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发展稳中有进 改革破浪前行——来自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的观察

2023-01-07 18:410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 题:发展稳中有进 改革破浪前行——来自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的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希
 
  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国中央企业运行情况如何?改革有何新突破?国务院国资委5日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传递出新的信息。
 
  更加突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这是一份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成绩单”:2022年中央企业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9.4万亿元、同比增长8.3%,利润总额2.5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净利润1.9万亿元、同比增长5%。
 
  事非经过不知难。过去一年,国内外发展环境复杂严峻,疫情多发散发,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寻常。
 
  面对压力,国资委组织开展提质增效和综合治理两个专项行动,以超常规举措遏制下滑势头;各央企迎难而上,以自身高质量的稳增长助力国民经济的稳增长。
 
  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国资央企发展如何更上层楼?
 
  “要以高质量稳增长目标引领全年工作,推动中央企业经营效益率先提升,以自身强劲增长势头稳定发展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国资委党委书记张玉卓在会议上说。
 
  据了解,今年国资委继续优化考核体系,引入净资产收益率、营业现金比率,实施“一利五率”经营指标体系,引导企业突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扎实推进提质增效稳增长。
 
  具体而言,今年央企要努力实现“一增一稳四提升”:“一增”就是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一稳”是要保持资产负债率总体稳定;“四提升”就是要实现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4个指标进一步提升。
 
  推动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提速起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2022年,国资央企推动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提速起势,不断推进创建示范行动、管理提升行动、价值创造行动、品牌引领行动“四个专项行动”,改革成效不断显现。
 
  例如,世界一流企业,必须要有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能力。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2022年,中央企业全力推进科技创新突破,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捷报频传。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央企的奋斗目标。”张玉卓说。
 
  他强调,要把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作为一项战略性、引领性重大任务,加快落实、全力推进。
 
  据了解,围绕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要求,聚焦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等指标,国资委将指导推动中央企业进一步加强与同行业国际先进企业的全面对标,分行业加快建立可量化可操作的世界一流企业评价体系,并做好与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的有效衔接。
 
  组织开展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2020年启动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2022年迎来攻坚之年、收官之年。
 
  过去一年,中央企业涉深水区、啃硬骨头,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实现了“三个明显成效”预期目标——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央企集团层面及1.26万户重要子企业全面制定前置研究事项清单,董事会应建尽建全面完成并基本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
 
  重组整合不断发力。过去一年,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挂牌,中国宝武重组中钢集团、新钢集团,南水北调集团列入国资委监管企业,中粮集团、中储粮集团粮食储备加工股权合作深入开展,医疗、稀土、管网、检验检测领域资源整合持续推进。
 
  三项制度改革全面破冰破局,以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为核心的新型经营责任制基本建立,经理层签约实现全覆盖,关键岗位核心人才中长期激励有序推进。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张玉卓强调,要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根据形势变化,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谋划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未来改革如何发力?会议圈定了一系列重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更大力度打造现代新国企;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深化分类改革,更好发挥中央企业核心功能。
 
【责任编辑:刘阳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
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杨曦)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4%和50.2%,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总体看,综合PMI产出指数自2023年1月以来始终位于临界点以上,我国经

0评论2025-04-300

人大常委会丨表决通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有了专门法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记者齐琪)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30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共9章78条,包括总则、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以

0评论2025-04-300

拧紧农业节水“水龙头” 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粮食事关国计民生,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用水事关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2023年我国农业用水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62.2%,是节水最大潜力所在。日前,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旺接受记者采访表示,目前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80,与发达国家已达0.7以上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水平有一定差距。农业是用水大户,节水

0评论2025-04-290

一季度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7%
人民网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商务部网站消息,2025年一季度,我国服务贸易较快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19741.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8351.5亿元,增长12.2%;进口11390.3亿元,增长6.2%。服务贸易逆差3038.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44.6亿元。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保持增长。

0评论2025-04-290

“五一”期间“菜篮子”产品货足价稳 将呈现购销两旺格局
五一假期即将来临,随着气温的稳步回升以及产地持续北移,蔬菜整体价格走势呈现出稳中略降趋势,节前菜篮子产品货足价稳,将呈现购销两旺格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39万头;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540万吨,同比增长2%;牛奶产量892万吨,增长1.7%;国内水产品产量1483.4万吨,增长4.5%;蔬

0评论2025-04-290

人工智能重塑农业有更多可能
原标题:人工智能重塑农业有更多可能人工智能意味着现代农业的更多可能,但是AI不能脱离其他科技单独作用于农业。AI要为农业和农民增加产量、提升品质、畅通销售、提高收入服务,让人看到实际效果才有市场。有了人工智能,农业越来越时髦。江苏苏州支持AI+农业大模型建设,单项最高给予100万元奖补,目标是到2027年形成15个

0评论2025-04-290

我国将出台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
原标题:我国将出台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发布会上表示,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出台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赵辰昕介绍,相关政策将注重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增强企业和

0评论2025-04-290

业界:科技金融人才呈现多元化趋势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杜燕飞)如何用科技新变,涵养金融活水,解市场近渴?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近期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未来金融分析师大赛上,来自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学生,探索智启金融的发展趋势,围绕绿色信贷鉴定、养老金融服务等,展示了相关研究实践和创意方案

0评论2025-04-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