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3-03-11 20:180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在人民网开展的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中,“就业优先”入选十大热词。今年全国两会上,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代表委员表示,必须充分认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意义,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夯实共同富裕根基。
 
  大学生就业如何帮?
 
  “就业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生活,任何时候都要抓好。”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丽娟代表说,解决好就业问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支撑。充分就业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形成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2022届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2023届毕业生人数预计超过1100万。
 
  “调研发现,受疫情和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部分地方和高校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度、毕业生落实就业去向的比例滞后于往年同期,毕业生就业心态也发生变化。”民进云南省委会副主委、云南爱因森教育集团董事长李孝轩委员说,应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坚持市场化就业与政府帮扶相结合,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
 
  致公党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谢资清委员认为,高校应切实发挥主体责任,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谢资清委员建议,加强“访企拓岗”和校企合作力度,积极创优服务环境,吸引用人单位参与招聘,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供给;主动对接企业人才需求和用人标准,打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产教高效融合,增强“招生—培养—就业”有机联动。
 
  “毕业生就业涉及方方面面,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家庭各方面作用,形成合力。”宁夏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学教育集团校长薛超代表认为,中小企业是解决就业的重要力量。政府部门应对中小企业给予扶持和优惠政策,助企纾困,保障其就业岗位供给能力。同时也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
 
  结构性就业矛盾如何解?
 
  一边是求职者为找工作发愁,另一边企业却苦于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李孝轩委员认为,这其实是人才结构失衡带来的就业矛盾。建议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
 
  “高校应优化调整专业配置、完善专业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从根源上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浙大城市学院校长罗卫东委员说,要稳定扩大国有企业招聘,稳定事业单位、基层项目招聘招募,引导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城乡基层就业,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解决企业招工难,需要提高职业技能和用工岗位的匹配度,同时不断强化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提升归属感和吸引力。”广东省佛山市智荟蓝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环保工程师苏荣欢代表建议,推进产教融合、提升技能培养质量。职业院校要加强开门办学、开展“订单培养”。通过资助、补贴、税收优惠、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西安财经大学校长方明委员说,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要加快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应进一步健全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特别是要围绕社会需求,重视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
 
  困难群体就业如何保?
 
  “不论户籍地、不分城镇农村,均可同等享受就业创业全覆盖服务。”四川省攀枝花市副市长李明委员建议,逐步消除各类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增强劳动力市场包容性,保障妇女等群体在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劳动报酬等方面的权益。
 
  “强化兜底帮扶,通过技能培训实实在在提高困难群体就业率。”民进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省茂名市副市长梁浩委员说,近三年,茂名市引导乡镇企业开发公益性岗位,为脱贫人口提供就业机会;举办“好心家政”活动等一系列举措强化职业技能帮扶,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8万多人次。
 
  湖南人和人律师事务所董事局主席江帆代表说,就业歧视现象依然存在,学历、性别、年龄甚至户籍、容貌等都可能成为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拦路虎”。江帆代表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执法监督,加大对各种就业歧视行为的处罚力度,将其与税收或政策优惠、企业诚信记录等挂钩;广大求职者要树立就业歧视“零容忍”意识,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11日 09 版)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粤西小城多业态融合提质焕新
原标题:粤西小城多业态融合提质焕新在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普遍趋势下,粤西茂名的高州、信宜、化州等县级市逆势向上,实现常住人口连续3年正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3年间,信宜、高州新增城镇常住人口9.28万人。鉴江水悠悠流淌,乡愁使人驻足停留,也让人回归守护,粤西小城里的年轻面孔更多了,新生活更潮了。

0评论2025-05-110

美关税举措加剧全球石油市场动荡
原标题:美关税举措加剧全球石油市场动荡国际能源署4月份发布全球石油市场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为73万桶/日,较上月预期大幅下调了30万桶/日。在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和电动汽车市场占比扩大的背景下,预计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将放缓至69万桶/日。报告指出,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实施所谓对等关税导致全球贸易陷

0评论2025-05-110

货币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强度
原标题:货币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强度  为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进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其中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将带动

0评论2025-05-110

保量提质稳价优结构 金融“活水”润泽小微企业
人民网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杜燕飞)为引导金融机构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2025年,要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效能,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保量、提质、稳价、

0评论2025-05-110

一季度规上有色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6%
  本报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刘温馨)记者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获悉:今年一季度,规上有色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10种有色金属产量为1985.1万吨,同比增长2.0%。  一季度,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1.6%,增幅比全国工业投资增幅高出9.6个百分点。其中,矿山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增长38.6%

0评论2025-05-110

汽车车门把手将迎来国家标准,释放什么信号?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题:汽车车门把手将迎来国家标准,释放什么信号?  新华社记者唐诗凝  5月8日至6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拟对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等作出规定,此举引发社会关注。  随着汽车电

0评论2025-05-110

4月CPI环比由降转涨
部分领域价格呈现积极变化  本报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刘志强)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1%,同比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核心CPI环比由平转涨,上涨0.2%,同比上涨0.5%,涨幅保持稳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

0评论2025-05-110

从入境消费到离境退税 金融机构跨境服务便利化再升级
赏美景、尝美食、品人文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从服务入境消费到助力离境退税,国内外消费者支付越发便利化。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234.39亿笔、金额7.64万亿元,较去年五一假期分别增长20.49%、3.21%。其中,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44.86%、128.04%

0评论2025-05-090

智能场景加速落地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
清晨六点,位于长沙的一座智能工厂悄然苏醒。自动化仓储系统开始调拨原材料,机器人有序穿梭在车间之间,装配线边的操作屏实时显示实际生产需求。另一端,算法驱动的排产系统正在根据设备状态与订单紧急程度,动态生成当日最优生产路径。这并非未来工厂的幻想,而是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在进行的实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0评论2025-05-090

展示前沿创新成果 引领未来产业风向
第二十七届北京科博会开幕原标题:展示前沿创新成果 引领未来产业风向5月8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科博会)开幕,让国家会议中心化作创新磁场。本届北京科博会以科技引领 创享未来为主题,众多前沿科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最新成果首发首展,在5万平方米展馆内呈现一幅科技与民生交相辉

0评论2025-05-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