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2024-01-19 15:330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了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指标数据。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运行表现?下一阶段宏观调控有哪些发力点?1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经济“稳”“进”“好”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苏社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稳”“进”“好”特征。

  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全年经济总量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就业物价基本平稳,年末外汇储备超过3.2万亿美元,圆满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内循环主导作用明显增强,全年内需贡献率达到111.4%,其中最终消费贡献率为82.5%,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重大创新成果持续涌现,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9.9%和11.4%。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92.1万件。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年城镇新增就业有望达到12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年粮食产量1.39万亿斤、再创新高,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能源供应保障平稳,安全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刘苏社分析,中国市场潜力仍然很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未来产业发展、促进绿色转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存在巨大投资需求。同时,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未来技术加速应用转化,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兴业提供了持续增长的发展空间、持续拓展的应用场景、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总的看,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刘苏社说。

  物价水平总体平稳

  2023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上涨0.2%。如何看待食品价格低位运行和CPI水平较低的情况?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分析,2023年中国物价水平总体平稳,CPI涨幅比2022年有所收窄,背后有多方面原因。

  2022年,一些非经济、非常规因素导致国际市场能源、食品价格大幅上涨,2023年转为明显下降。金贤东说,从具体品类看,中国CPI中能源价格在输入性因素影响下,由2022年上涨11.2%转为2023年下降2.6%;去年能源价格下降2.6%,直接带动全年CPI整体下降约0.2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受输入性、季节性、周期性因素影响,从2022年上涨2.8%转为2023年下降0.3%;去年食品价格下降0.3%,直接带动全年CPI整体下降约0.06个百分点。

  金贤东表示,2023年,粮食、食用油价格稳中略涨,鲜果价格同比上涨4.9%,猪肉价格出现周期性回落、同比下降13.6%,鲜菜价格同比下降2.6%。综合各方情况看,中国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裕、物流畅通、市场秩序良好、价格平稳运行。

  据介绍,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密切跟踪市场供需和价格走势变化,抓好重要民生商品生产供应、产销衔接、进出口和储备吞吐调节等各环节工作,保障市场供应充裕、价格平稳运行。“我们预计,在基数和周期性效应逐步减弱、市场需求稳步恢复、惠农益农政策持续显效等因素的作用下,食品价格具备平稳运行基础。”金贤东说。

  机遇和挑战并存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在“十四五”前半程的表现?刘苏社表示,中国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明显,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十四五”规划的20项主要指标中有16项基本符合或快于预期,“102项重大工程项目中有96项进展符合预期、6项基本符合预期,有力支撑了相关领域任务落实”。

  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仍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刘苏社表示,一方面,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也存在堵点。另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经济格局,中国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持续彰显,物质基础更加坚实,产业体系更加完备,政策空间依然充足。

  “总体看,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支撑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仍然较多。”刘苏社表示,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结合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投资管理和项目建设、改革和创新、综合统筹和综合平衡等方面的重点职能,国家发改委将更加注重扩大有效需求、依靠改革创新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增进民生福祉和提高宏观政策成效。”刘苏社说。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业界:科技金融人才呈现多元化趋势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杜燕飞)如何用科技新变,涵养金融活水,解市场近渴?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近期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未来金融分析师大赛上,来自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学生,探索智启金融的发展趋势,围绕绿色信贷鉴定、养老金融服务等,展示了相关研究实践和创意方案

0评论2025-04-290

“五一”假期北方地区气温有明显起伏 中东部大部以晴到多云为主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杨虞波罗)近日,中国气象局举办2025年5月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做了五一假期期间的天气预报。预计五一假期前期,除了东北地区东部、云南和华南等地有小到中雨外,中东部大部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节日后期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和华南有明显降雨天气,其中贵州东部、江南南部、华南北

0评论2025-04-290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国家能源局出台举措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本报北京4月28日电(记者廖睿灵)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做大做优做强。  《通知》明确,支持民营企业

0评论2025-04-290

稳就业稳经济,五方面若干举措将出台(权威发布)
  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邀请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  支持就业、稳定外贸发展、促进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若干举措的出台实施将对经济形成有力支撑,能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

0评论2025-04-290

国家能源局答人民网记者问:今年迎峰度夏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王绍绍)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张星在会上就今年应峰度夏电力保供等问题回答了人民网记者提问,他表示,今年以来,电力消费持续增长,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2.38万亿千瓦时。预计今年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还将快速增长,最高负荷同比增长约1

0评论2025-04-280

13项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5月1日起实施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郝帅)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自5月1日起,《炼化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302512024)等13项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据测算,这批标准的有效实施,将带来每年2452万吨标准煤的节能效益。这批标准涵盖化工、煤炭、采矿、造纸等多个国民经济重要产业,规定了相关产品能耗

0评论2025-04-280

央行将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在会上表示,人民银行将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适时降准降息,保

0评论2025-04-280

商务部:4月份以来出口总体延续平稳增长态势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孙红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特别是美国肆意加征单边关税,破坏中美经贸合作,但我广大外贸企业坚定发展信心,各项稳外贸政策持续落地见效。盛

0评论2025-04-280

国家发改委:对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会上强调,不管国际局势如何变化,我们将锚定发展目标,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我们对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一季度成绩的取得,为今

0评论2025-04-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