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A股年报预告收官 超千家公司业绩预喜

2023-02-02 15:180
 
  1月31日,A股2022年报预告收官。2600余份公告下,绩优与绩差公司揭开面纱,产业景气度一览无余。
 
  2022年,“最强赛道”新能源产业延续高景气度。从上游锂电资源类企业,到下游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整车企业,均有亮眼表现。因产品价格高位运行,煤炭、石油等行业盈利能力提升,钢铁、水泥等行业则因原材料价格高企利润受到挤压。航空、房地产等行业持续低迷,预亏金额居前。
 
  此外,多家公司计提大额减值,拉响业绩警报。截至证券时报记者发稿,在已“透底”去年净利的公司中,逾四成业绩预喜。
 
  超千家公司业绩预喜
 
  据Wind数据统计,A股已有逾2600家公司以业绩预告形式透底2022年全年业绩。从业绩预告类型看,预增657家、略增132家、续盈25家、扭亏229家,合计1043家公司预喜,占已披露业绩预告公司(剔除部分未明确业绩预告类型公司)的比例超四成。
 
  按申万一级行业分布看,预喜公司以机械设备、电子和电力设备行业公司居多,分别有107家、103家和103家。从业绩增速看,超过590家A股公司2022年净利润或实现翻倍式增长,宁波富邦预增幅度最大,预计去年净利润约1.85亿元~2.21亿元,同比增长5125%~6139%。期内,该公司铝加工业务和贸易板块在疫情期间基本实现了平稳运行。不过,宁波富邦业绩预增主要受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预计去年非经常性收益达1.9亿元至2.28亿元。
 
  此外,剔除扭亏公司,融捷股份、嘉应制药、吉翔股份等11家公司去年净利增幅预计超过10倍。
 
  从预告净利上限来看,排名居前的依次为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和中国神华,预计2022年盈利上限分别达1550亿元、1436亿元和707亿元。
 
  在油价持续高位的2022年,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迎来连续第二年的业绩高增长,且均刷新了各自的历史最好成绩。
 
  2022年,国际油价整体上行,全年北海布伦特原油现货平均价格为98.96美元/桶,同比增长39.7%。在此背景下,两家石油巨头公司均抓住油价上涨机遇期,推进了油气增储上产、提质增效升级工作。
 
  还有部分公司去年业绩预计大幅修复,实现扭亏为盈。上海谊众、东方日升、爱旭股份等公司2021年出现亏损,2022年盈利规模则预计将在亿元以上。
 
  业绩大幅反转公司主业均表现亮眼。例如,在高景气度的光伏产业,除了上游硅料公司扎堆业绩预喜,电池组件企业也出现黑马,爱旭股份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21.1亿元~25.1亿元,该公司2021年亏损1.26亿元。业绩大增的主要原因包括,去年太阳能电池片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爱旭股份的电池销量、营收都大幅增长;公司由166mm技改升级为182mm大尺寸生产线项目完成,产能结构优化、产能利用率快速提升,生产成本下降,营收和盈利水平大幅增长。另一家光伏电池组件企业东方日升亦大幅扭亏,预计去年净利润为8.8亿元~10.5亿元。
 
  行业冷暖不一
 
  在新能源产业,上游“富足”、下游“吃土”的局面正在改变。1月30日晚间,位居产业链下游的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预计2022年营收突破4200亿元,实现净利润160亿元~170亿元,同比增逾4倍,超出市场预期。
 
  “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爆发式增长,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军企业,克服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及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实现强劲增长,勇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推动盈利大幅改善,并有效缓解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比亚迪表示。
 
  这之前,新能源上游资源企业已喜讯不断。2022年,锂离子电池厂商加速产能扩张,下游订单增加,产业链龙头企业量价齐升。锂电双雄均高位预增,天齐锂业预计2022年盈利231亿元~256亿元,同比增幅达10倍~11倍;赣锋锂业预计2022年盈利180亿元~220亿元,同比增长244.27%~320.78%。
 
  此外,上游资源企业中,涉锂盐公司表现突出,预增公司业绩均成倍增长。其中,融捷股份增幅最大,该公司预计去年盈利22亿元~26亿元,同比增长31倍~37倍。
 
  类似价格上涨带来的业绩增长还发生在煤炭、石油等部分传统周期行业。其中,煤炭行业最为亮眼,发布预告企业近八成预喜。煤炭行业延续景气度、煤价高位运行是业绩预增的主要因素。
 
  煤炭巨头中国神华、陕西煤业均预计收获历史最好业绩。中国神华预计2022年净利润为687亿元至707亿元,同比增加184亿元至204亿元;陕西煤业预计2022年实现盈利340亿元到362亿元,同比增加126亿元到147亿元。煤炭龙头企业也是去年多位绩优基金经理的重仓股。万家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黄海,正是凭借对煤炭行业的重仓,收获颇丰,包揽了去年公募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冠亚军。
 
  还有部分周期行业业绩承压,典型如钢铁、水泥等行业。其中,钢铁行业公司业绩大面积预降,预告业绩企业中,九成以上去年净利润同比下滑。
 
  2022年,下游市场偏弱叠加疫情干扰,钢铁行业面临需求减弱、钢材价格持续下行。与此同时,2022年以来铁矿石、焦煤、焦炭、合金、废钢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先升后降,整体处于高位,推高了生产经营成本。
 
  航空、房地产行业更有多家公司陷入巨亏。2022年,民航业市场需求受疫情抑制,叠加油价高企、人民币贬值等多重因素,七家A股航司集体预亏,合计亏损金额或超1300亿元。其中,国有三大航司的预亏规模均在300亿元以上。中国国航、中国东航和南方航空也占据了A股预亏金额榜的前三位。预亏金额榜上也出现了多家房地产企业身影,其中,荣盛发展、蓝光发展均预计去年亏损金额或超200亿元。
 
  多公司集中减值
 
  梳理业绩公告,除了行业冷暖,资产减值、汇率波动等也是被提及次数较多的因素。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有超过300家公司提到资产减值损失。
 
  长期以来,资产减值因素一直是全年业绩爆雷的重灾区。尤其是在2022年上市房企的大规模预亏公告中,资产减值计提现象普遍,35家公司计提了不同程度的减值损失。
 
  蓝光发展预计去年净亏损规模在219.37亿元左右。其中,公司预计去年产生经营亏损约58亿元,同时计提了高达约160亿元的减值损失,主要为存货跌价准备。蓝光发展表示,基于当前房地产市场环境叠加公司自身债务风险及经营情况影响,客户购房预期进一步降低,考虑到报告期部分项目公司因债务违约进入预重整、清算程序等实际情况,结合公司项目所在城市市场情况及公司债务违约等风险的持续影响,故进行计提。
 
  2022年,多家消费电子行业公司受到大客户“砍单”的风险事件影响。歌尔股份去年12月披露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境外某大客户暂停生产其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致公司2022年营收减少不超过33亿元,与之相关的直接损失约9亿元。此外,公司拟增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约11亿元~15亿元。
 
  欧菲光预计去年亏损41亿元~52亿元。该公司总结了七大原因,其中,去年净利润同比降幅较大主要是受特定客户终止采购关系的影响,期内与特定客户相关的出货量大幅下降,同时承担了与其相关的在终止采购关系后所发生的固定运营成本。欧菲光还表示,受终端市场需求放缓影响,公司相关产品出货量大幅减少、产能利用率下降,对公司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减值测试,对可能发生减值损失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等。
 
  精研科技在2022年前三季盈利1.51亿元的情况下,预告全年亏损1.9亿元至2.45亿元,对此公司解释为,因终端客户需求不及预期、部分客户出现了砍单甚至项目取消的情况、行业竞争加剧等导致主营业务收入不及预期,单位固定成本偏高。
 
  正是超预期的减值金额,精研科技全年业绩陷入亏损。业绩预告显示,受海外大客户需求波动、客户降价、设计变更等因素的影响,精研科技拟对部分项目的专项设备、产品及原材料库存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70亿元至2.97亿元。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保物资 送技术 强服务 松原市春耕备耕有序推进
  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我市从播种规划、科技赋能、物资保障到市场监管多维度发力,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备春耕任务,一幅生动的春忙图正在松原大地徐徐展开。  统筹规划强基础,物资保障稳民心。在任务落实与物资保障方面,高效完成播种面积分解工作。我市对标省级下达1618.4万亩粮食播种任务和79.1万亩大豆播

0评论2025-04-300

加强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 助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任妍)在全球智能制造竞争格局加速重构的当下,中国制造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跃升的关键转型期。如何进一步推动数智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与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余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已成为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0评论2025-04-300

水利部部署西南及北方小麦主产区抗旱保供水工作
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电 (欧阳易佳)据水利部消息,4月29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主持召开抗旱保供水会商会,视频连线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委员会,分析研判当前旱情形势,进一步安排部署我国西南及北方小麦主产区抗旱保供水工作。数据显示,今年3月以来全国面平均降雨量偏少11%,北方地区面平均降

0评论2025-04-300

中国挺身捍卫多边贸易体制
原标题:中国挺身捍卫多边贸易体制  随着美国新一届政府上任后对全球大规模加征或威胁加征关税,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多边贸易体制再次受到严重伤害。  世贸组织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为了消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成立的唯一全球性国际组织,166个成员间的贸易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98%。尽管近几年来,其因美国阻挠上诉机构成员

0评论2025-04-300

一季度六家国有大行合计日赚约38.27亿元
原标题:一季度六家国有大行合计日赚约38.27亿元4月29日晚间,六家国有大行集体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统计,今年一季度,2家国有大行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家实现营收同比增长,其中,农业银行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六家国有大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44.2亿元,合计日赚约38.27亿元。

0评论2025-04-300

业界:探索ESG助力金融科技行业可持续发展
人民网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乔雪峰)随着全球治理体系加速演进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已超越传统评价维度,成为重塑全球商业文明的新范式。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的ESG实践正经历着从理念接轨到制度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深度契合新发展理念,更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开辟

0评论2025-04-300

“智慧电”助高原农业“知天而作”
原标题:智慧电助高原农业知天而作◎本报记者 张 蕴 通讯员 李永鹏青海高原的晨曦中,位于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新堡子村的禾韵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钢架温棚折射出粼粼银光。合作社负责人吕羚睿轻触手机屏幕,64座葡萄大棚的智能系统同步启动。在平均海拔2000米的河湟谷地,一场农业革命正在电力助力下悄然发生。近日,记者走进禾

0评论2025-04-300

强化房地产领域融资支持 “白名单”持续扩围增效
原标题:强化房地产领域融资支持 白名单持续扩围增效  4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强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扩大收购存量商品房规模,2025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保交房项目交付。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供了重要支撑。近期,包括河

0评论2025-04-300

进口榴莲“当日达”,我们能品出什么?(观象台)
  同舟共济、合作共赢。马来西亚新鲜榴莲最快不到18小时便能摆上国人餐桌,见证着开放合作的强大生命力    观察中国进口水果市场,质地细腻、香气四溢的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是当之无愧的明星水果,备受中国消费者喜爱。  对此,习近平主席深情点赞:马来西亚鲜食榴莲一天之内就可以从果园运送到中国超市,深受中国老

0评论2025-04-300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
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杨曦)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4%和50.2%,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总体看,综合PMI产出指数自2023年1月以来始终位于临界点以上,我国经

0评论2025-0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