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提前还贷潮”下房主与银行的博弈 划重点带你读懂

2023-02-09 10:490
原标题:“提前还贷潮”下房主与银行的博弈 划重点带你读懂
  提前还房贷,房主很急,银行更急?贯穿了2022年的“提前还贷潮”,2023年热度不减。

  房主们为何要急于提前还贷?明明银行可以提早回款,为何却并不欢迎?几个问题带你理清“提前还贷潮”。

  买房人抢着给vs银行不想要

  “曾经批贷难,如今还贷难。”当前的语境下,“还贷”指的已经不是月供的压力,而是如何提前偿还部分甚至全部房贷。

  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指出,提前还房贷本质上还是民众对于未来不确性的防御性反应。

  “我承担了高利率,但手上的房子可能并没有涨价,甚至还在跌价。那么现在最佳选择就是还掉贷款,相当于理财了。”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解释称。

  近期房贷利率的动态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触发因素。“对存量房贷来说,高利率的弊端更加凸显了。”李宇嘉表示,这时要么还贷款,要么还款后卖房再买房,腾挪为低利率房贷,这样月供也就减少了。



  资料图:银行工作人员清点货币。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本可以提前收到钱,银行又为何设置违约金或补偿金、预约排队等障碍,变相阻止提前还贷?

  “银行挣钱的一个主要渠道就是通过对外放贷赚取利息,房贷利息又是比较重要的优质资产。”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表示,一方面是周期越长利息就越高,另一方面是之前的房贷利率比现在高不少,差额随着时间的延续会越来越大。

  央行发布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全年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较2021年多增7.94万亿。

  “这其中包括理财赎回的资金、预防性储蓄、买房延后的资金等,大部分成为定期存款。”李宇嘉解释,资金成本在增加,增量房贷申请在下降,存量房贷又被提前还款,银行收益自然受到冲击。

  银行是否合理vs买房人如何操作

  但在此情况下,银行是否可以设置还款障碍?

  “部分存量房贷利率偏高,受当时房地产调控政策、供求关系影响和决定,反映的是当时房贷市场价格情况,主要不是银行的问题。”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虽然呼吁银行为借款人提前还款提供更多便利,但提前还款是对原借款合同约定的贷款金额或贷款期限的变更,不是借款人单方面的权利,的确需要借贷双方协商一致。

  王玉臣介绍,《民法典》第五百三十条规定:债权人可以拒绝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但是提前履行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除外。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给债权人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如果提前还贷不损害银行的利益,银行是无权拒绝的,此外还要注意看双方的协议约定。”王玉臣提示,一些银行的按揭贷款合同文本中会约定提前放贷需要支付违约金,这些约定的条款实际上就是格式条款,在司法实践中这种条款认定无效的概率是极低的。

  “如果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又没有相关协议约定,银行就无权单方要求收取补偿金或违约金。”王玉臣说。

  若是确认好合同后,提前还房贷依然受阻,买房人应怎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朱逸聪提出三种维权渠道:一是先与贷款银行积极协商,以及拨打贷款行总行的客服电话投诉;如果上述救济途径效果不佳,可以拨打银保监会的投诉电话或者政务热线;最后可依据贷款合同关于提前还款的约定,向贷款行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如果遇到因为银行原因导致需要等待数月,一定注意做好相关取证。”王玉臣提醒,一般来说,如果没有专门的APP,最好通过书面方式提交申请,提交申请时注意让接受人签回执,或者通过邮寄的方式做好取证,保存好邮单和银行的签收记录。



  资料图:商品住宅高楼 中新社记者 陈超 摄

  提前贷款会否持续vs存量房贷利率是否能降

  当前提前还贷已引发多波热潮,但业内普遍认为,这才只是开始。

  “只要房贷利率高于理财利率,房价和居民预期房价继续下跌,提前还贷的动机就一直会存在。”李宇嘉指出,这也是去年以来,房地产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例走低的原因。

  “此前6%-7%的房贷利率和现在4%以下多的新增房贷利率相差很大,且社会各种投资收益率持续降低,只要存量房贷不降低,未来几个月提前还款会继续明显增加。”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整体看提前还款才只是开始。

  面对存量房贷客户的还款压力,呼吁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从银行的角度看,张大伟认为,银行大概率不会主动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毕竟大部分已经成为金融产品,且一旦存量房贷降息,对银行的利润有很大影响。

  但从宏观角度看,与存量房贷利率息息相关的5年期以上LPR报价,市场普遍认为还有下调空间。

  2023年1月1日,随着2022年LPR的下调,部分存量贷款利率开始重新定价,签订LPR浮动利率的购房者房贷利率随之降低,但对比当前新增房贷利率仍有不小的差距。

  “为引导房地产市场尽快实现软着陆,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的迫切性较高。接下来除了强化‘保交楼’等供给端支持外,持续下调居民房贷利率,推动楼市企稳回暖是关键所在。”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认为,这也是上半年稳增长、防控风险的一个主要发力点。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保物资 送技术 强服务 松原市春耕备耕有序推进
  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我市从播种规划、科技赋能、物资保障到市场监管多维度发力,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备春耕任务,一幅生动的春忙图正在松原大地徐徐展开。  统筹规划强基础,物资保障稳民心。在任务落实与物资保障方面,高效完成播种面积分解工作。我市对标省级下达1618.4万亩粮食播种任务和79.1万亩大豆播

0评论2025-04-300

加强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 助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任妍)在全球智能制造竞争格局加速重构的当下,中国制造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跃升的关键转型期。如何进一步推动数智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与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余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已成为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0评论2025-04-300

水利部部署西南及北方小麦主产区抗旱保供水工作
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电 (欧阳易佳)据水利部消息,4月29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主持召开抗旱保供水会商会,视频连线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委员会,分析研判当前旱情形势,进一步安排部署我国西南及北方小麦主产区抗旱保供水工作。数据显示,今年3月以来全国面平均降雨量偏少11%,北方地区面平均降

0评论2025-04-300

中国挺身捍卫多边贸易体制
原标题:中国挺身捍卫多边贸易体制  随着美国新一届政府上任后对全球大规模加征或威胁加征关税,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多边贸易体制再次受到严重伤害。  世贸组织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为了消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成立的唯一全球性国际组织,166个成员间的贸易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98%。尽管近几年来,其因美国阻挠上诉机构成员

0评论2025-04-300

一季度六家国有大行合计日赚约38.27亿元
原标题:一季度六家国有大行合计日赚约38.27亿元4月29日晚间,六家国有大行集体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统计,今年一季度,2家国有大行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家实现营收同比增长,其中,农业银行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六家国有大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44.2亿元,合计日赚约38.27亿元。

0评论2025-04-300

业界:探索ESG助力金融科技行业可持续发展
人民网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乔雪峰)随着全球治理体系加速演进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已超越传统评价维度,成为重塑全球商业文明的新范式。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的ESG实践正经历着从理念接轨到制度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深度契合新发展理念,更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开辟

0评论2025-04-300

“智慧电”助高原农业“知天而作”
原标题:智慧电助高原农业知天而作◎本报记者 张 蕴 通讯员 李永鹏青海高原的晨曦中,位于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新堡子村的禾韵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钢架温棚折射出粼粼银光。合作社负责人吕羚睿轻触手机屏幕,64座葡萄大棚的智能系统同步启动。在平均海拔2000米的河湟谷地,一场农业革命正在电力助力下悄然发生。近日,记者走进禾

0评论2025-04-300

强化房地产领域融资支持 “白名单”持续扩围增效
原标题:强化房地产领域融资支持 白名单持续扩围增效  4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强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扩大收购存量商品房规模,2025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保交房项目交付。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供了重要支撑。近期,包括河

0评论2025-04-300

进口榴莲“当日达”,我们能品出什么?(观象台)
  同舟共济、合作共赢。马来西亚新鲜榴莲最快不到18小时便能摆上国人餐桌,见证着开放合作的强大生命力    观察中国进口水果市场,质地细腻、香气四溢的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是当之无愧的明星水果,备受中国消费者喜爱。  对此,习近平主席深情点赞:马来西亚鲜食榴莲一天之内就可以从果园运送到中国超市,深受中国老

0评论2025-04-300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
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杨曦)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4%和50.2%,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总体看,综合PMI产出指数自2023年1月以来始终位于临界点以上,我国经

0评论2025-0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