张,支持了小麦市场。由于美国冬小麦作物状况下滑,小麦主要出口国考虑限制小麦出口,提振了全球小麦市场人气,扭转了此前的跌势,价格进一步上涨。
阿根廷考虑限制小麦出口
全球第七大小麦出口国阿根廷正在寻求确保国内小麦供应同时又不用禁止出口的办法。此前阿根廷政府曾试图限制玉米出口,但受种植户强烈反对,眼下政府把目光转向小麦,有关阿根廷可能限制小麦出口的谣言纷飞。
阿根廷政府表示,近来收获的2020/21年度小麦产量为1720万吨,其中1000万吨小麦将出口到海外。官方数据还显示,出口商已经收购890万吨2020/21年度小麦。
俄罗斯小麦关税上调
作为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已经批准提高小麦出口关税,在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对小麦出口征收50欧元(约合61美元)/吨的关税,比2月15日至3月1日期间征收的关税25欧元/吨翻倍,这是控制国内食品价格上涨的最新举措。
据俄农业投资者网报道,对于俄政府正式确定小麦、大麦、玉米出口关税事,俄各农业行业协会反应热烈。俄罗斯粮食联盟副主席科尔布特表示,出口限制措施已在一定程度上对国际市场产生影响,去年12月初俄小麦价格为每吨249美元,自12月中旬出现关于关税和配额调整消息后,俄小麦价格飙至275美元/吨,甚至升至300美元/吨。
俄大型农业市场研究中心“SovEkon”主任西佐夫表示,谷物出口关税提高后国家可征收200-300亿卢布(约合2.67-4亿美元)关税,但价格下跌或将对小麦生产者造成1350亿卢布(约合18亿美元)的损失,整个市场损失将达2000亿卢布(约合26.66亿美元)。
此外,3月15日至6月30日期间,俄罗斯还将对大麦和玉米分别征收10欧元/吨和25欧元/吨的出口关税。
乌克兰小麦出口配额已用完74.3%
乌克兰经济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乌克兰2020/21年度1750万吨小麦出口配额已经使用74.3%。数据显示,截至2月1日,乌克兰小麦出口总量为1300万吨,与上一年度相比减少了近290万吨。2019/20年度乌克兰出口了2050万吨小麦。
此外,由于天气恶劣,乌克兰几个黑海港口已经限制谷物装载作业。乌克兰海港管理局在周一的一份声明中表示,降雨影响了敖德萨地区最大港口科尔森、伊兹梅尔和雷尼的正常作业。
4
油菜籽供应紧张,价格逼近历史高位
全球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国,加拿大距离下季油菜籽收获还有六个月时间,现在油菜籽供应短缺而出口需求强劲,导致上周油菜籽价格创下近13年来的最高水平。加拿大一农户表示,这是他51年油菜籽期货交易以来首次见到市场如此动荡。
加拿大油菜籽供应短缺可以追溯到去年秋季,当时收获的油菜籽产量创下五年最低。油菜籽和菜籽油的出口需求强劲,驱动价格在夏末上涨,促使农户卖出比平常更多的油菜籽。
政府数据显示,由于农户早早将油菜籽交付给粮商,有助于本年度迄今的油菜籽出口量同比增长近33%。菜籽油需求旺盛也鼓励加拿大压榨厂积极加工油菜籽,进一步加剧供应短缺。
LeftField商品研究公司分析师查克·盘纳称,价格如此之高,加拿大农户今年可能将油菜籽播种面积提高6%。
资料来源:博易大师、文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