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2月金融数据:新增信贷创新高 社融增长超预期

2023-03-14 15:210
人民网北京3月14日电 (黄盛)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发布了2023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和2023年2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53.97万亿元,同比增长9.9%。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1万亿元,同比多增5928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16万亿元,同比增速9.9%;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2.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3.7个百分点。
 
多位业内人士向人民网财经表示,受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和实体自发性需求回暖等因素影响,2月金融数据从总量和结构上均进一步改善,企业贷款和居民短期贷款都出现了较高增长,这说明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偏积极,继续为宽信用营造有利环境,也说明一季度企业投融资需求和居民消费、购房需求均出现改善迹象,我国经济回升势头明显。
 
新增信贷创同期历史新高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2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0.1个百分点。此外,2月人民币贷款继续放量,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5928亿元,新增规模续创同期历史新高。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08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1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63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6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78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98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73亿元。
 
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向人民网财经表示,数据说明2月经济修复势头进一步明朗,带动信贷供需两旺,加之政策面继续鼓励信贷靠前投放,当月信贷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这将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支持一季度经济较快回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数据向好主要是节后复工复产和生产经营活动加快,2月制造业PMI跃升至52.6%,制造业活动以十多年来最快的速度扩张,带动企业融资需求继续回升;同时,财政支出前置和项目加快落地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撬动的基建配套贷款,以及政策支持下的制造业贷款、房地产行业融资,仍是当前新增信贷的重要推动。
 
社融增长超预期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在2月社会融资规模(以下简称“社融”)增量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82万亿元,同比多增9241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310亿元,同比少增170亿元;委托贷款减少77亿元,同比多减3亿元;信托贷款增加66亿元,同比多增817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70亿元,同比少减4158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3644亿元,同比多3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8138亿元,同比多5416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571亿元,同比少14亿元。
 
“2月社融增速明显反弹,较上月提高0.5个百分点至9.9%,主因疫情冲击消退、需求回暖和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下,信贷、政府债券和表外融资均同比多增较多,共同对社融形成有力支撑。”财信研究院院长伍超明向人民网财经表示,一方面,信贷、政府债券和表外融资齐发力,共同支撑社融明显改善;另一方面,企业债对社融的拖累有所缓解,外币贷款和股票融资同比继续负增。
 
伍超明分析说,受实体需求回暖、货币投放偏宽松和基数下降的叠加影响,表外融资同比大幅少减,也是社融改善的重要原因。例如,今年2月,表外融资同比少减少4972亿元,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分别少减少4258、多增817和减少3亿元,受益于实体交投活跃、表内票据融资转向表外、基数较上月大幅回落,前者改善最为显著。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新增社融同比多增,主要贡献来自实体经济信贷、政府债券融资和表外票据融资改善。其中,2月企业债券融资同比继续少增,但较上个月明显改善,反映企业信用环境整体在改善。社融强劲表现,主要是国内经济前景改善,纾困、稳增长政策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暖和企业信用环境整体改善。
 
M2同比增速继续走高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5.52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3.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5.79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比上月末低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当月净回笼现金6999亿元。
 
王青向人民网财经表示,2月M2增速高位上扬,主要原因是当月信贷大幅多增,这有效提振了存款派生,推动M2增速高位上行,创下近7年以来新高。除此之外,原因还包括上年财政大规模退税等因素带来的影响。这显示货币、财政政策共同发力作用下,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货币供应量持续高增;伴随疫情影响全面退去,宽货币向宽信用渠道正在打通,其对实体经济的提振效应将在一季度有充分体现。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M2同比继续走高,主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去年基数相对偏低;2月国内活动持续回暖,市场主体借贷活动扩张带动银行货币创造;金融机构加大债券投资力度与积极财政靠前发力。整体看,M2同比略高于名义GDP增速,反映目前国内货币环境保持合理适度,继续为经济复苏提供有力支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粤西小城多业态融合提质焕新
原标题:粤西小城多业态融合提质焕新在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普遍趋势下,粤西茂名的高州、信宜、化州等县级市逆势向上,实现常住人口连续3年正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3年间,信宜、高州新增城镇常住人口9.28万人。鉴江水悠悠流淌,乡愁使人驻足停留,也让人回归守护,粤西小城里的年轻面孔更多了,新生活更潮了。

0评论2025-05-110

美关税举措加剧全球石油市场动荡
原标题:美关税举措加剧全球石油市场动荡国际能源署4月份发布全球石油市场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为73万桶/日,较上月预期大幅下调了30万桶/日。在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和电动汽车市场占比扩大的背景下,预计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将放缓至69万桶/日。报告指出,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实施所谓对等关税导致全球贸易陷

0评论2025-05-110

货币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强度
原标题:货币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强度  为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进一步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其中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预计将带动

0评论2025-05-110

保量提质稳价优结构 金融“活水”润泽小微企业
人民网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杜燕飞)为引导金融机构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2025年,要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效能,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保量、提质、稳价、

0评论2025-05-110

一季度规上有色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6%
  本报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刘温馨)记者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获悉:今年一季度,规上有色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10种有色金属产量为1985.1万吨,同比增长2.0%。  一季度,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1.6%,增幅比全国工业投资增幅高出9.6个百分点。其中,矿山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增长38.6%

0评论2025-05-110

汽车车门把手将迎来国家标准,释放什么信号?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 题:汽车车门把手将迎来国家标准,释放什么信号?  新华社记者唐诗凝  5月8日至6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拟对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等作出规定,此举引发社会关注。  随着汽车电

0评论2025-05-110

4月CPI环比由降转涨
部分领域价格呈现积极变化  本报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刘志强)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1%,同比下降0.1%,降幅与上月相同。核心CPI环比由平转涨,上涨0.2%,同比上涨0.5%,涨幅保持稳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

0评论2025-05-110

从入境消费到离境退税 金融机构跨境服务便利化再升级
赏美景、尝美食、品人文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从服务入境消费到助力离境退税,国内外消费者支付越发便利化。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银联、网联共处理支付交易234.39亿笔、金额7.64万亿元,较去年五一假期分别增长20.49%、3.21%。其中,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44.86%、128.04%

0评论2025-05-090

智能场景加速落地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
清晨六点,位于长沙的一座智能工厂悄然苏醒。自动化仓储系统开始调拨原材料,机器人有序穿梭在车间之间,装配线边的操作屏实时显示实际生产需求。另一端,算法驱动的排产系统正在根据设备状态与订单紧急程度,动态生成当日最优生产路径。这并非未来工厂的幻想,而是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在进行的实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0评论2025-05-090

展示前沿创新成果 引领未来产业风向
第二十七届北京科博会开幕原标题:展示前沿创新成果 引领未来产业风向5月8日,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科博会)开幕,让国家会议中心化作创新磁场。本届北京科博会以科技引领 创享未来为主题,众多前沿科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最新成果首发首展,在5万平方米展馆内呈现一幅科技与民生交相辉

0评论2025-05-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