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仅退款渐成电商标配,商家遭遇“薅羊毛”怎么办?

2024-01-25 16:150
  买到“严重劣质、货不对板”等商品,消费者可退款不退货

  仅退款渐成电商标配,商家遭遇“薅羊毛”怎么办?

  阅读提示

  近期,多家电商平台先后公布支持仅退款机制。部分消费者认为,这有助于劝退一些以次充好的不良商家。但也有商家表示,遭遇到部分买家利用规则“薅羊毛”。对此,律师表示,为防止不良买家恶意“薅羊毛”,平台应建立商家快速申诉、投诉通道与处理机制。同时,商家应保存好相关证据,以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近期,多家电商平台先后公布支持仅退款机制,即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买到“严重劣质、货不对板”等商品时,平台经评估后可以支持消费者仅退款不退货。对于这项新服务,部分消费者认为有助于劝退一些以次充好的不良商家。不过,也有商家表示,遭遇到了利用规则“薅羊毛”的买家。

  仅退款渐成电商平台标配

  “现在下单,19.9元拍1发3”“单件只要一杯奶茶钱”……平时爱刷电商平台APP的程女士,时常会被商家的推广短视频种草,购入一些价格在百元以内的所谓“性价比好物”,“有些东西包邮价格才十几元。虽然拿到手后发现质量很差,但想到退货手续很麻烦,就算了。”她说。

  在网购体验中,下单容易退货难是常被诟病的问题。有消费者担忧,偶尔买到“货不对板”的次品虽然自身损失不大,但让这些不良商家继续“挂羊头卖狗肉”,还是会坑到下一个消费者。记者注意到,某些曾被消费者反映质量不佳的商品,因为价格较低,销量依然可观。

  近来,为了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许多电商平台纷纷上线了仅退款机制,支持消费者在一定条件下,向商家发起只退款不退货的申请。

  “感觉退款流程更方便了。”经常网购的杨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最近因为购买了一件劣质发饰而使用了仅退款机制,“收到货发现是坏的,根本用不了,我就直接通过平台点击仅退款申请,很快就收到了退款,也不用花时间和商家反复沟通。”

  有业内人士指出,仅退款机制能降低购物门槛且打消用户的顾虑,也能倒逼商家重视商品质量和诚信经营,有助于提升平台竞争力,渐渐成为电商平台的标配。

  有买家利用规则“薅羊毛”

  在消费者为仅退款机制点赞的同时,也有商家表示,遇到了滥用仅退款服务的“羊毛党”。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有商家晒出了五花八门的仅退款申请原因。经营一家网店的李女士表示,有消费者购买了店里的连裤袜,到货一个月后又以“不喜欢,效果不好”来申请仅退款;还有买家说,发现袜子有个线头,拒绝退换货,要求直接退款,否则就要写差评。

  经营服饰类网店的肖先生告诉记者,通常低价格产品在平台的仅退款申请通过率会比较高,而商家由于害怕得到差评,也会接受一些爆款单品的仅退款诉求。“对于爆品,我们最担心因为差评影响其在同类竞争产品中的权重。排名越靠后,系统分配的流量越少,卖的也就少了。”肖先生说。

  近日,有电商平台商家发视频称,湖北武汉一女子购买其店内的4个产品,拍一个订单却要求分开发4个快递。送达后,该女子拒收了1件,取走了另外3件,却成功申请了全额仅退款,总金额为1800余元。

  当商家遭遇恶意“薅羊毛”该怎么办?有的商家选择无奈接受,也有商家选择拿起法律武器,起诉维权。

  专家表示,“羊毛党”利用平台漏洞恶意“薅羊毛”的行为有违诚信,也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希望广大消费者合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信任机制需要多方共同打造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网络与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张韬表示,为了防止不良买家恶意“薅羊毛”,平台应建立商家快速申诉、投诉通道与处理机制。同时,商家应当保存好相关证据,以有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平台作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核心,有义务和责任去维护健康的消费生态,既要提升消费者的体验,又要防范消费者权利的滥用。”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朱晓娟建议,电商平台可以通过研发相关技术,对与仅退款相关的关键字眼进行抓取分析,从而建立更加具体的识别机制,明确适用仅退款的情形。比如通过梳理总结不同品类、不同服务的特点,明确仅退款在满足哪些条件时才能发生,在系统中进行明确的参数设置,“让不良买家无机可乘”。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除了仅退款机制,一些电商平台还推出了旨在增进用户信任、改善消费体验的机制,如先享后付等,但也时常会在实际应用中引发一些争议和纠纷。

  朱晓娟认为,在创新电商平台信用机制的同时,也应该在执法监管等层面形成制度合力。“对于有关政府部门来说,作为执法者要善用技术手段去做数据分析和统计。对于有明显证据能证明是滥用仅退款机制的消费者,可以将其纳入黑名单,并将相关数据共享给平台。总之,电商生态系统需要各方主体协同共治,才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她说。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拧紧农业节水“水龙头” 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粮食事关国计民生,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用水事关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2023年我国农业用水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62.2%,是节水最大潜力所在。日前,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旺接受记者采访表示,目前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80,与发达国家已达0.7以上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水平有一定差距。农业是用水大户,节水

0评论2025-04-290

一季度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7%
人民网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商务部网站消息,2025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8351.5亿元,增长12.2%;进口11390.3亿元,增长6.2%。服务贸易逆差3038.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6亿元。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

0评论2025-04-290

“五一”期间“菜篮子”产品货足价稳 将呈现购销两旺格局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随着气温的稳步回升以及产地持续北移,蔬菜整体价格走势呈现出稳中略降趋势,节前菜篮子产品货足价稳,将呈现购销两旺格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39万头;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540万吨,同比增长2%;牛奶产量892万吨,增长1.7%;国内水产品产量1483.4万吨,增长4.5%;蔬

0评论2025-04-290

人工智能重塑农业有更多可能
原标题:人工智能重塑农业有更多可能人工智能意味着现代农业的更多可能,但是AI不能脱离其他科技单独作用于农业。AI要为农业和农民增加产量、提升品质、畅通销售、提高收入服务,让人看到实际效果才有市场。有了人工智能,农业越来越时髦。江苏苏州支持AI+农业大模型建设,单项最高给予100万元奖补,目标是到2027年形成15个

0评论2025-04-290

我国将出台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
原标题:我国将出台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发布会上表示,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赵辰昕介绍,相关政策将注重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增强企业和

0评论2025-04-290

业界:科技金融人才呈现多元化趋势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杜燕飞)如何用科技新变,涵养金融活水,解市场近渴?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近期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未来金融分析师大赛上,来自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学生,探索智启金融的发展趋势,围绕绿色信贷鉴定、养老金融服务等,展示了相关研究实践和创意方案

0评论2025-04-290

“五一”假期北方地区气温有明显起伏 中东部大部以晴到多云为主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杨虞波罗)近日,中国气象局举办2025年5月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做了五一假期期间的天气预报。预计五一假期前期,除了东北地区东部、云南和华南等地有小到中雨外,中东部大部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节日后期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和华南有明显降雨天气,其中贵州东部、江南南部、华南北

0评论2025-04-290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国家能源局出台举措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本报北京4月28日电(记者廖睿灵)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做大做优做强。  《通知》明确,支持民营企业

0评论2025-04-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