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降息降准提供充足流动性 二季度地方债有望放量发行
5月15日,降准正式落地,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在5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58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由1.50%调降至1.40%。业界认为,参考过往情况,此次降准降息落地后,地方债发行也预计迎来放量。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今年以来各地发行地方债共计38741亿元,2024年同期为21961亿元,相比之下今年地方债发行明显提速。同时,当前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规模达到13711亿元,较2024年同期(8558亿元)亦有较大幅度增长。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朱华雷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截至5月19日,各地新增专项债发行同比增长60%,反映今年的发行速度相比去年有显著提升。随着“自审自发”试点方案的推进,新增专项债供给将逐渐放量,预计二季度整体发行规模将较一季度有所提升。
在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看来,历史上央行宣布“双降”(降息降准)的次数并不多,2020年以来的两次“双降”过后,地方债发行均迎来放量。“双降”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参考过往“双降”后地方债的发行经验,今年二季度地方债有望迎来放量发行。
朱华雷也认为,降准降息为市场释放了长期流动性,降准增加了银行体系的长期资金供给,缓解了因地方债集中发行导致的市场流动性紧张,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认购成本,为地方债发行提供了更充裕的资金环境。与此同时,降准降息政策向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表明政府在稳增长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在稳定市场预期的同时,增强了投资者对地方债的信心,有利于地方债的加速发行。此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是加速地方债发行的重要保障。降准降息通过提供充裕的流动性支持财政政策的实施,确保地方债能够顺利发行,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等。
明明认为,今年一季度,财政资金集中投放,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明显扩大,为宏观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Wind数据显示,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约9600亿元,前4个月接近1.2万亿元,后续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有望进一步加快;超长期特别国债计划全年发行1.3万亿元,一季度已开始预拨使用。在上述债务工具前置带动下,财政支出节奏明显加快,成为支撑内需修复的关键力量。展望后续,财政政策或将继续围绕促消费、新基建、科技创新三大方向,强化政策落地与资金传导,以确保内需修复趋势延续,为全年增长目标筑牢支撑。
外汇局:4月跨境资金总体净流入 境内外汇供求基本平衡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杜燕飞)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4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数据显示,4月,跨境资金总体呈现净流入,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意愿持续向好市场,境内外汇供求基本平衡。我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将继续巩固。数据显示,2025年4月,银行结汇2139亿美元,售汇2182亿美元;银行代客
0评论2025-05-200
国家发改委:前4个月审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737亿元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家发展改革委今日召开5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会上表示,1至4月份,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7个,总投资5737亿元,其中审批15个,核准12个,主要集中在能源、农林水利、高技术等领域。4月份,共审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个、核准3个,总投
0评论2025-05-200
财政部:聚焦城市更新重点任务 强化财政政策和资金保障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杨曦)国新办2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有关情况。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郭方明表示,城市更新需要大量资金资源要素的投入,中央财政立足于三个聚焦来支持这项工作:第一个聚焦聚焦探索新模式,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2024年,为引导部分大中城市探索建立可持续
0评论2025-05-200
国家发改委: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罗知之)国家发展改革委今日召开5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会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突出两重项目的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高标准抓好组织实施,同时持续
0评论2025-05-200
业内:水电工程成为展示我国科技水平的“亮丽名片”
人民网成都5月20日电 (欧阳易佳)5月19日,国际大坝委员会第93届国际研讨会正式开幕。截至5月19日,大会已吸引了来自85个国家2000余名代表参会。嘉宾们纷纷表示,中国水电已经成为在世界上展示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的一张靓丽名片。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Michel Lino认为,自古以来,四川便凝聚着中华民族在治水领域的卓越智慧。
0评论2025-05-200
法律“撑腰”,民企科技创新更有底气
原标题:法律撑腰,民企科技创新更有底气今日起,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该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民营经济促进法中设有科技创新专章,提出了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基本原则和具体举措,在法律层面为民企科技创新提供
0评论2025-05-200
从政策到法律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现里程碑跨越
民营经济促进法系列解读之一:从政策到法律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现里程碑跨越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自今年5月20日起施行。这部法律共9章78条,围绕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建立完善相关
0评论2025-0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