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夯实产业基础 提升发展水平(政策解读)

2024-01-26 16:270
十二项措施推动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
夯实产业基础 提升发展水平(政策解读)
 
  加工贸易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带动就业、助推贸易大国进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前不久,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加工贸易发展至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意见》的出台有哪些意义?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如何发力?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顺应发展需要,稳定和提升加工贸易

  《意见》从6个方面提出了12项政策措施,是继2016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关于加工贸易发展的又一份重要指导性政策文件。

  近两年,为推动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一揽子举措接续出台。在202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中,将“稳定和提升加工贸易”作为加快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2023年10月,海关总署出台16条改革举措,涵盖了加工贸易从“前期备案”到“中期生产销售”到“后期核销核查”的全周期和全链条管理,进一步优化监管模式。

  “本次出台的《意见》着力‘两新两优’。”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分析,“两新”是指新动能和新业态,《意见》提出要鼓励开展高附加值产品加工贸易,支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工贸易发展,在新业态方面,着重提到要促进综合保税区和自贸试验区保税维修业务发展。“两优”则是要优化区域布局、引导梯度转移以及要优化财税、金融、用能等管理服务政策。

  “《意见》的出台充分肯定了新时代发展加工贸易的意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表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承接全球制造加工环节,成功嵌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奠定世界制造中心的地位,增强了国民经济实力。进入新时代,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深刻变迁,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加工贸易有了新的时代功能。

  “加工贸易作为联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贸易方式,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独特作用。推动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有助于进一步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资源配置空间,巩固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地位,夯实建设贸易强国的产业基础。”桑百川说。

  培育新业态新动能,推动转型升级

  桨叶飞旋,引擎轰鸣,一架完成进境检修的直升机,在江苏苏州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内顺利升空。

  直升机维修涉及料件进口、废旧零部件处理,检修完毕的飞机还要出口,环节多、流程长,曾让苏州捷德航空技术有限公司犯了难。

  得知这一情况后,南京海关所属苏州海关同高新区商务局、生态环境局等多个部门,不断优化飞机和零配件的进出区模式,制定全流程、全链条监管服务方案。2023年,捷德航空保税维修业务量持续攀升,维修货物金额达9.4亿元。

  近年来,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打开了新赛道。尤其是保税维修业务的发展,外贸企业依托制造优势延伸服务,以较低的成本整合全产业链,形成以生产订单带动维修订单、以维修订单促进生产订单的良性循环,有助于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提升综合竞争力。

  在广东梅州,维修工程师在综合保税区内对来自国外的液晶显示板进行检测维修,待修好后,这批设备将复运出境,回到国外客户的手中。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卡洛哈海尚二手车保税维修的厂房准备就绪,迎接漂洋过海而来的订单……当前,各地政府部门提高管理效能、持续优化服务,助力新业态发展。

  除了创新业态外,在我国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迈向制造强国的新征程上,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步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明显提升,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加工贸易的主要增长点。

  引导梯度转移,优化区域布局

  云南瑞丽,沿边产业园环山工业园片区引进了雅戈尔(瑞丽)服装有限公司入驻,满负荷生产后,年产值将达20亿元。近年来,依托临近东南亚消费市场的区位优势、生产要素成本优势,云南将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加以培育和发展。

  《意见》在鼓励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同时,特别指出支持广西、云南等有条件的边境省区利用沿边现有平台,发挥当地产业优势,承接特色食品、服装鞋帽、电子信息等加工贸易产业。

  食品、服装鞋帽、电子信息等传统加工贸易大多呈现劳动密集型特点,随着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源成本开始上升,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弱化,中西部地区在劳动力供给和价格上的比较优势越发明显,为传统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提供了前提条件。

  “通过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有助于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促进形成区域合理分工、联动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对于稳住产业链供应链、促进和扩大就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曲建表示。

  目前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工贸易占全国比重已近30%,比2017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商务部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高质量培育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载体,建设完善产业交流对接机制。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6日 02 版)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拧紧农业节水“水龙头” 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粮食事关国计民生,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用水事关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2023年我国农业用水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62.2%,是节水最大潜力所在。日前,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旺接受记者采访表示,目前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80,与发达国家已达0.7以上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水平有一定差距。农业是用水大户,节水

0评论2025-04-290

一季度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7%
人民网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商务部网站消息,2025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8351.5亿元,增长12.2%;进口11390.3亿元,增长6.2%。服务贸易逆差3038.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6亿元。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

0评论2025-04-290

“五一”期间“菜篮子”产品货足价稳 将呈现购销两旺格局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随着气温的稳步回升以及产地持续北移,蔬菜整体价格走势呈现出稳中略降趋势,节前菜篮子产品货足价稳,将呈现购销两旺格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39万头;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540万吨,同比增长2%;牛奶产量892万吨,增长1.7%;国内水产品产量1483.4万吨,增长4.5%;蔬

0评论2025-04-290

人工智能重塑农业有更多可能
原标题:人工智能重塑农业有更多可能人工智能意味着现代农业的更多可能,但是AI不能脱离其他科技单独作用于农业。AI要为农业和农民增加产量、提升品质、畅通销售、提高收入服务,让人看到实际效果才有市场。有了人工智能,农业越来越时髦。江苏苏州支持AI+农业大模型建设,单项最高给予100万元奖补,目标是到2027年形成15个

0评论2025-04-290

我国将出台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
原标题:我国将出台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发布会上表示,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赵辰昕介绍,相关政策将注重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增强企业和

0评论2025-04-290

业界:科技金融人才呈现多元化趋势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杜燕飞)如何用科技新变,涵养金融活水,解市场近渴?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近期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未来金融分析师大赛上,来自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学生,探索智启金融的发展趋势,围绕绿色信贷鉴定、养老金融服务等,展示了相关研究实践和创意方案

0评论2025-04-290

“五一”假期北方地区气温有明显起伏 中东部大部以晴到多云为主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杨虞波罗)近日,中国气象局举办2025年5月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做了五一假期期间的天气预报。预计五一假期前期,除了东北地区东部、云南和华南等地有小到中雨外,中东部大部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节日后期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和华南有明显降雨天气,其中贵州东部、江南南部、华南北

0评论2025-04-290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国家能源局出台举措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本报北京4月28日电(记者廖睿灵)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做大做优做强。  《通知》明确,支持民营企业

0评论2025-04-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