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一季度又亏19亿!新希望的“希望”在哪里?

2024-05-02 13:370

2023年,新希望实现营业收入1417.0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49亿元,扭亏为盈。据公告,新希望全年饲料销量2876万吨,同比增长1%,稳居全国第一;出栏生猪1768万头,同比增长21%,位居全国第三。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加强现金流管理,提高存货周转率,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9.04亿元,同比增长50.50%,为穿越周期低谷提供支撑。

01

2023年,国内农牧行业继续面临巨大挑战,新希望对业务进行全面梳理与战略调整,对白羽肉禽和食品深加工板块引入战略投资者,重点聚焦饲料、生猪养殖与屠宰两大行业。

报告期内,新希望实现营业收入1417.03亿元,同比增长0.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为亏损14.60亿元;扣非净利润为-46.08亿元,上年同期为-8.93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9.04亿元,同比增长50.50%。

从结构看,2023年新希望营收来源主要包括六大板块。其中饲料板块营收812.79亿元,占比57%;猪产业营收213.02亿元,占比15%;禽产业营收194.15亿元,占比14%;食品板块营收116.72亿元,占比8%。

但实际上,公司盈利并非来自于生猪养殖业务。公司此前曾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白羽肉禽与食品深加工业务引进战略投资影响归母净利润增加,影响金额约为51亿元-52亿元,本项目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02

饲料业务方面,公司2023年内外销饲料销量合计达2876万吨,同比增长1%,相当于全国总产量的8.9%,稳居全国第一。饲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12.79亿元,同比增长2.65%,毛利率5.25%,吨均净利润同比增长7%。并且,全年制造费用同比下降4元/吨;重客销售占比达到21%,客户结构得到持续优化。

分品类看,猪料销量为1114万吨,同比增长4%,外销猪料销量为593万吨,同比增长1%;禽料销量为1522万吨,同比持平,外销禽料销量为1287万吨,同比增长1%;水产料销量为171万吨,受普水料行情影响,销量同比下降4%,但特水料销量同比增长3%。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国内饲料行业长期保持领先地位,新希望早在1999年就代表中国饲料企业率先“出海”,在越南建立了第一家海外饲料公司,至今已在15个国家和地区经营着60多家分子公司。在重点布局的海外核心国家,如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等国,公司饲料销量都已进入其本国的前四名

03

2023年,公司把食品深加工板块引入战略投资者并转让了控股权之后,将生猪屠宰板块划归猪产业统一管理,进一步加强养殖与屠宰的上下游协同。

报告期内,公司共销售仔猪166万头,肥猪1602万头,合计1768万头,同比增长21%;实现营入213.02亿元,因平均猪价较低,同比降低4.89%。屠宰生猪396万头,同比增长36%;实现营业收入70.58亿元,同比增长6.01%。

通过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生产指标,公司在出栏量显著提升的同时,养殖成本也明显改善。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平均PSY恢复到23.5;断奶成本降至340元/头左右,较2022年四季度下降了60元/头;母猪转固成本降至2700元/头,较2022年年初下降约2100元/头;在运营场线的出栏肥猪完全成本达到15.8元/kg,较2022年四季度下降0.9元/kg,与行业内的优秀成本企业差距有明显缩小。

04

但在猪价的低迷延续到今年一季度的背景下,公司业绩仍然承压,相关报告显示,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08亿元,同比下降29.49%;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9.34亿元,资产负债率小幅上升至74.03%

年报中,新希望表示,公司创业至今40余年一直保持稳健经营,享有较好的社会声誉与口碑。公司从上游饲料、到中游生猪养殖、再到下游生猪屠宰的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公司分散经营压力、对冲行情风险。同时,公司目前资金储备充足,现有各类金融机构授信超千亿元,且整体用信比率约为70%,尚有较大提款空间。

新希望指出,公司长期保持高水平的信用等级,企业信誉及市场认可度高,融资实力强,帮助公司在行业低谷期获得稳定的、低成本的续贷支持,为公司实现穿越周期的稳定发展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05

新希望还透露了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

饲料业务,公司通过新设“六大区”实现组织变革与下沉,持续优化客户结构,调整渠道布局,全面整合产业链资源,强化产业协同优势,通过“做强产品、做专经营、做快周转”驱动新的增长。

在长期,饲料业务致力于从简单生产销售向养殖综合服务商的转型。

生猪养殖与屠宰业务,公司专注于“养”和“猪”两个维度打造自身的优势。

在短期,致力于“养好”猪,在“养”的层面集中发力: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管理效率;利用数智化的手段,保障落实科学的养殖技术;抓牢生物安全的基本盘,不断提升各阶段的生产指标,最终实现养殖成本的持续下降,并保持领先。

在长期,致力于养“好猪”:发挥公司在种猪繁育和遗传算法上的优势,不断改进猪群的生猪性能,从根本上建立公司的成本优势,使公司成为最安全的、成本领先的头部养殖企业。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零跑汽车:以用户为中心 发力科技普惠
聚焦2025上海车展零跑汽车:以用户为中心 发力科技普惠人民网上海4月25日电 (记者王连香、车柯蒙)零跑始终以用户为中心,致力打造科技普惠、好而不贵的产品,让更多人享受科技出行带来的美好体验。2025上海车展期间,零跑科技高级副总裁曹力表示。据了解,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零跑汽车整车的核心零部件均为自主研发及制

0评论2025-04-250

茶园逐“绿”而行 固碳增汇又增产
福建安溪以科技创新驱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原标题:茶园逐绿而行 固碳增汇又增产眼下,正是春茶采摘时节,在福建省安溪县的年年香茶庄园,由该县建设的全省首个铁观音碳中和生态示范茶园,迎来了全县科技助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学习交流活动的茶企代表们。单位产品碳排放量比平均值低16.3%,茶叶质量较试验前提高一个等级,

0评论2025-04-250

我国首次实现地月空间轨道卫星激光测距
原标题:我国首次实现地月空间轨道卫星激光测距科技日报昆明4月24日电 (记者赵汉斌)23日,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云南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组成的科研团队,利用云南天文台1.2米望远镜激光测距系统,成功探测到我国远距离逆行轨道卫星(DRO-A)单角锥反射器的激光回波信号,测出星地距离约35万公里。这是我国

0评论2025-04-250

4月份以来美债市场剧烈波动 未来收益率难降?
原标题:4月份以来美债市场剧烈波动 未来收益率难降?4月份以来,美债市场呈现剧烈波动态势,引发市场各方高度关注。以被视作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为例,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4月1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为4.17%,4月4日跌至月内最低点4.01%后持续上涨,于4月11日攀升至4.48%,创2月21日以来新高。4月16日小幅

0评论2025-04-250

从“托底”到“托举”:金融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原标题:从托底到托举:金融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房地产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政策密集落地,通过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大信贷投放、降低购房成本等举措,释放出稳市场、防风险、建机制的清晰信号。近期,《证券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金融

0评论2025-04-250

向“数”蝶变 传统制造业走出新路子
清晨,在江苏无锡的一家纺织车间内,车间师傅准时启动自动化生产线,纺织机器在晨光中苏醒。近1.5万平方米的自动化生产区域内,自动运输车在交错的生产线上有序穿行;纺织机滚轮飞转,抽出比发丝更细的纱线;生产进度、设备数据在中控台上滚动更新纺织车间的变化,折射出制造业发展的新脉动。近年来,数字技术深入到制造业

0评论2025-04-250

向“数”蝶变 传统制造业走出新路子
清晨,在江苏无锡的一家纺织车间内,车间师傅准时启动自动化生产线,纺织机器在晨光中苏醒。近1.5万平方米的自动化生产区域内,自动运输车在交错的生产线上有序穿行;纺织机滚轮飞转,抽出比发丝更细的纱线;生产进度、设备数据在中控台上滚动更新纺织车间的变化,折射出制造业发展的新脉动。近年来,数字技术深入到制造业

0评论2025-04-250

产业观察:人形机器人加速走进现实
人形机器人距离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从走上春晚舞台扭秧歌,到中关村论坛年会上迎宾接待、写诗作画,再到马拉松赛场上奔跑竞技,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在各个舞台频频亮相走红。4月19日,全球首个人机半马比赛在北京亦庄鸣枪起跑,21公里的赛道,吸引了20支人形机器人队伍参赛。在全网围观刷屏的同时,参赛选手们在现实场景

0评论2025-04-250

商务部:美方应彻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措施
人民网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孙红丽)4月24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商务领域重点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有记者问,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二表示,目前美国对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关税过高,预计税率将大幅降低。当天,美国财长贝森特也表示,中美关税战将很快降温。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

0评论2025-04-250

业内聚焦数字产业发展新业态
人民网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孙阳)发展数字产业,是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围绕信息通信、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数字领域,我国已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数字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如何利用好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势,充分挖掘数据资源

0评论2025-0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