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报复性”存钱?可能是对年轻人最大的误读

2023-02-10 09:390
原标题:“报复性”存钱?可能是对年轻人最大的误读
  “扎堆儿”存钱反映出年轻人想要对生活拥有更多掌控感的心理。

  ---------------

  “之前喝挂耳咖啡,现已换成速溶咖啡;之前请朋友吃饭,现在非AA绝不出门;之前天天点外卖,现在亲自掌勺做饭;之前香水一大瓶,现在也只囤点小样……”

  “无论消费怎样降级,姐妹们都要坚持记账,坚持存钱”,这是某博主在社交账号中发布的鼓励粉丝坚持存钱的帖子,而在评论区,大批被“存钱”标签吸引来的粉丝正在互相交换着自己的攒钱经验。

  豆瓣的“穷人版丧心病狂攒钱小组”自创立以来更是吸引了22万成员的加入。

  似乎,比起“报复性”消费,现在的年轻人们更热衷于“报复性”存钱?

  工作多年的田娜在2022年年初开始攒钱,一年时间,她存够了人生中第一个六位数。

  刚工作半年的师琴,听从网友建议每月将工资的30%存入银行定期。

  瑶瑶与男朋友则拥有一个共同的存折,双方约定每月向账户打入固定金额,目前余额已经达到10万元。

  存钱之前的田娜一直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花钱是她取悦自己的主要方式。“以前我总觉得钱是赚出来的,不是存出来的。每次碰到想买的东西,哪怕用花呗、银行卡透支也要买,想着反正也能赚回来”。

  但在疫情期间,田娜身边的同事、朋友接连被裁员,因为没有存款,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件事对我影响非常大,那时,我才意识到有些安全感其实是来源于银行卡上的数字”。

  师琴的存钱源自对于独立的向往。“感觉跟我的性格或做事方式有关系,读研开始我就不再好意思向爸妈要钱,手里有点存款,会让自己更独立,也更有安全感”。

  瑶瑶存钱则是因为她想和男朋友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房子。“房子不用太大,但是一定要有,那是我们组建新家的标志。存款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份保障”。

  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教师陈武认为,“扎堆儿”存钱反映出年轻人想要对生活拥有更多掌控感的心理。疫情之后,他们意识到社会生活可能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出于风险应对的考虑,年轻人倾向于变得更加保守。

  存钱是年轻人应对社会生活无力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灾难来临时,有一定的经济和物质储备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存钱会上瘾”,看似平平无奇的存钱行为积攒起来却足以引发消费观乃至整个生活方式的质变。

  存钱后的田娜最直观的感觉是“家里的东西变少了”“以前掉进消费主义陷阱,什么都想拥有。现在才发现口红、粉底一个就能用好久”。

  “贵的奢侈品包包背着心里也不得劲,不是担心这里刮了,就是担心那里碰了,反而是帆布包省心又舒适。”偶尔碰到特别喜欢或特别想买的商品,田娜会加进购物车,冷静几天再说。

  现在,田娜最开心的事便是把攒下来的钱存死期或者是买黄金,如果偶尔做副业赚到钱,她会奖励自己出门旅行放松。田娜称自己的消费观为“骑自行车去酒吧,该省省该花花,反正不会让自己受委屈”。

  师琴在上大学时也曾羡慕过互联网上炫富的网红,但工作后她发现,“你在互联网上看到的也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一面,根本不是事实的全部”。

  于是,师琴将目光从互联网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的亲人身上,“我爸妈在老家工资也不高,但是他们一直很节省。30年时间,他们用省下来的钱供我们兄妹俩完成学业,也给全家攒出了换新房的钱。其实,普通人都在踏实且努力地生活。富人有富人的活法,穷人有穷人的活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已经很不容易了,不攀比会轻松、快乐很多”。

  下一步,师琴想要学习更多的理财知识,一边开源,一边节流。“钱是赚出来的,也是存出来的,有钱不存就花没了,没钱更是没法存。从爸妈的经历来看,存钱是很有必要的,平时看不出来,日积月累还是不一样的”。

  瑶瑶说存钱的过程其实是一个逐步了解自己真实需求的过程。在开始存钱时,瑶瑶过得很痛苦,“那段时间我变得很抠门,甚至会因为多买了些蛋糕、水果就内疚好久。物极必反,无节制地消费与一味地省钱都很难坚持”。

  于是瑶瑶静下心分析自己的真实需求,“我很喜欢吃,只要不在吃这件事上受委屈,其他都好说”。慢慢地,瑶瑶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方法,“把花销控制在工资的20%以内,用这笔钱‘挥霍’购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把剩余的钱攒下来。”这样的方式被瑶瑶称为“快乐攒钱法”。

  存钱之后,她们的消费方式似乎也逐渐趋于理性,更多追求实用与性价比,追求满足内在的真实需要。

  在陈武看来,无论是主动选择存钱或是躲避消费陷阱低物欲生活,都是年轻人在认知上的一种进步。他们逐步摒弃了用非理性消费来补偿心理需求的习惯,不再被商业化的宣传内容洗脑,将精致生活与“对自己好”相挂钩。他们开始去思考、去反思“怎么做才是真的对自己好”“什么才是真正爱自己的方式”。

  陈武并不赞同用“报复性”这种极端的思维方式来想象年轻人,无论是“报复性”消费还是“报复性”存钱,在他看来都是不恰当的。

  陈武谈道,年轻人“扎堆儿”存钱其实是短期内的一种应对策略,是危机过后的一种补偿性心理,相信随着疫情放开后经济逐步复苏,年轻人的存钱策略将会再次调整。

  但陈武认为思维方式的改变则是长期的。经过疫情的冲击,年轻人对于金钱、消费的认知已悄然发生变化,整体向理性与客观回归。

  “我认为相比于过去的时代,中国新一代年轻人是更加真实的。在以前我们讲人情、讲关系,但现在的年轻人却敢于享受社交本身,拒绝无效社交;过去大家更倾向于炫耀式消费,用好手机、开好车,充面子,但现在的年轻人在消费时则更加注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更关注实用层面的需求”。

  陈武认为金钱、消费都不是单一的概念,都是社会系统中的一环。金钱观、消费观的改变将会带动其他观念的改变。“年轻人正在逐渐打破社会上的一些虚假现象,朝着更加真实的方向发展。体现在金钱层面,年轻人反而更加回归质朴,他们会因为脚踏实地存钱而内心充实”。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专项整治“三超”用药 严把畜禽产品安全关
  按照农业农村部2025年规范兽药使用专项整治巩固提升行动方案部署,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今年以来,天津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聚焦超范围、超剂量、超时限违规用药等突出问题,持续开展规范畜禽养殖用药专项整治行动。整治行动以规模养殖场、养殖合作社、动物诊疗机构、屠宰企业、乡村兽医为重点,通过宣传教育+重点

0评论2025-05-070

农业科技创新要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就落实《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答记者问  本网讯 近日,农业农村部、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水利部和中国科学院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就《实施意见》相

0评论2025-05-070

中国人民银行:5月8日起降息 15日起降准
人民网北京5月7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力支持实体经济,从2025年5月8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50%调整为1.40%。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和临时正、逆回购的操作利率继续在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上加减点确定,加减点幅度保持不变。另外,为落实

0评论2025-05-070

金融监管总局:确保外贸企业应贷尽贷、应续尽续
人民网北京5月7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会上表示,在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背景下,金融监管总局将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从金融方面持续加大支持力度。一是强化

0评论2025-05-070

证监会回应美加征关税影响:A股具备强大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人民网北京5月7日电 (记者王震)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美滥施关税严重冲击了全球经贸秩序,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不可避免会受到直接或间接影响,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部分对美出口占比较高的公司影响更大一些。A股上市公司作为中国经

0评论2025-05-070

证监会: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有底气有信心
人民网北京5月7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会上表示,股市稳定关乎经济社会大局、关乎亿万投资者切身利益。当前,我国经济回稳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各有关方面对外部冲击做了政策应对的充分准备,这不仅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

0评论2025-05-070

降准又降息!十项货币政策来了
人民网北京5月7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会上表示,为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进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主要有三大类共十项措施。潘功胜介绍,一是数

0评论2025-05-070

我国夏粮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 科技力量夯实丰收基础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眼下,我国夏粮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科技力量不断夯实着粮食丰收基础。在河北邢台南和区的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任萍家的小麦正进入灌浆期。浇水的时间和用量,不用再靠老经验去判断了,手机上有近30天、近7天甚至是当天的墒情监测,在特定时间段该干什么活,数据全告诉咱。任萍说。邢台市农业

0评论2025-05-070

“五一”假期出行热度高 激活假日经济新动能
作为春节后首个长假,今年五一迎来了民众集中出行的又一个高峰。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今年五一假期(5月1日至5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46594万人次,日均29319万人次,同比(2024年5月1日至5日)增长7.9%。出行人数的攀升带来了五一出行的火热,自驾游、拼假游、出境游等多元出行方式交织,不仅点燃了旅途烟火气,

0评论2025-05-070

多模态大模型将重塑行业格局
原标题:多模态大模型将重塑行业格局眼神表情、语气动作与台词内容、周边环境可实时调整,情绪转折和肢体行为切换顺畅,直播间里超拟真数字人的表现力甚至超越真人;果农打开AI助手,语音说出想法,一个集合产品展示、线上下单、收款发货功能的定制化应用即在3分钟内生成,实现无代码编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程序员这些是科

0评论2025-0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