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改革破局,迎难而上拼经济(经济大省勇挑大梁⑤)

2023-02-24 16:120
河南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改革破局,迎难而上拼经济(经济大省勇挑大梁⑤)
  核心阅读
 
  近年来,河南发挥自身优势,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特色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当前,河南正着力建设制造业强省、农业强省,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
 
  
 
  机器轰鸣,河南省洛阳市的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生产基地建设热火朝天。这一按“灯塔工厂”标准投建的项目,将成为在全国有竞争力的新能源电池基地,可带动配套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产值近2000亿元。
 
  轻摁按钮,南阳市的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供料中心内,原粮自动从仓库进入产线,被制成牲畜饲料。“这个全产业链肉食产业综合体,年出栏生猪可达210万头。”项目负责人张龙飞说。
 
  出口海外,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航空制造产业园内,一个个大型航空仿真模拟设备整装待发。从买卖全球到转型制造业,河南航空产业新业态实现突破式发展。
 
  作为经济大省,河南当前正着力建设制造业强省、农业强省,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全力拼经济。
 
  聚焦项目,开年力夺“开门红”
 
  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河南省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火热举行,全省3325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总投资超过3.1万亿元。
 
  春节假期前,河南发布《支持企业春节前后稳岗稳产若干政策措施》,“真金白银”发奖补,经营主体得实惠,一家家企业、一个个项目,春节不打烊,力夺“开门红”。
 
  2022年,河南开展重要项目集中攻坚,建成“米”字形高铁网,引江济淮工程(河南段)成功试通水,“三个一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1万亿元。粮食总产量1357.8亿斤,新增49亿斤。主要经济指标恢复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跃上6万亿元新台阶。河南经济挑大梁、稳大盘的地位更加凸显。
 
  看速度,河南2022年经济增速居6个经济大省第二位;观活力,工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进出口总值超过8500亿元,居全国第九位;探效率,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9.5∶41.5∶49.0,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特色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创新赋能,改革破局,开放聚力。2023年,河南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等战略,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保持较快经济增长,在更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中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新年开工,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频频交付订单:324辆新能源公交车在云南开跑;一辆辆崭新的重装履带式强夯机、桥梁检测车启程发车,奔赴各地。
 
  着力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推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河南蹄疾步稳建设制造业强省。
 
  春耕时节,新乡市延津县的田野里,修路、挖渠的人员忙个不停。今年,延津县将建设30万亩高标准农田,超过全县耕地总量的1/3。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1亿亩以上,力争到2025年建成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粮食产能达到1400亿斤;积极发展冷链食品、休闲食品和特色功能食品,大力发展预制菜,河南发挥优势建设农业强省。
 
  春寒料峭,郑州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工地塔吊林立,人员加班加点,一派火热施工景象。这是河南拓宽“空中丝绸之路”、构建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支撑。
 
  更大力度发展口岸经济,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更大力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河南不遗余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加大投入,走好创新发展之路
 
  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汽集团郑州发动机分公司4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到处是规模化、智能化、自动化设备。从一个毛坯上线,经过十几道工序,到成品下线,平均1分钟多就能生产1台发动机。
 
  “公司自主研发的发动机,高动力、低油耗、低排放,年产能达到30万台。发动机二期项目投产后,年产能将达60万台。”上汽集团郑州发动机分公司总监祝捷说。
 
  今年,河南汽车产业将踏上新赛道。上汽新能源二期、奇瑞新能源二期等项目快速推进,力争到2025年,全省汽车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
 
  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河南延伸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加快打造万亿元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推动氢能与储能、生命健康、量子信息等产业尽快成规模,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示范区。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进50项投资50亿元以上的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加快打造10个重大先进制造业集群、30个千亿元级现代化产业链和300个特色产业集群。
 
  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创新能力是基础。
 
  在半导体行业,电子级氢氟酸被视为行业血脉。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力研发相关技术,成功进入全球高端半导体供应链体系。今年,公司的3万吨超净高纯电子级氢氟酸产能将投产。
 
  创新为基,河南强化平台建设,今年将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5家、省级创新平台400家以上;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动高校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建1500家研发中心,建设15个省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00家;强化人才引育力度,实施重点高校学术校长引进培养专项行动,新建中原学者工作站30家左右。
 
  坚定走好创新发展之路,河南力争2023年研发经费增速达到17%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200亿元以上。
 
  发挥优势,着力建设农业强省
 
  走进河南九豫全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阵阵香气扑鼻而来。一只只白条鸡经过多道程序处理,短短数小时就被制成油麻鸡,并发往国内1600家门店。
 
  “目前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整个1月,产值达到1.45亿元。”九豫全食品公司董事长杨书锋说。
 
  食品加工,一边连着田间地头,一边连着百姓餐桌。九豫全食品公司在产业链源头建设上下功夫,引导农户成立了17家合作社,带动1.8万多农户致富。
 
  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河南让“粮头”紧密连接“食尾”,构建“农头工尾”产业群,推动农业与食品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着力建设农业强省。
 
  走进豫北的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试验田内小麦长势良好。实验室里,仪器指示灯闪烁不停,科研人员正紧张有序开展育种工作。目前,以中心为基础建设的神农种业实验室已正式运行。
 
  打造创新链。2023年,河南支持神农种业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基地,高标准建设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推进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等项目,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布局产业链。河南将重点打造小麦、玉米、水稻等20条优势特色产业链,示范创建国家级肉制品全产业链重点链。
 
  谋划供应链。从建设优质原料基地入手,河南创建总面积1500多万亩的61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优质、可靠的原材料。
 
  整合资源,打造枢纽经济先行区
 
  2月8日,伴随着嘹亮的汽笛声,中欧班列从郑州国际陆港缓缓驶出,开往欧洲。
 
  2022年,中欧班列(郑州)集货范围覆盖国内3/4区域,业务范围覆盖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全年开行2150班。2023年,开行班次持续增加。
 
  近年来,河南实施优势再造战略,发挥区位、交通和产业基础优势,建设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协同并进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过去一年,郑州机场北货运区投入运营、中国(郑州)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业务开通、“船边直提”海铁保税货物班列开行,在互联互通贸易往来中,内需和外需相互促进。
 
  2023年,河南谋定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标准建设郑州国际陆港航空港片区,布局省内二级节点,推进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开行3000班次以上。加快口岸、综合保税区等资源整合、功能集成,引育大型物流企业。持续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的物流运行体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
 
  在郑州国际物流园区,忙碌的一天从凌晨3点开始。分拣中心内,包裹“排队”经过自动分拣线。3点10分,货车司机武军礼赶到物流园,搬箱、装车,40分钟后,发动运输车前往郑州市上街区营业网点。上午9点返回,第二轮装货、送货。“春节假期后快递量增加,一天送3趟,要忙到晚上7点。”武军礼说。
 
  “在这里,每天分拣60多万件包裹,高峰时突破百万件。”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刘艳刚介绍。
 
  地区生产总值跃上6万亿元台阶,是河南的新起点。2023年,经济增长6%,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粮食产量1300亿斤以上……一系列目标激励河南继续砥砺奋进、勇毅前行。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24日 10 版)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从入境消费到离境退税 金融机构跨境服务便利化再升级
赏美景、尝美食、品人文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从服务入境消费到助力离境退税,国内外消费者支付越发便利化。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234.39亿笔、金额7.64万亿元,较去年五一假期分别增长20.49%、3.21%。其中,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44.86%、128.04%

0评论2025-05-090

智能场景加速落地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
清晨六点,位于长沙的一座智能工厂悄然苏醒。自动化仓储系统开始调拨原材料,机器人有序穿梭在车间之间,装配线边的操作屏实时显示实际生产需求。另一端,算法驱动的排产系统正在根据设备状态与订单紧急程度,动态生成当日最优生产路径。这并非未来工厂的幻想,而是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在进行的实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0评论2025-05-090

展示前沿创新成果 引领未来产业风向
第二十七届北京科博会开幕原标题:展示前沿创新成果 引领未来产业风向5月8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科博会)开幕,让国家会议中心化作创新磁场。本届北京科博会以科技引领 创享未来为主题,众多前沿科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最新成果首发首展,在5万平方米展馆内呈现一幅科技与民生交相辉

0评论2025-05-090

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外送特高压工程投产
原标题: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外送特高压工程投产科技日报北京5月8日电 (记者陈瑜 颉满斌)8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陇东山东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运,实现了能源资源跨区域优化配置,缓解了华北地区能源短缺与西部资源富集的矛

0评论2025-05-090

4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同比回升明显
原标题:4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同比回升明显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月8日消息,2025年4月份,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林安物流集团联合调查的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5点,环比回升0.23%,同比上涨2.09%。从月内看,第一周至第四周运价指数均有所回升。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高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0评论2025-05-090

业内探索以标准化规范助力“好房子”体系营造
人民网北京5月8日电 (焦磊)近日,中国建筑好房子营造体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建集团对外发布好房子营造体系,涵盖好集成、好设计、好建造、好建材、好运维、好标准六个维度。会议期间,中海地产推出中建好房子营造体系下的好房子产品标准中海好房子 Living OS 系统。据介绍,该系统集成16大产品体系,聚焦安全、舒

0评论2025-05-090

商务部:广交会境外采购商逆势增长 全球客商投“信心票”
人民网北京5月8日电 (记者孙红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8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第137届广交会成功举办,参展企业数量、到会境外采购商人数等多项指标刷新历史纪录。何亚东介绍,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本届广交会交出了一份逆势上扬的答卷,充分展现了中国外贸的强大韧性与活力。主要有以下亮点和成果:一是

0评论2025-05-090

七部门: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人民网北京5月8日电 (方经纶)据农业农村部官网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水利部、中国科学院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推进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施意见》明确到2035年,

0评论2025-05-090

美联储保持高度谨慎 连续第三次维持利率不变
原标题:美联储保持高度谨慎 连续第三次维持利率不变北京时间5月8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这是自今年1月份和3月份议息会议以来,美联储第三次决定维持利率不变。美联储发布的声明表示,虽然净出口波动导致了数据异常,但美国经济活动仍较强劲。近几个月美国失业率稳定于较低水平

0评论2025-05-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