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面对琳琅满目的菜,我们竟然有种嚼之无味,回味以前的恍惚;曾几何时,尝遍鸡鸭鱼肉,走遍大江南北,却只对过去风味魂牵梦萦。为寻找这些美味,许多人也在养殖上尝试。开平禽兴种鸡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禽兴公司)便是其中一个,眼中的稻花鸡,口中的古典味。
追寻风味,食用级大豆油给鸡吃
虽然鸡的外形好看,但育种过程中并没有对肉质进行科学的选择,稻花鸡按照原先的饲料养,肉质比不上彩凤鸡。多年行走的经验再一次帮了李健超一把,他想到黎村黄鸡吃粉料,肉质甜一些的经验,决定在饲料上大做功夫。
首先,他用颗粒料和粉料做了个对比试验,发现粉料喂出来的鸡,肉质更好。于是建了个饲料车间,将颗粒料换成了自己的粉碎料,60天龄后的饲料,全部自己公司配置。
其次,原料选择上,选用优质的玉米、豆粕以及预混料,并用人吃的大豆油作为油脂添加。“人吃的东西,品质肯定很好,鸡吃好的油,好的玉米豆粕,肉质不会差到哪里去。”李健超解释道,尽管这样导致鸡的成本达到9元/斤,但好的饲料加上散养的环境,品质保证了。
目前,稻花125天后上市体重为3-3,1斤,主要在珠三角地区的活禽市场销售,深圳地区除外(偏好3.3斤以上)。公司品牌运营负责人唐有思介绍,活禽市场的批发商一部分供应茶楼和酒店,一部分是散客。
因为肉质好,稻花鸡的价格比一般的慢速鸡价格贵0.3-0.5元/斤,行情不好的时候,也在8元/斤以上,一个月的销量有6万只左右,往往供不应求。但因为活禽禁售、生鲜上市的影响和范围扩大,公司也在考虑其他途径渠道。
其中一个方向是品牌化运营。李健超表示,自己年纪大了,面对这些年的市场变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公司将付托给自己读大学回来的小儿子,他的一些新想法和自己的思考很符合,也期待公司能继续走下去,带领周边的人继续致富。
上海:优化金融环境,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陆家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在这块活跃着4.5万多家企业、拥有12家国家级要素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的改革开放热土上,有个生动形象的比喻,每一幢楼都是一条垂直的金融街。 丰富的金融资源,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正在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上海,对优质金融服务的需求更加迫切。2022年,上海口岸
0评论2023-05-14323
福建强化招商引资 借港澳台侨资源优势引闽商回归
原标题:福建强化招商引资 借港澳台侨资源优势引闽商回归 福建将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引资规模新增长。从福建省人民政府13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可见,2023年到2025年,福建省级重大招商活动集中签约项目总数超过300个,总投资超过8000亿元。全省新签合同外资项目8000个,合同外资金额超过3000
0评论2023-05-14288
广西:着力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原标题: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全国两会精神看落实丨广西:着力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我们要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既用好全球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又推动世界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前沿和重要窗口,广西以深化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合作为抓手,
0评论2023-04-09384
河南破解水利建设融资难题
原标题:河南破解水利建设融资难题春暖花开,杨柳吐绿,正值春季水利建设的黄金期。3月24日,在河南省开封市郑开同城东部供水工程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挖掘机正在开槽埋管,混凝土搅拌车发出阵阵轰鸣,供水管道被排列得整整齐齐,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工程承建单位开封中州供水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海涛介绍:这个项目
0评论2023-03-26359
民生项目提质 特色产业增收
贵州以大项目建设促多元发展一线观察新华社贵阳2月26日电(记者赵新兵、骆飞)近期,贵州省多地掀起今年一季度项目开工建设热潮。从城市到农村,一个个聚焦综合交通、大水网、互联网信息等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以及助力教育、卫生健康双提升的民生工程有序推进。同时,贵州还积极提升农业特色产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0评论2023-02-27276
广西梧州大力推进六堡茶产业发展 以茶助增收 以茶促振兴
原标题:以茶助增收 以茶促振兴广西梧州大力推进六堡茶产业发展 立春时节,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茶山连绵起伏,云雾环绕着山间溪涧,一垄垄茶苗含翠吐绿,空气中飘着茶香,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作为茶船古道源头的梧州市,其域内六堡茶名扬海外。近年来,广西提出因地制宜大
0评论2023-02-10279
深圳“真金白银”纾困中小微企业 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新华社深圳2月6日电(记者印朋)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8部门6日联合印发文件,推出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及高质量发展。在全面落实中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延续阶段性降费缓缴政策。 措施包括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有效扩大市场需求、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等4方面20项具体举措。
0评论2023-02-07177
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 川渝实现近3万名科技专家资源共享
本报重庆1月30日电 (记者常碧罗、王欣悦)近日,记者从重庆市人社局获悉:目前川渝已实现近3万名科技专家资源共享,其中高级职称占比90%以上,院士、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2000余名,涉及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人口健康、农业等多个领域。 据介绍,2020年重庆市专家服务中心与四川省专家服务中
0评论2023-01-3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