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茶园逐“绿”而行 固碳增汇又增产

2025-04-25 15:320
——福建安溪以科技创新驱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茶园逐“绿”而行 固碳增汇又增产
眼下,正是春茶采摘时节,在福建省安溪县的年年香茶庄园,由该县建设的全省首个“铁观音碳中和生态示范茶园”,迎来了全县科技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学习交流活动的茶企代表们。“单位产品碳排放量比平均值低16.3%,茶叶质量较试验前提高一个等级,每亩可新增产值3000元左右……”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他们在有“降”有“升”数字中,感受农业新质生产力带来的魔力。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4月18日,安溪县科技局局长林丽艳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们借助遥感卫星、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等专家们,与年年香茶庄园携手打造空地一体、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监测的‘零碳茶园示范区’,旨在擦亮安溪茶生态低碳的‘金字招牌’。”
 
打造5G生态茶园
 
在5个月观测期内,茶园碳排放量12.70±2.62吨二氧化碳当量;借助高清摄像头,专家为茶叶远程诊断……在年年香茶庄园200多亩茶园中,枝头上、土壤里分布着大大小小20多个智能传感器、摄像头以及碳捕集装置等。它们连同天空上的安溪铁观音1号、2号遥感卫星,犹如敏锐的“触角”“耳目”,精准采集茶园的温度、湿度、土壤养分变化及碳排放等数据,并通过5G网络传递给智慧“大脑”,让在手机云端“种茶”成为现实。
 
这是一场源于4年前的“碳中和实践”。彼时,安溪依托茶产业碳中和研究科特派工作站,组织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教授、福建省科技特派员范水生与高水练带领的团队,探索遥感卫星、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深度融合,构建“生态修复+环境监测+联动控制+质量溯源”的低碳生态系统。“通过研发茶园植物配置、测土配方施肥等碳中和技术,我们团队打造起铁观音碳足迹监控体系,形成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低碳生产模式。”高水练说。
 
“依托物联网平台,我们推出了智能虫害防治系统,通过声波等干扰、阻断害虫交配。”福建司雷植保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万佳介绍说,不仅如此,企业还对环境、虫情等展开数据分析,进行主动防御,把虫情扼杀在萌芽阶段,做到化学农药的“零使用”。
 
“如今,我们的茶叶不仅更香、回甘更好,并且耐泡,真正做到了‘七泡有余香’,这就是科技制茶的力量。”年年香茶庄园负责人李天德说。目前,该茶园生态种植管理技术已覆盖10万余亩茶园,茶农平均增收15%。
 
发力数智生态茶链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茶产业在乡村振兴中举足轻重。然而,茶产业链的复杂,使得碳排放强度大、减排难度大,国际贸易壁垒相对较高。
 
“作为全国的重点产茶大县,安溪拥有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交易市场和完整的茶叶全产业链。当下,安溪积极布局‘卫星+’,在实时对全县茶园进行遥感、监测的基础上,率先从源头开展减碳技术的创新研究和推广应用。”安溪县副县长谢建新告诉记者,该县携手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建环发所茶产业碳中和研究院等科创平台,汇聚全国一流人才团队,打造新型数智生态茶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支撑引领茶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在年年香、吴光研等典型茶园和茶企,开展低碳种植技术改造试验;启动编制一批减排固碳技术标准,制定一批茶产业碳中和产品认证标准;量化茶园碳汇量,积极参与国内外碳汇交易市场交易……中国农科院环发所研究员、环发所茶产业碳中和研究院执行院长许吟隆介绍,该院聚焦茶产业“种植—加工—包装—仓储—运输—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价值链条,核算典型茶园茶企全生命周期的观音茶产业基线碳排放足迹,并实施联合国粮农组织低碳茶等项目,推进院校地企联合加强技术攻关,打造“固碳、增汇、增产”安溪铁观音碳中和茶生产模式。
 
“我们以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力争3年内核心产区碳减排30%以上。”安溪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茶管委常务副主任肖印章表示,“安溪将聚焦碳中和、绿色施肥、气象数据等前沿领域,构建茶园碳排放实时监测平台,推动智慧茶园管理、智能病虫害防治系统等全域覆盖,打造基于国际标准规范的‘零碳茶园示范区’,进一步提升铁观音茶品牌优势,助推安溪铁观音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零跑汽车:以用户为中心 发力科技普惠
聚焦2025上海车展零跑汽车:以用户为中心 发力科技普惠人民网上海4月25日电 (记者王连香、车柯蒙)零跑始终以用户为中心,致力打造科技普惠、好而不贵的产品,让更多人享受科技出行带来的美好体验。2025上海车展期间,零跑科技高级副总裁曹力表示。据了解,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零跑汽车整车的核心零部件均为自主研发及制

0评论2025-04-250

我国首次实现地月空间轨道卫星激光测距
原标题:我国首次实现地月空间轨道卫星激光测距科技日报昆明4月24日电 (记者赵汉斌)23日,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云南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组成的科研团队,利用云南天文台1.2米望远镜激光测距系统,成功探测到我国远距离逆行轨道卫星(DRO-A)单角锥反射器的激光回波信号,测出星地距离约35万公里。这是我国

0评论2025-04-250

4月份以来美债市场剧烈波动 未来收益率难降?
原标题:4月份以来美债市场剧烈波动 未来收益率难降?4月份以来,美债市场呈现剧烈波动态势,引发市场各方高度关注。以被视作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为例,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4月1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为4.17%,4月4日跌至月内最低点4.01%后持续上涨,于4月11日攀升至4.48%,创2月21日以来新高。4月16日小幅

0评论2025-04-250

从“托底”到“托举”:金融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原标题:从托底到托举:金融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房地产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政策密集落地,通过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大信贷投放、降低购房成本等举措,释放出稳市场、防风险、建机制的清晰信号。近期,《证券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金融

0评论2025-04-250

向“数”蝶变 传统制造业走出新路子
清晨,在江苏无锡的一家纺织车间内,车间师傅准时启动自动化生产线,纺织机器在晨光中苏醒。近1.5万平方米的自动化生产区域内,自动运输车在交错的生产线上有序穿行;纺织机滚轮飞转,抽出比发丝更细的纱线;生产进度、设备数据在中控台上滚动更新纺织车间的变化,折射出制造业发展的新脉动。近年来,数字技术深入到制造业

0评论2025-04-250

向“数”蝶变 传统制造业走出新路子
清晨,在江苏无锡的一家纺织车间内,车间师傅准时启动自动化生产线,纺织机器在晨光中苏醒。近1.5万平方米的自动化生产区域内,自动运输车在交错的生产线上有序穿行;纺织机滚轮飞转,抽出比发丝更细的纱线;生产进度、设备数据在中控台上滚动更新纺织车间的变化,折射出制造业发展的新脉动。近年来,数字技术深入到制造业

0评论2025-04-250

产业观察:人形机器人加速走进现实
人形机器人距离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从走上春晚舞台扭秧歌,到中关村论坛年会上迎宾接待、写诗作画,再到马拉松赛场上奔跑竞技,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在各个舞台频频亮相走红。4月19日,全球首个人机半马比赛在北京亦庄鸣枪起跑,21公里的赛道,吸引了20支人形机器人队伍参赛。在全网围观刷屏的同时,参赛选手们在现实场景

0评论2025-04-250

商务部:美方应彻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
人民网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孙红丽)4月24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商务领域重点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有记者问,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二表示,目前美国对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关税过高,预计税率将大幅降低。当天,美国财长贝森特也表示,中美关税战将很快降温。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

0评论2025-04-250

业内聚焦数字产业发展新业态
人民网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孙阳)发展数字产业,是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围绕信息通信、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数字领域,我国已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数字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如何利用好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势,充分挖掘数据资源

0评论2025-0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