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养老市场展现出巨大增长潜力,险企正加速从多角度切入养老产业。一方面,养老社区频繁落地,以此促进与保险主业的协同;另一方面,居家养老正成为越来越多险企发力探索的新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险企有必要通过探索优化资源整合等方式,满足更多老年人的多层次养老需求。
养老社区持续扩容
日前,中国平安旗下康养
品牌“平安臻颐年”在沪落子“颐年城”养老社区。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大型险企养老社区扩容正呈加速之势。信达证券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市场上已有13家保险机构投资近60个养老社区项目,布局全国20多个省市。
开年以来,险企亦动作频频。例如,太平人寿三亚“海棠人家”开业;中国太保旗下养老社区太保家园在沪的第三个项目落地上海静安;泰康人寿出资逾千万元投资北京燕园养老社区项目等。
从现有的养老社区项目来看,险企投资模式有较大差异,总体来看有重资产、轻资产、轻重资产结合三种模式。重资产模式一般是自建社区,早期进入养老社区领域的大型险企大多采取重资产模式。轻资产模式一般是与第三方签约合作或股权投资养老机构,中小险企大多采取轻资产或轻重资产结合模式。
模式不同,养老社区的定位也不同,重资产项目多为高端养老社区,其准入门槛也较高,需达到的保费规模在百万元以上;而轻资产模式下的养老社区门槛则较低,保费门槛通常在几十万元左右。
仍在探索阶段
记者了解到,目前对接养老社区的保险产品,多为年金险和终身寿险。近年来,多家保险公司纷纷通过承诺养老社区入住资格和对接社区养老服务,来促进相关保单销售。
在需求端,养老社区的关注度也在升温。“这几年,在给客户做养老金方案时,很多朋友都跟我表达了将来想住养老社区的意愿。”一位保险经纪人介绍,买养老年金险,部分客户会优先考虑带养老社区服务的产品。
业内人士透露,对于养老社区这一模式,保险行业在“摸着石头过河”。养老社区实际能容纳的人数、最终真正行权享受服务的人数测算难度大,有一定的超额销售风险。此外,购买保险产品只是获得养老社区入住资格,也就是说相当于入场券,而入住之后的各项服务都是需要付费的,价格都不便宜,有的人可能等到入住才发现自己负担不起。
也有险企相关负责人坦言,参与养老服务业属于跨界进入全新领域。特别是在初期,缺乏大批的专业人才以及专业的运营、服务和管理经验,只能在探索中前进。
日前,银保监会发文,对险企开展养老社区业务划定门槛和负面清单,首次在净资产、综合偿付充足率、公司治理评估结果等方面对“保险+养老社区业务”提出监管要求,规范行业发展。业内人士预计,险企布局养老社区将呈现理性化趋势。
发力布局居家养老
业内人士认为,在养老社区多对接高净值人群的背景下,险企有必要通过探索优化资源整合、降低管理成本,找到更加合理的盈利模式,向中低收入群体延伸,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养老需求。
在布局养老社区的同时,也有险企将养老服务延伸至居家养老领域。如中国人寿集团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正加快构建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发展模式。中国平安已打造“保险+健康管理”“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端养老”三大“保险+”服务。截至2022年9月末,平安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全国32个城市。
中信建投研报显示,据相关测算,养老社区单体项目基本回报率在3%以上,通过“精耕细作”或可进一步提升至4%左右。考虑养老社区为保险主业带来的新业务价值(NBV),保险资金的综合投资收益可以覆盖资金成本。而居家养老的盈利能力或更强,海通证券此前对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多种养老模式调研后测算,从盈利能力、可复制性、市场空间等方面来看,居家养老均优于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
平安寿险居家养老事业部总经理李斗表示,居家养老领域是一片亟待开拓的蓝海,目前来看,我国居家养老市场远未打开。保险同业参与居家养老既有直投模式,即通过设立养老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入股相应养老护理服务机构,也有利用自身医疗服务资源,提供一站式居家养老服务的。整体而言,国内在这一领域成熟经验较少,行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专家看来,险企在康养服务方面具有特有价值,未来可进一步将金融、健康、医疗资源打通,发挥资源整合能力和持续运营能力。
多部门联合部署食品添加剂滥用综合治理行动
人民网北京5月8日电 (记者孙博洋)近日,国务院食安办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行动。据悉,《方案》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超范围、超限量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
0评论2025-05-080
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加大防伪溯源技术推广应用
人民网北京5月8日电 (记者孙博洋)记者从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了解到,在第九个中国品牌日来临之际,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防伪溯源 传递信任 保护品牌 十大优秀案例。品牌知名度高、利润率高的产品,往往都是被假冒的对象,往往需要防伪、防伪溯源进行品牌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 据了解,多年来,防伪企业提供先进的
0评论2025-05-080
扩规模调结构 以旧换新有效激活消费潜力
越环保、越节能的家电补贴越高,我买的这台一级能效冰箱要4599元,可以享受最高20%的补贴,加上旧冰箱回收抵扣,最后3000多元就买到手了。北京某家电商城内,顾客温阿姨告诉记者,她用更低的价格换上了更好的冰箱,特别划算。一旧一新交替之间,不仅释放出消费潜力,也让更多质优价廉的消费品走进老百姓家中,让日常生活焕
0评论2025-05-080
金融监管总局: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民企提供“一业一策”
人民网北京5月8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在发布会上表示,对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民营企业,金融监管总局把发力点放在一业一策上,立足行业产业特点,提供有针对性、专业性的金融服务。丛林介绍,在近年来民营
0评论2025-05-080
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营经济促进法对民企关切作出针对性制度安排
人民网北京5月8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在发布会上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积极回应民营企业关切,作出针对性制度安排。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方面,法律规定,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公平竞争审查
0评论2025-05-080
25条公募基金改革举措推动行业与投资者“同甘共苦”
人民网北京5月8日电 (记者黄盛)中国证监会于5月7日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从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守牢风险底线、强化监管执法、促进高质量发展等六方面提出了25条改革措施,着力督促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等行业机构从重规模向重回报
0评论2025-05-080
稳增长政策发力 4月份主要金融数据有望延续改善势头
原标题:稳增长政策发力 4月份主要金融数据有望延续改善势头今年以来金融总量数据进一步好转,透出浓浓暖意。临近4月份金融数据发布窗口,《证券日报》记者邀请了多位分析人士进行前瞻。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对记者表示,总体上看,4月份主要金融数据有望延续改善势头,这也是当前稳增长政策发力,金融体系加大对
0评论2025-05-080
护航外贸发展 多项政策措施将推出
原标题:护航外贸发展 多项政策措施将推出5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背景下,将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从金融方面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地方层面,近日,各地也密集出台新政,构筑全方位支持体系护航外贸发
0评论2025-05-080
越是艰险越向前 中国资本市场破浪前行
原标题:今日视点:越是艰险越向前 中国资本市场破浪前行在5月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中国资产的配置价值和吸引力在持续提升。吴清表示: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不管面临的是轻风细雨还是狂风暴雨,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我们都完全有条件、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国股市稳定健康发展。在推
0评论2025-05-080
铁路“五一”假期运输圆满收官 多项运输指标创历史新高
人民网北京5月7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4月29日至5月6日铁路五一假期运输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5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其中5月1日发送旅客2311.9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国家铁路累计发送货物8948.1万吨、同比增长4.6%,呈现客货运输两旺态势,全国
0评论2025-05-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