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构建科技金融发展的“四梁八柱”

2025-05-23 17:110
——国新办发布会详解科技金融政策举措
 
原标题:构建科技金融发展的“四梁八柱”
“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这既是科技界的事情,也是金融界的事情。”5月22日,科技部副部长邱勇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近日,科技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以下简称《政策举措》)。
 
“这次印发的《政策举措》,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以科技创新需求侧为牵引,加快破解金融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难点堵点的一项系统性部署和安排。”邱勇介绍,文件起草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推动科技创新需求侧和金融供给侧同向发力、同题共答、同责共担,建立了科技金融的政策框架体系,构建了科技金融发展的“四梁八柱”。
 
推动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
 
作为一项推动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的基础性、引领性制度安排,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政策举措》聚焦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市场等7个方面,提出15项政策举措,既有存量政策的迭代升级,也有增量政策的创新供给,可谓“干货满满”。
 
这些政策举措包括,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创业投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用好用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发挥资本市场的关键枢纽作用,支持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发展科技保险,更好发挥创新风险分担和补偿作用等。
 
创业投资是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政策举措》重点围绕畅通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推出一系列新举措,提出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发债融资等,让创业投资的募资来源更加广泛。”邱勇说,特别是优化国有创业投资的考核评价机制让国有创业投资的耐心更足、定力更好,真正成为点燃中国科技创新的“高能燃料”。
 
邱勇认为,《政策举措》在资本市场方面有两大亮点,一是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资本市场“绿色通道”机制,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企业创新成长提供更加适配、更加包容的制度支撑;二是创新性地提出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为科技创新筹集长周期、低利率、易使用的债券资金。
 
在谈到制定《政策举措》有哪些主要考虑时,邱勇介绍,七部门在文件起草过程中,聚焦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实施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服务,重点突出三方面:首先,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时发力,推动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其次,坚持系统观念,释放政策“组合红利”;最后,注重协同发展,推动各方力量“攥指成拳”,形成推进合力。
 
值得关注的是,《政策举措》聚焦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需求,强化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支持。比如,为创业投资“引流”“疏堵”,提出发挥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鼓励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参与创业投资等措施。此外,《政策举措》还要求强化科金协同、央地联动等。
 
加速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在债券市场设立“科技板”,是《政策举措》的一大亮点。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透露,市场各方响应积极,多家机构已注册或已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目前已有近100家机构发行超25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下一步要共同建设好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希望持续完善配套支持机制,让“科技板”能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介绍,2024年以来,证监会相继出台“科创板八条”“科技十六条”“并购六条”等政策文件,使新上市公司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科技企业并购重组更加活跃。
 
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超9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形成了上市公司集群,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的代表性“硬科技”企业实现上市融资。
 
与此同时,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支持科技创新持续发力,债券市场直接融资作用不断凸显。目前,科创债累计发行1.2万亿元,2024年共发行539只,发行规模0.61万亿元,募集资金大多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
 
“总的来看,资本市场改革效应在不断放大,支持科技创新的产品、工具和服务体系持续健全,‘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正在加速形成。”严伯进说。
 
建立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谈及如何持续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金融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将其概括为“345”科技金融服务体系。“3”是指政策体系、产品供给体系和专业组织体系;“4”是指科技金融4项试点,即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主要是为了让科技企业获得更多的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支持;“5”是指发挥5类金融机构各自服务优势。
 
“近期出台的《政策举措》,对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提出更加具体的工作举措。”朱鹤新表示,人民银行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包括提升科技贷款的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建设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培育完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提高科技要素密集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着力推动北京、上海等13个重点地区优化区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邱勇希望通过《政策举措》的深入实施,实现三方面效果,即建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长效投入机制,建立面向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金融支持安排,着力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瓶颈问题。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全国首趟“中医养生”主题旅游列车启程
人民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王连香)5月22日,Y444次熊猫专列什邡号旅游列车从成都安靖站驶出,开启为期16天的新疆全景环线之旅。标志着全国首趟中医养生主题旅游列车正式启程。自2021年3月,熊猫专列旅游产品推出后,受到广大银发旅客的关注和喜爱。为进一步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理念,营造主动健康社会氛围,提升熊猫专列什

0评论2025-05-230

商务部:前4月15类家电和数码产品线上销售额增长11.5%
人民网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至4月,我国电子商务发挥内外贸一体化程度高、全球产供链布局能力强优势,提升消费品质做强国内大循环,深化国际合作联动外循环,建强电商产供链畅通双循环。消费电商持续提升品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至4月网上零售额增长7.7%。第七届双品网购节以品牌品质新供给扩

0评论2025-05-230

前四月宁波对中东欧国家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8%
人民网宁波5月23日电 (记者栗翘楚)5月22日至25日,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浙江宁波召开。今年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建立的第13个年头,随着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务实合作基础不断筑牢,宁波外贸企业也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近日,在慈溪月立集团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流

0评论2025-05-23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毅:中国坝工技术已成为全球标杆
人民网成都5月23日电 (欧阳易佳)日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坝工技术凭借其创新性、适应性和高效性,已成为全球标杆,尤其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展现出综合实力,主要体现在技术突破、全产业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三大方面。中国在各种复杂条件下高混凝土坝、高土石坝等建设领域持续实现

0评论2025-05-230

“赴港卖险”新现象说明了什么
原标题:赴港卖险新现象说明了什么香港保险代理人胡蓉萍最近很忙,频繁往返于香港和深圳,同时,她的团队又引入两位合伙人一起打拼。据了解,胡蓉萍曾在一家互联网大厂任职近10年,于去年从内地转战香港保险市场。这样的职业选择并不鲜见。去年以来,不少代理人在社交平台上晒出赴港卖险的经历,引发内地保险业的关注和讨论

0评论2025-05-230

证券交易印花税大增背后 资本市场四大积极信号显现
原标题:证券交易印花税大增背后 资本市场四大积极信号显现近日,财政部公布今年前4个月财政收支情况,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535亿元,同比增长57.8%,引起市场热议。尽管证券交易印花税减半征收,但前4个月税额增长近六成,反映出资本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一是投资者信心回升,风险偏好提升。自2023年8

0评论2025-05-230

智慧赋能、绿色转型 我国港口向海图强迎“蝶变”
在山东港口日照港,一艘艘货轮在码头停泊,一个个集装箱起起落落,一辆辆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沿着规划好的路线,在堆场与泊位之间往来穿梭。货物流转不见货,人员作业不见人。虽然午后的日照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一派繁忙景象,却鲜有工作人员的身影。这得益于2021年10月9日,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成投

0评论2025-05-230

重拳出击遏制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 查处野生动植物案件3917起
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欧阳易佳)日前,国家林草局联合公安部、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等10部门开展的清风行动2025顺利收官。行动期间,全国共查处野生动植物案件3917起,其中刑事案件1828起,打掉犯罪团伙265个,依法处理违法犯罪人员4264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案件数量和违法犯罪人员数量明显下降,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蔓延

0评论2025-05-230

田洪川: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已涌现上百种应用模式
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专家谈田洪川: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已涌现上百种应用模式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任妍)5月21日至23日,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在苏州市举办。大会期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田洪川表示,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工业研发、生产、管理全环节,涌现出超百种应用模式,且大模

0评论2025-0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