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2023-01-16 13:080
中国金融体系运行平稳(锐财经)
  近日,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相关部门推出金融贷款优惠等多条惠企政策,助力企业实现新年“开门稳、开门红”。图为峡江县环欧电气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加紧生产。
  陈福平摄(人民视觉)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金融体系运行平稳,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在1月13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扎实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坚决支持稳住经济大盘。
 
  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增强——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广义货币(M2)供应量同比增长11.8%,比上年末高2.8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36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6%,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2.01万亿元,比上年多增6689亿元。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人民银行及时推出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惠及受困群体和重点领域,助力稳住经济大盘。宣昌能介绍,2022年全年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5.6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3.2个百分点。“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2.9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比各项贷款余额增速高12.7个百分点。
 
  此外,人民银行指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7399亿元,用好用足8000亿元新增信贷额度,重点发力支持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末,投向基础设施领域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9个百分点。
 
  “截至去年年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约6.4万亿元,在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稳定宏观经济基本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说。
 
  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我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全年1年期LPR和5年期LPR分别下降15个基点和35个基点,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宣昌能表示,2022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比上年低34个基点。
 
  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将持续发力
 
  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在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上发力。
 
  宣昌能介绍,一方面,着力支持扩大国内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把握信贷投放力度和节奏,适时靠前发力,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支持力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在总量上确保社会总需求得到有力支撑,并保持合理适度,不搞“大水漫灌”,平衡好稳增长、稳就业和稳物价的关系。
 
  另一方面,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继续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等专项再贷款,支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优惠政策,有力支持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推动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高水平动态均衡。
 
  为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宣昌能表示,人民银行今年将着重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成本,降低微观主体的债务负担,增加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能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向制造业、服务行业民营小微企业的倾斜支持力度,继续推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
 
  人民币汇率将总体保持平稳运行
 
  去年以来,美国、欧元区、英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大幅度收紧货币政策,大幅加息,这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了紧缩效应,新兴市场经济体跨境资金面临流出压力。
 
  “总的来看,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对我国影响有限。”宣昌能说,我国宏观经济体量大、韧性强,应对疫情冲击,我国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搞“大水漫灌”,而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体系自主性、稳定性增强,人民币汇率预期稳定,这些都有助于缓冲和应对外部风险,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加息带来的溢出效应。
 
  宣昌能表示,人民币汇率走势会受到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国际收支、市场风险偏好等多重因素影响,在多种力量综合作用下,我国人民币汇率将总体保持平稳运行。经过多年金融改革与开放,我国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市场预期平稳,跨境资本流动有序,国际收支自主平衡,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保物资 送技术 强服务 松原市春耕备耕有序推进
  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我市从播种规划、科技赋能、物资保障到市场监管多维度发力,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备春耕任务,一幅生动的春忙图正在松原大地徐徐展开。  统筹规划强基础,物资保障稳民心。在任务落实与物资保障方面,高效完成播种面积分解工作。我市对标省级下达1618.4万亩粮食播种任务和79.1万亩大豆播

0评论2025-04-300

加强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 助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任妍)在全球智能制造竞争格局加速重构的当下,中国制造业正处于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跃升的关键转型期。如何进一步推动数智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与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余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协同,已成为推动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0评论2025-04-300

水利部部署西南及北方小麦主产区抗旱保供水工作
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电 (欧阳易佳)据水利部消息,4月29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主持召开抗旱保供水会商会,视频连线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委员会,分析研判当前旱情形势,进一步安排部署我国西南及北方小麦主产区抗旱保供水工作。数据显示,今年3月以来全国面平均降雨量偏少11%,北方地区面平均降

0评论2025-04-300

中国挺身捍卫多边贸易体制
原标题:中国挺身捍卫多边贸易体制  随着美国新一届政府上任后对全球大规模加征或威胁加征关税,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多边贸易体制再次受到严重伤害。  世贸组织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为了消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成立的唯一全球性国际组织,166个成员间的贸易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98%。尽管近几年来,其因美国阻挠上诉机构成员

0评论2025-04-300

一季度六家国有大行合计日赚约38.27亿元
原标题:一季度六家国有大行合计日赚约38.27亿元4月29日晚间,六家国有大行集体发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统计,今年一季度,2家国有大行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家实现营收同比增长,其中,农业银行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六家国有大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44.2亿元,合计日赚约38.27亿元。

0评论2025-04-300

业界:探索ESG助力金融科技行业可持续发展
人民网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乔雪峰)随着全球治理体系加速演进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已超越传统评价维度,成为重塑全球商业文明的新范式。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的ESG实践正经历着从理念接轨到制度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深度契合新发展理念,更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开辟

0评论2025-04-300

“智慧电”助高原农业“知天而作”
原标题:智慧电助高原农业知天而作◎本报记者 张 蕴 通讯员 李永鹏青海高原的晨曦中,位于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新堡子村的禾韵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钢架温棚折射出粼粼银光。合作社负责人吕羚睿轻触手机屏幕,64座葡萄大棚的智能系统同步启动。在平均海拔2000米的河湟谷地,一场农业革命正在电力助力下悄然发生。近日,记者走进禾

0评论2025-04-300

强化房地产领域融资支持 “白名单”持续扩围增效
原标题:强化房地产领域融资支持 白名单持续扩围增效  4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奋战二季度确保双过半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强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扩大收购存量商品房规模,2025年6月底前基本完成保交房项目交付。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为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供了重要支撑。近期,包括河

0评论2025-04-300

进口榴莲“当日达”,我们能品出什么?(观象台)
  同舟共济、合作共赢。马来西亚新鲜榴莲最快不到18小时便能摆上国人餐桌,见证着开放合作的强大生命力    观察中国进口水果市场,质地细腻、香气四溢的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是当之无愧的明星水果,备受中国消费者喜爱。  对此,习近平主席深情点赞:马来西亚鲜食榴莲一天之内就可以从果园运送到中国超市,深受中国老

0评论2025-04-300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
人民网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杨曦)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4%和50.2%,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总体看,综合PMI产出指数自2023年1月以来始终位于临界点以上,我国经

0评论2025-0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