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锐财经)

2023-03-04 13:150
  今年以来,河北省积极落实各项惠企政策,通过采取退税减税、降费让利、房租减免、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一系列举措,持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助推企业保订单、稳生产,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图为日前工人在河北定州长安汽车有限公司车辆生产线上工作。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过去一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成效如何?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体现在哪里?在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
 
  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
 
  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0.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万亿元,增长6.1%,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财力支撑。
 
  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财政部部长刘昆介绍,“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
 
  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在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万亿元的基础上,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
 
  “一方面,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着力助企纾困。另一方面,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促进消费。同时,加强与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刘昆介绍。
 
  当前中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应对这些风险挑战,要求我们加大财政宏观调控力度,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刘昆说。
 
  落实好税费支持政策
 
  据介绍,2022年,中国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4.2万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约2.46万亿元,超过2021年办理留抵退税规模的3.8倍,力度是近年来最大的。
 
  其中,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扩围加力提速,上半年即“大头落地”,全年存量留抵退税任务提前到二季度集中完成,各项优惠政策实现了“早出快出,尽早见效”;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等一揽子政策接连推出,形成纾困合力。
 
  财政部副部长朱忠明介绍,税费支持政策发挥了显著的减负纾困效果。据统计,2022年,全国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费负担下降2.7%;中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至13.8%,剔除大规模留抵退税一次性因素影响以后,税负水平约在15%左右。
 
  2023年,各项税费支持政策将继续发挥助企纾困、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作用。“我们将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纾困需要,尽快研究明确政策,抓好落地见效,推动形成‘水深鱼归’‘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朱忠明说。
 
  朱忠明介绍,今年将继续实施好已经明确的减税降费政策,扎扎实实把该减的税费减到位。同时,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市场主体。
 
  民生等重点支出有保障
 
  今年的财政收支形势会不会影响民生保障等重点支出?
 
  刘昆预计,今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有基础,“一是经济回升会带动财政收入的增加,二是去年我们集中实施了留抵退税,去年的基数就相应偏低。”
 
  “从财政支出情况看,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支出刚性增加,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民生短板需要继续加强保障,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基层‘三保’能力、转移支付也需要保持必要力度。”刘昆说。
 
  刘昆介绍,财政将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用好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支持减负稳岗扩就业。支持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帮助农民工、脱贫人口、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继续支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缓解结构性就业的矛盾。
 
  ——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持续健全财政教育投入机制。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支持改善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支持做好新阶段疫情防控,健全基本医保筹资机制。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深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积极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完善生育支持措施和应对人口老龄化财政政策举措。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促进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粤西小城多业态融合提质焕新
原标题:粤西小城多业态融合提质焕新在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普遍趋势下,粤西茂名的高州、信宜、化州等县级市逆势向上,实现常住人口连续3年正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3年间,信宜、高州新增城镇常住人口9.28万人。鉴江水悠悠流淌,乡愁使人驻足停留,也让人回归守护,粤西小城里的年轻面孔更多了,新生活更潮了。

0评论2025-05-110

美关税举措加剧全球石油市场动荡
原标题:美关税举措加剧全球石油市场动荡国际能源署4月份发布全球石油市场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为73万桶/日,较上月预期大幅下调了30万桶/日。在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和电动汽车市场占比扩大的背景下,预计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将放缓至69万桶/日。报告指出,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实施所谓对等关税导致全球贸易陷

0评论2025-05-110

货币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强度
原标题:货币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强度  为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进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其中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将带动

0评论2025-05-110

保量提质稳价优结构 金融“活水”润泽小微企业
人民网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杜燕飞)为引导金融机构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2025年,要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效能,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保量、提质、稳价、

0评论2025-05-110

一季度规上有色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6%
  本报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刘温馨)记者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获悉:今年一季度,规上有色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10种有色金属产量为1985.1万吨,同比增长2.0%。  一季度,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1.6%,增幅比全国工业投资增幅高出9.6个百分点。其中,矿山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增长38.6%

0评论2025-05-110

汽车车门把手将迎来国家标准,释放什么信号?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题:汽车车门把手将迎来国家标准,释放什么信号?  新华社记者唐诗凝  5月8日至6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拟对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等作出规定,此举引发社会关注。  随着汽车电

0评论2025-05-110

4月CPI环比由降转涨
部分领域价格呈现积极变化  本报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刘志强)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1%,同比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核心CPI环比由平转涨,上涨0.2%,同比上涨0.5%,涨幅保持稳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

0评论2025-05-110

从入境消费到离境退税 金融机构跨境服务便利化再升级
赏美景、尝美食、品人文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从服务入境消费到助力离境退税,国内外消费者支付越发便利化。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234.39亿笔、金额7.64万亿元,较去年五一假期分别增长20.49%、3.21%。其中,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44.86%、128.04%

0评论2025-05-090

智能场景加速落地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
清晨六点,位于长沙的一座智能工厂悄然苏醒。自动化仓储系统开始调拨原材料,机器人有序穿梭在车间之间,装配线边的操作屏实时显示实际生产需求。另一端,算法驱动的排产系统正在根据设备状态与订单紧急程度,动态生成当日最优生产路径。这并非未来工厂的幻想,而是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在进行的实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0评论2025-05-090

展示前沿创新成果 引领未来产业风向
第二十七届北京科博会开幕原标题:展示前沿创新成果 引领未来产业风向5月8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科博会)开幕,让国家会议中心化作创新磁场。本届北京科博会以科技引领 创享未来为主题,众多前沿科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最新成果首发首展,在5万平方米展馆内呈现一幅科技与民生交相辉

0评论2025-05-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