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为何我们无需恐慌转基因:没一种食品绝对安全

2013-10-03 14:560
   鸡网北京10月3日消息(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转基因是否安全?”几个月来,这个问题在各种平台上被不断追问。一方面,转基因食品、农作物、种子已经大量进入生活,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都已经很难找出没有吃过转基因食品的人;另一方面,有关转基因食品的一系列疑问,还有待澄清。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应当如何科学评价?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关于转基因,等待澄清的恐慌》第一篇:《关于转基因,为什么我们无需恐慌》。
 
  转基因安全吗?对这个宏大而频繁出现的问题,一名美国生物工程博士打过这样的比方:转基因是一种技术,就像"红烧"是一种技术一样。如同我们无法回答“红烧是否好吃”,我们也无法回答“转基因是否安全”。红烧可以做出好吃的肉,也可以做出不好吃的肉,明白了这一点,就应该能够理解:转基因可以做出安全的作物,也可以做出不安全的作物。
 
  无论是转基因还是非转基因,没有任何一种食品能被证明“绝对安全”。有专业的大厨把关,可以确保端上桌的红烧肉在水准之上,对转基因作物,这个“大厨”,就是安全证书。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徐海滨:国际上的主流学术观点,WHO或世界粮农组织对转基因食用安全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就是通过安全评价、在市场上销售的这类产品都是安全的。在中国,是获得安全证书的。而我们很多转基因食品,是通过转基因技术把它做成一个植物种类,在地里面做研究。没进入市场的时候,它不能通过法规部门的严格安全评价,它的安全性问题还不能说没有。但我们说,有过安全证书的、经过法规部门批准的,进入市场的、进入人类消费链的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这个是有定论的。
 
  截至目前,我国共批准发放7种作物安全证书,分别是耐储存番茄、抗虫棉花(0, -19925.00, -100.00%)、改变花色矮牵牛、抗病辣椒、抗病番木瓜、转植酸酶玉米(0, -2315.00, -100.00%)和抗虫水稻。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证书和长期动物实验的正面结果,在旷日持久的转基因对非转基因之争中,一直被摆在台面上。许多人的疑问并没有就此解决:现在没有问题,如何能代表将来没有问题?转基因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有何差别?记者就此对话美国生物工程博士、生物技术工业组织执行副总裁凯瑟琳·恩莱特(Cathleen Enright)。
 
  靠肉眼和经验选择育种,到杂交育种,再到诱变育种,以及现阶段以转基因育种为主的分子育种,这是转基因技术走过的发展路径。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作物为全世界广泛接受,而转基因技术的原理与其没有差别。凯瑟琳·恩莱特解释,过去采用杂交等技术的科学家,为了获取某个基因所代表的特性,必须从成千上万的实验结果中撷取自己所需的那一个,而转基因技术则将这种“大撒网”变成精确制导,要什么,就摘什么。
 
  凯瑟琳·恩莱特:现在造成大家疑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于农业历史的不了解。人类改变动植物基因的过程其实已经持续了一万年。在十八世纪,也就是三百年前,我们就已经实现了物种之间的基因转换。我们现在的技术不过是更精确了。在上世纪40年代,我们通过化学暴露或辐射改变作物基因,那会儿我们种出了植物,说,噢这株更高,我要这株!这种方式我们用了整整70年,一直到现在还在用。
 
  再简单地说,我们现在吃的大多数农作物都是人类进行人工选育,也就是不断地把优良基因转出去加以利用,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转基因作物则是通过人工操作把基因单独取出来,再通过生物技术转出去,相比传统育种方式,更可控、更高效。
 
  凯瑟琳·恩莱特:在过去的所有的育种方式中,植物DNA所发生的变化都是随机的,我们掌控不了。如今有了生物技术,转基因的过程开始变得精确、可控。
 
  在生物工程学界,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被视作技术的改善而非新技术的创造;在全球对转基因态度最为积极的美国,转基因技术的高速发展已在一些组织的抗议声中成为了既成事实。
 
  据美国伊利诺伊玉米协会数据,该州约八成玉米为转基因玉米;农场主则介绍,这一区域的非转基因大豆(0, -4622.00, -100.00%)品种几乎已经被完全淘汰了。对美国农民,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的差别,基本等同于先进技术与陈旧技术的差别。
 
  肯尼斯·哈特曼(Kenneth Hartman)的农场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滑铁卢,从四五辈前开始,哈特曼家人就居住在这片金黄的农场上。对60来岁的肯尼斯,接受转基因作物并没有什么障碍。
 
  肯尼斯·哈特曼:我们周围99%的农场种的全是转基因的作物,因为转基因作物的好处实在是太明显啦,比如大豆,我们的土地变得更干净,而转基因玉米具备更好的抗虫特性,我们的产量明显提高。简单来说,就是植物更健康了,因为没有虫咬,我们也没有霉变的担心。
 
  由于在抗虫、抗除草剂方面的突出优势,在农业大州伊利诺伊,非转基因大豆和玉米正逐渐被转基因品种淘汰。伊利诺伊玉米协会项目主管菲尔·托顿(Phil Thornton)介绍,伊利诺伊州每年玉米产量约5万吨,约8成是转基因品种。这5万吨玉米,一半供出口、一半供美国国内使用。
 
  菲尔·托顿:伊利诺伊州每年出口玉米大约是2万5000公吨。剩下还有2万5000公吨的玉米留在美国国内使用。这其中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玉米的比例,大约是80%的转基因,20%的非转基因。而大豆的话,98%、99%都是转基因的。
 
  尽管到目前为止,无论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发生过任何一例由转基因食品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关转基因产品的动物实验也都呈现安全的结论,但实验本身也频受质疑:大鼠实验安全是否就证明对人体安全?为什么不进行人体试验?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徐海滨表示,在进行安全评价时,以大鼠替代人体试验,是国际科学界的通用做法。
 
  徐海滨:就是我们现在所有的转基因安全评价,作为转基因的BT蛋白也好,还是除草剂的蛋白也好,我们遵循的评价原则是化学物评价原则里的毒理学的公用原则。这个原则就是说,我们可以用动物学的实验来推测人体的实验结果。在动物学的实验已经证明是安全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做人体的安全评估。这是在我们国际上通用的评估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公理。
 
  在任何国家,用人体做转基因安全性试验都有难以突破的伦理障碍。
 
  徐海滨:从伦理角度考虑,也不可能我们用一个食品去做多少人的,连续吃上十年二十年,再吃到他的孩子的实验。这从伦理学讲是不可行的。
 
 
  目前的转基因安全试验一般选用模式生物小鼠、大鼠进行高剂量、多代数、长期饲喂实验进行评估。以大鼠2年的生命周期来计算,3个月的评估周期相当于其1/8生命周期,2年的评估则相当于其整个生命周期。
 
  吃或不吃,仅仅是问题之一;同样重要的问题还有,知或不知。以此前备受关注的“黄金大米”事件为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彭于发也坦言,在保障民众知情权的路上,政府部门任重道远。
 
  彭于发:这个产品是安全的,但是它的程序不合法。两个不合法,第一个是,用转基因的产品来做实验,应该经过农业部按照国务院的条例来进行安全评价。第二个,用人做实验,包括大人和小孩,用人做实验的时候,要由伦理委员会批准。这两个程序它都没有走。
 
  截至今年,转基因技术已诞生30年、转基因食品商业化已17年,但在全球范围内,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结论仍未达成。正如科学界人士反复强调,转基因只是一项技术,其本身是中性的,不能笼统地说是安全或不安全,只有用其所长并加强相关的监管,才能确保食品安全和生物安全。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面相未来运输 业界加速机器人全行业全场景应用落地
聚焦2025上海车展面相未来运输 业界加速机器人全行业全场景应用落地人民网上海4月26日电 (焦磊)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双重驱动,机器人产业正加速拓展行业及场景应用落地。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卡尔动力推出全球首款未来运输机器人KargoBot Space,可实现全货运行业通用、全场景适配,同时展示以开源、通用为核心的未

0评论2025-04-270

年轻、风尚、智趣 中国跑车品牌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聚焦2025上海车展年轻、风尚、智趣 中国跑车品牌吸引年轻消费群体人民网上海4月26日电 (记者车柯蒙)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不少品牌以年轻、风尚、智趣为抓手,为消费者创造愉悦驾乘体验。在MG品牌展台,新形象、新产品、新生态齐亮相。在品牌维度,品牌发布全新品牌主张;在产品维度

0评论2025-04-270

海南全岛和15个城市(地区)将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原标题:海南全岛和15个城市(地区)将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张晓洁、谢希瑶)国务院4月25日发布批复,同意在海南全岛和秦皇岛等15个城市(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同时撤销在海口市、三亚市、阿拉山口市设立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15个城市(地区)包括:秦皇岛市、保

0评论2025-04-270

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看废旧家电如何重获新生
在湖北武汉,上午10时许,一辆满载废旧家电的货车驶入旧物处理工厂,车尾与全自动称重卸货线对接。随后,旧家电一一称重,被贴上条码,分类存放进仓库。条码就是废旧家电的身份证,扫描条形码,家电的入厂时间、种类、型号、重量等信息都可以立刻查到。该工厂工作人员介绍,团队建立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追踪系统,实现了从原

0评论2025-04-270

2035年纯电动汽车或将成为我国新销售车辆主流
原标题:2035年纯电动汽车或将成为我国新销售车辆主流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25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35年我国将初步建立以清洁低碳能源消费为主、科技创新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导向的交通运输用能体系,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新能源营运重卡规模化应用,基本建成交通运输绿色燃料供应

0评论2025-04-270

捷途汽车:以技术向智、产品向野推动品牌向上
聚焦2025上海车展捷途汽车:以技术向智、产品向野推动品牌向上人民网上海4月25日电 (记者王连香、车柯蒙)2025上海车展期间,捷途汽车以心所向 自纵横为主题,携纵横G700、纵横G900、纵横F700、纵横G600等全系产品全球首发亮相,奇瑞自研两栖专用航行推进器、纵横云台越野底盘、鲲鹏超能电混CDM-O系统等越野技术同台展出。

0评论2025-04-270

2025年水利发展资金471亿元下达
  本报北京4月25日电(记者汪文正)记者从财政部获悉,财政部近日下达2025年水利发展资金471亿元,支持各地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等水利建设。  在支持重点上,相关资金聚焦短板弱项保障水安全。安排221亿元支持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治理、山洪沟治理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等。其中,山洪沟治理方面,重点

0评论2025-04-270

我国风电光伏装机首超火电
31个省份煤电装机占比降至50%以下  本报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丁怡婷)记者25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的14.51亿千瓦。未来风电光伏新增装机持续快速增长,装机超过火电将成为常态。  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为5364亿千瓦时

0评论2025-04-270

规范涉企执法,怎样防止问题反弹、提振企业信心?(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最近规范涉企执法被频繁提及,对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人们拍手叫好。规范涉企执法会是一阵风吗?怎样防止问题反弹、提振企业信心?  人民网网友18****6    首先明确回答网友问题:规范涉企执法不是一阵风,而且应该以此为契机,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

0评论2025-04-270

零跑汽车:以用户为中心 发力科技普惠
聚焦2025上海车展零跑汽车:以用户为中心 发力科技普惠人民网上海4月25日电 (记者王连香、车柯蒙)零跑始终以用户为中心,致力打造科技普惠、好而不贵的产品,让更多人享受科技出行带来的美好体验。2025上海车展期间,零跑科技高级副总裁曹力表示。据了解,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零跑汽车整车的核心零部件均为自主研发及制

0评论2025-0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