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3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美国谷物协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世界家禽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15中美家禽论坛在北京召开。大会围绕“消费与推广、贸易与合作”的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了专题报告,双方就未来的合作形成共识,对一些分歧交换了意见。期间,中国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处长王健先生、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邵亚伦(Phil Shull)先生、美国大豆协会司库史德伟(Davie Stephens)先生、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何新天先生、美国谷物协会中国区主任楼瑞恩(Bryant Lohmar)先生、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女生、世界家禽基金会首席执行官Randall Ennis先生在开模式上致辞。
共识
1、中美合作前景广阔
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邵亚伦(Phil Shull)认为,尽管过去中国农业成就很大,但是仍需要提高单产水平。以玉米为例,美国通过生物技术,不仅提高了单产,但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进而减少了污染。中国依然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邵亚伦(Phil Shull)
中国农业部畜牧业司王健副处长对中美两国的合作寄予期望。他认为,中国是家禽生产和禽产品消费大国,美国既是生产大国,更是发展强国,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强,在品种繁育、饲料营养及食品安全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十三五”提出,中国家禽业在质量效应、种业创新、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化经营等多个方面需要下功夫,当前中国家禽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两国家禽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中美两国家禽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农业部畜牧业司王健副处长
2、消费需求发生了极大变化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辛翔飞副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民众对消费品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消费需求确实正在转变、升级。供之所求,提振消费者信心,这是决定肉鸡成败的关键问题。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辛翔飞副研究员
美国谷物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楼瑞恩(Bryant Lohmar)认为,消费的动力就是要满足不同人的口味,而这方面仍需要加大力度。美国鸡肉消费在改变,比如无抗生素鸡肉,以及小包装、便捷的禽肉食品很受追捧
美国谷物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楼瑞恩
3、加强宣传引导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称,对禽肉贸易最大的威胁来自于禽流感,而这个命名是违法动物福利的。去年5月份,通过世界家禽学会,世界卫生组织反映,不应该用动物名和地区名称来命名,这对动物福利不公平。今年5月份,向农业部和卫生部反映,关于流感的命名需要改变。很遗憾,现在的命名依然没有变化。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
美国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邵亚伦认为,很多人已经远离了土地,对于新技术,我们仍然要加大宣传力度,告诉他们究竟新技术是怎么回事。
分歧:
1、单边贸易与双边贸易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何新天认为,中美两国的禽肉贸易并不对等。我国2014年从美国进口了18万吨禽肉,但中国的对美出口仍没有实质性进展。只有把单边贸易变为双边贸易,才能形成互惠机制,只有真诚合作,才能合作共赢。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何新天
美方专家在提问时指出,美国个别地区发生流感之后,中国对美国实施了全面封关政策,这是不合理的。同时,美国现在的家禽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且一些国家已经解除了对美禽肉贸易禁令。期望中国能以科学的态度审视美国在流感控制方面取得的成就,放宽对美禽类及禽产品的禁令。
2、食品质量孰优孰劣
美国专家提问表示,中国家禽养殖业存在着乱用抗生素和激素问题,食品质量或许是个大麻烦。
中国畜牧业协会对此类观点给予了回应。何新天称,我国禽产品可以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对国产产品的质量安全还是有充分信心的,我们对国际市场也是有信心的。除政治因素以外,其它的因素都不足以阻碍两国禽肉贸易及合作。禽业分会宫桂芬秘书长指出,肉鸡使用激素的误解比较普遍,但根据协会委托第三方的检测结果,鸡肉中外源性激素没有检出。肉鸡快长的原因得益于品种的改良。白鸡品种源于美国,美国的专家应该对自己的品种更有信心。从生产实践看,使用激素不仅成本高,而且不能促生长。
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宫桂芬秘书长
中国农业大学罗云波教授认为,中国为强化食品安全力度,新修订了《食品安全法》,执行异常严格,这将有力提振我国食品安全质量。
中国农业大学罗云波教授
3、有无疫病根除计划
美方专家在报告中指出,美国有家禽改良计划采取“行业+州+联邦”的合作方式,对白痢沙门氏菌、病原性支原体、低致病性禽流感、鸡伤寒四种病进行根除,如果企业进行跨州和跨固贸易,必须强制性加入改良计划,从而有力保障了输出鸡群的疫病控制。
宫桂芬指出,中国也有种鸡的疾病控制计划,祖代场、原种场和育种场的种鸡必须要进行白痢、白血病和支原体的净化,前两个要求比较严格。禽流感主要通过疫苗控制。
---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中国禽业导刊》杂志23-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