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处于下行区间的2023年猪价,第一季度后期有望上涨?

2023-01-03 20:080
       回顾一波多折的2022年生猪市场,在春节后触底反弹直至冲上云霄,又在对市场的乐观预期中迎来年底“旺季不旺”的跳水局面。
 
      虽然仍处于“猪周期”之中,但如今的猪市已不同以往规律性的涨跌,随着规模化产能、金融和资讯服务等新主体的介入,这一领域也呈现更加波谲云诡的复杂现状。在刚刚开始的2023年,猪场动力网吸纳农业数据平台、投资机构、生猪养殖企业等各方信息,共同展望新一年的生猪市场及投资机会。
 
       回顾2022生猪价势
 
       上周,针对近期国内生猪价格过快下跌等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召开视频会议,听取业内专家和部分市场机构意见,研究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专家指出,近期生猪价格出现过快下跌,主要是受猪肉消费较往年偏弱、年底生猪供应增加等因素影响。专家认为,当前国内生猪产能处于总体合理区间、不存在产能过剩情况,市场消费偏弱是暂时的,养殖户无需过度担忧。
 
       2022年,是猪价波动幅度约达300%的一年。相关农业大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20日,全国生猪均价最低为11.5元/公斤,最高28.5元/公斤,均价波动幅度在245%左右。而部分地区今年猪价最低出现10.8元/公斤,最高时则可达30.5元/公斤。
 
 
 
       简单回顾如乘坐过山车般的2022年猪市。春节后的需求低迷及饲料原料暴涨中,2-3月份猪价恐慌性杀跌,甚至一些小标猪也跟随性出栏,这导致了2022年2季度大猪可供应量下降。6月市场中大猪偏少,供应吃紧导致夏天之后猪价连番上涨,6月末7月中猪价频繁出现单日超过1元/公斤暴涨。7月初虽有政策频繁调控,但由于市场可供应大猪整体增量不显著,加上两节备货需求,第三季度猪价大体在21-23.5元/公斤波动。
 
       国庆期间猪价暴涨,十月中旬猪价飙升至28.5元/公斤,广东更是达到30.5元/公斤。猪价不断上涨强化市场主体信心,喊出32元/公斤甚至更高目标。当时市场预期四季度猪肉需求将会好转,在年底需求旺季及腌腊潮的影响下,存在大上涨机会。
 
       乐观氛围推动养猪户将大量生猪用于二次育肥或者延后出栏,然而,市场需求却未能兑现。受疫情封控及感染潮等因素影响,12月腊肉、腊肠、肉脯生产企业需求一致未能提升。此前压栏惜售生猪体重不断增加,大体重猪成本高,在旺季不旺市场环境中养殖户急于出栏,最终形成踩踏性暴跌。根据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观察,12月20日猪价跌至15.8元/公斤,较10月中旬28.5元/公斤下跌12.7元/公斤。每头体重在100-125公斤的标猪利润下降1400元,150公斤大体重生猪利润更是锐减近2000元/头,出现500元/头亏损。
 
       2022年的猪市整体情况仍旧未能摆脱由供需关系引起的价格波动——因为供应紧俏而价格攀升,又因产能扩张及消费低迷而行情走低。“如果我们认为周期是价格、利润、产能的往复,那么‘猪周期’无疑将继续存在,”正如中信建投在《2022年生猪年度报告》中的这段总结,未来的猪市恐怕亦不能避免身处猪周期的运转之中。
 
       尽管2022年猪价相比2019年、2021年约400%、370%的波动幅度较小,但总体来说,规律上和2021年基本保持一致,压栏及恐慌性抛售都加重了猪价波动,且波动率显著高于2018年非洲猪瘟之前。在利润下降、饲料成本高企的背景下,2022年中小型养殖户更多离场,更加增强了行业集中度。
 
 
        “中小型养殖户减少,集团养殖比例增加,行业规模化过程加重猪价波动,金融主体和资讯服务主体介入,市场波动性增加,年内的猪周期更为显著,”布瑞克·农产品研究总监林国发如此总结2022年猪市场有别于往常的特点。这也为2023年的猪市奠定了基础,序幕已经揭开。
 
       猪价有望在2023第一季度后期进入上涨
 
       综合多位生猪领域资深从业人士意见,认同暴跌后风险将得以释放者甚。猪价有望在明年一季度后期进入上涨周期。
 
       根据国家统计局及相关数据,截至11月底,2022年餐饮收入同比下行8.3%,创下除2020年以外,有记录来的最大跌幅。第一波阳性高峰的到来亦对餐饮业形成打击,但业内普遍对2023年感染潮平稳后餐饮常态经营回归抱有较大希望,这也成为多方看好二季度猪市的底层逻辑。
 
        大型农牧食品企业新希望在接受新闻采访时,给出了对于2023年猪市的预期:整体上处于这一个周期的下行区间,但全年均价并不会很低。由于2022年以来行业补栏积极性相对谨慎,能繁母猪产能虽然整体维持恢复趋势但幅度仍较为缓慢,因此2023年全行业的生猪出栏数也不会有特别大的增长。供应端较紧缩加之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参照过往周期,甚至可能整体处在一个中等偏上的位置”。
 
        但正如前文所提及的,随着市场参与主体发生变化,中小型养殖户减少,2023年周期波动中的生猪行业也将呈现区别于以往猪周期的特征。“缺少大量厨余养殖户,大集团占比快速提升,信息服务机构和金融机构参与,这一切将导致市场波动性更大,一致性压栏和抛售情况较往年更为显著,大幅加重年度波动,”林国发如此预测。
 
        当市场中以中小散户为主体时,传统产能的消长以二元能繁母猪为核心,羊群效应下的集体行为更易助推出非常有规律的周期表象。而随着外部资本和规划性运营的大型企业增多,所形成的产能本身就有长期运行的预期,同时也需要长时间的折旧摊销和持续性地生产才能实现预期利润。这些新增产能的诞生并不以单一周期为目标,会持续地在更长的时间段形成对应地供给。
 
      新希望的2023年经营策略便是采取长短线结合的组合拳打发。在生猪养殖这样一个成本效率制胜的行业,以做好自身的经营提升、持续降低养殖成本为长线目标,“2023年仍旧保持稳健运营,总体不会有特别大的战略调整。”
 
       新希望公司内部也从战略、期货、现货销售三个角度,设立了几个独立、专门的研究团队,为公司的周期性经营策略调整提供专业化意见。
 
       比起盲目赌猪价,被动顺应猪周期调整产能,规模化企业也从科技和产业链延伸的角度主动应对。
 
       数字化养猪成为科技加持农业的今年新重点,以丽水市莲都区近年投资7.5亿元兴建的华统畜禽产业链智能化项目为例,该养殖场以高层养殖的方式在解决浙江省用地少问题之余,还拥有场内采用自动刮粪、自动喂料、自动喂水、自动防控等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原本一个人只能养三四十头猪,如今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一人养3000到4000头猪。
 
       新希望等全产业链规模化猪企也将生猪养殖业务向上下游延伸,在探索原种选育环节的同时实践养宰联动。一方面从种质上做出改良优化,帮助后续的扩繁生产环节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一头猪的最大价值,猪尽其用、肉尽其用,使得养殖过程中的高投入带来的高品质,能在肉的方面得到回报。
 
       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个主要方向,都需要长期、坚定、且较大的投入,龙头企业具有相对更好的条件,这也增强了中小型养殖户与规模化企业间的壁垒。
 
      此外,在谈及2023年猪市时,除价格本身的波动外,一些与生猪养殖关联度较高的负面情况也需要格外留心。
 
        首先,生猪利润减少,养殖主体用心养殖情况减弱,效率成本整体增加,饲料谷物供应压力的增加甚至可能影响我国主粮供应安全、
 
       其次,2019年后城镇通过收集厨余喂养生猪的中小型及家庭养殖户减少,不利于平衡因羊群效应导致的市场短期波动。
 
       “这部分主体占比不小,一般情况一个镇的厨余至少能支撑2个单批次200头出栏,年出栏达到500头生猪养殖户。这些养殖户正常情况成本最低,只有仔猪成本加上一包饲料和自有收集厨余人工,且这些养殖户受限于养殖场地,一般都是按时出栏。当前市场容易形成一致性行为,缺乏‘蓄水池’,猪价大幅波动,更容易导致养殖主体短期行为。”林国发分析称。
 
        从养殖的角度,林国发给出建议认为,2023年的核心还是养好猪,降低单位成本,做好主动风险管理。做好成本和资金管理,等待市场回暖。不赌价格、提升养殖水平,才是生猪养殖根本之道。
 
       上半年的生猪期货方面,中信建投在年度报告中表示,单纯供给侧来看2023年产能还未兑现至过剩,市场如能够在节前出清年末压栏大猪,并实现有效降重,则供给侧总体有所支撑。在乐观情况下,3月之前消费好转,大猪出清,则3月到期的03期货合约能够兑现转折;相反,如果以上两点均未实现,可能需要05合约在接近交割月时才能出现一定程度反映。
 
       不过随着各个合约的预期都持续悲观,逢低布局的性价比正在显现。中信建投建议预计上半年合约的波动区间(除LH2301)为13100~20800 /吨;对于下半年合约,有望继续和上半年形成“跷跷板”行情,可关注大猪出清、疫情过去等利好兑现时,市场给到的情绪高点,价格区间在14000~21900 元/吨。
 
       在猪企股票投资方面,中信建投期货高级研究员魏鑫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给出建议:整体看不到特别大的矛盾或者趋势性行情,但是在悲观情绪下,未来整个周期变化会比较快,抓住一些小的波动,不易错过机会。
 
       2020年及2021年非洲猪瘟时期,猪价处于较高位置,高利润率加之整体的经济转型,猪市也吸引到诸如房地产等转型领域的资金。同时,生猪存在地方性保供的一个需求,多方面原因导致2019、2020年是资本进入的高峰。进入2022年,随着利润率走低生猪养殖行业资本注入活力下降,形成相对克制的周期。上市公司筹资活动并没有因为利润的下滑而全面停止,牧原、温氏、新希望、傲农、巨星等企业整体筹资力度仍远大于非瘟周期之前。
 
       二级市场投资方面,高杠杆并在管理上可能会有松懈的企业会遭到淘汰。相反,一些生产壁垒所构建出来的、优质的企业可能会有持续投资的机会。比如牧原利用高投入重资产构建出的,能够有望去冲刺1亿头目标的庞大产能,如果企业持续以领先市场的成本机制来进行生产,可以看到它的现金流会有持续的未来预期。”魏鑫分析道。
 
       “在养殖端较有优势的“小而美”,或中型的企业同样值得关注,如巨星农牧和神农集团。在大家对市场特别悲观的时候,也有入手机会,”魏鑫给出了对2023年猪企股票投资的总结性建议:“其实,如果按照周期来讲的话,2023年我认为不是太适合去投资猪类股票。但是未来整个周期的变化会比较快,如果找到合适估值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图文来源:界面新闻,版权归原作者,向原作者致敬!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拧紧农业节水“水龙头” 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粮食事关国计民生,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用水事关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2023年我国农业用水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62.2%,是节水最大潜力所在。日前,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旺接受记者采访表示,目前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80,与发达国家已达0.7以上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水平有一定差距。农业是用水大户,节水

0评论2025-04-290

一季度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7%
人民网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商务部网站消息,2025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8351.5亿元,增长12.2%;进口11390.3亿元,增长6.2%。服务贸易逆差3038.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6亿元。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

0评论2025-04-290

“五一”期间“菜篮子”产品货足价稳 将呈现购销两旺格局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随着气温的稳步回升以及产地持续北移,蔬菜整体价格走势呈现出稳中略降趋势,节前菜篮子产品货足价稳,将呈现购销两旺格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39万头;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540万吨,同比增长2%;牛奶产量892万吨,增长1.7%;国内水产品产量1483.4万吨,增长4.5%;蔬

0评论2025-04-290

人工智能重塑农业有更多可能
原标题:人工智能重塑农业有更多可能人工智能意味着现代农业的更多可能,但是AI不能脱离其他科技单独作用于农业。AI要为农业和农民增加产量、提升品质、畅通销售、提高收入服务,让人看到实际效果才有市场。有了人工智能,农业越来越时髦。江苏苏州支持AI+农业大模型建设,单项最高给予100万元奖补,目标是到2027年形成15个

0评论2025-04-290

我国将出台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
原标题:我国将出台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发布会上表示,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赵辰昕介绍,相关政策将注重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增强企业和

0评论2025-04-290

业界:科技金融人才呈现多元化趋势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杜燕飞)如何用科技新变,涵养金融活水,解市场近渴?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近期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未来金融分析师大赛上,来自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学生,探索智启金融的发展趋势,围绕绿色信贷鉴定、养老金融服务等,展示了相关研究实践和创意方案

0评论2025-04-290

“五一”假期北方地区气温有明显起伏 中东部大部以晴到多云为主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杨虞波罗)近日,中国气象局举办2025年5月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肖潺做了五一假期期间的天气预报。预计五一假期前期,除了东北地区东部、云南和华南等地有小到中雨外,中东部大部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节日后期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和华南有明显降雨天气,其中贵州东部、江南南部、华南北

0评论2025-04-290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国家能源局出台举措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本报北京4月28日电(记者廖睿灵)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引导民营经济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中做大做优做强。  《通知》明确,支持民营企业

0评论2025-04-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