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疯狂的玉米!高价致下游养殖户苦不堪言!

2020-10-22 09:220
     鸡网资讯    近期,国内玉米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引起市场广泛关注,现货玉米的均价最高已超过2600元/吨,期货价格也一度突破2600元大关,创下了玉米期货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虽然节后东北地区新季玉米陆续收获上市,但新季玉米仍然维持高开高走,整体的价格还是一路走高。
 
      同花顺(158.460, 1.44, 0.92%)APP显示,玉米期货主力2101合约10月16日最高上摸至2629元/吨,创下2004年9月该合约上市以来新高,最终报收2589元/吨。今年1月至今,玉米期货合约累计涨幅达41.79%。随着玉米价格大涨,市场出现了罕见的抢货现象,东北人甚至都到华北“抢粮”。
 
      新年度并无明显缺口谷物替代效应显现
      “自9月3日临储玉米大规模拍卖之后,仍然有超过3000万吨的拍卖粮处于未出库的阶段,加上市场所剩的现货库存,年度结转库存高达近4000万吨。按照目前市场对于新季玉米产量2.6亿吨的预估(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算),新年度的玉米总供应量仍高达3亿吨。”中国玉米网总裁冯利臣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冯利臣称,如果计算上新年度小麦以及稻谷的替代、以及进口规模的扩大,新年度的玉米总体供应量仍然是比较充足的,新年度的玉米总体供应缺口并不明显,至于现货市场当中目前针对于新年度缺口较大,甚至说新年度玉米年度供应缺口高达6000万、8000万吨这样的说法更是缺乏明显的数据支持,根本站不住脚。
 
      此外,在进口方面存在巨大的价差之下,包括玉米在内的谷物进口规模仍在不断扩大,年内玉米进口订单已经超千万吨,考虑到国内玉米市场的需求,在合理的价差范围内未来玉米的进口规模或将继续扩大。加上高粱、大麦等替代品种的价格优势,进口谷物的补给量或将重新回到2013-2015年的高水平阶段。
      与此同时,广东某饲料厂销售人员表示,众所周知,玉米在下游饲料加工中被广泛去使用,其用量比例占据整个饲料产量的50%以上。而小麦其营养成本与玉米非常相近,使得其作为能量原料可以大规模地替代玉米去使用,决定其替代与否以及比例的大小的关键因素就是价格,当下华北玉米的主流玉米收购价格在2400-2500元/吨,而小麦的价格同样也在这个价格区间波动。
 
      此外,据饲料加工企业调查反馈得知,在小麦价格与玉米价格等同的情况下,即可使用部分小麦替代玉米作为饲料原料,可替代比例大概在15-30%左右。一旦玉米的价格高过小麦的价格5%甚至10%以上,小麦就可以作为饲料原料大量替代玉米,甚至可以达到全部替代的标准。
 
      冯利臣表示,正是因为如此,小麦的运行价格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玉米价格的上涨空间,一旦出现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小麦价格跟随上行,那么势必会威胁到口粮安全,这对于本就供应相对充足的玉米市场来说,国家势必要出台响应的政策调控来保障口粮价格保持稳定,真正地落实保价稳供。
 
      另外,国家目前尚有超过一亿吨的超期储存水稻和小麦,目前正在通过定向的方式陆续投放市场,一方面能够在后临储时代继续以政策粮投放的方式给市场增加有效粮源补给,二来也是为了陈化水稻小麦去库存,一举两得。
 
      下游产业链难以为继
 
      伴随着玉米价格疯狂上涨,广大耕种玉米的农民“喜笑颜开”,一些人认为玉米价格还有上涨空间,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自2007年以来,黑龙江、吉林、辽宁的玉米播种面积不断上升,目前东北三省玉米播种面积占全国播种面积的31.6%。
 
      冯利臣表示,抛开气候对于玉米产量的影响,玉米产量未能实现增长甚至小幅下滑的主要根源,在于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大幅下降所致,继2019年种植面积同比下调1700万亩之后,2020年较2019年种植面积下调近1400万亩,两年累计下调种植面积超过3000万亩。
 
      布瑞克资讯总监林国发表示,需要注意东北玉米已经达到了2014年以来新高,而且10月15日出现无预警大跌,接下来需要注意政策调控风险,虽然国家手中仅有3000万吨左右玉米储备,但本年拍卖玉米还有1/2没有提货,加上国家手中还有6000万吨的陈化稻谷及小麦可以用来拍卖,来满足饲料及深加工需求。
 
      另外,林国发称,过去一个月中国从美国采购小一千万吨玉米,这些玉米到港后,国家拍卖调控能力增加。因此目前虽然仍看多,有多单可以展望2700,但开始需要注意风险了。与此同时,市场一些投机资金大力做多且自媒体大力宣传,吸引大量的资金跟风左右也是当前玉米上涨重要因素。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今年玉米只是用来当作饲料和食品,那肯定是够了,但是玉米在工业上的过度使用,也是导致国内玉米供需失衡,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工业用的玉米过度,主要是酒精、燃料乙醇,以及淀粉用的玉米,特别是酒精、燃料乙醇方面的需求陡增,才导致了玉米价格的上涨。
 
      除了乙醇对玉米的需求是刚需以外,玉米在饲料中的占比也超过六成,今年我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增加了玉米的需求量,乙醇原料玉米的供应紧张已成定局。据记者了解,华南地区东莞一带玉米乙醇在原料和供应面双重利好下保持高位支撑,但在下游需求没有明显提升的利空影响下,市场保持了较为稳定的成交情况。
 
      伴随着玉米价格不断上涨,尤其是在今年的秋收季,可以预见的是新季玉米价格较去年开秤价格大幅提升,截止目前新粮收购价同比上涨500元/吨。如此大的涨幅对于种植收益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在下一年度,在改种区域出现复种,玉米种植面积增加进而推动新一年玉米总产量增长也在情理之中。
 
      与此同时,冯利臣表示,农产品(7.380, -0.07, -0.94%)原料价格能够持续上涨,单靠炒作是不现实的,想要保持上行的走势不变,下游需求至关重要。今年在玉米价格不断上涨的过程当中,除去生猪养殖之外,其他下游都呈现出阶段性的亏损状态,部分深加工行业更是长期亏损,被迫降低开机率。
 
      虽然一、二季度生猪养殖业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利润空间,但自9月中下旬开始,生猪的价格已经呈现出持续下跌的状态,且从目前的走势来看下跌的势头丝毫没有放缓的迹象,生猪养殖的利润空间也因此不断被压缩,客观上也使得未来生猪养殖对于高价玉米的接受度大幅下降。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玉米作为年产2.6亿吨的大宗农产品之一,其巨大的产量和贸易商使其注定脱离不开“供应决定趋势,需求决定价格”这样一个铁律,其价格走势终归要回到供需基本面。通过金融手段所进行的炒作,可能会在某个阶段将玉米价格推上一个脱离实际的高度,但现货市场的价格终归要由下游终端也就是需求来决定。
 
      纵览国内下游需求终端,除去生猪养殖之外,其他下游包括淀粉、酒精以及禽蛋类养殖需求增长鲜有亮点,仅靠生猪养殖就能拉动整个玉米市场的消费增长显然不现实。
 
      冯利臣表示,近3亿吨的供应量基本能够保证新一年度玉米市场供应并无明显的缺口存在,加上谷物进口源源不断、超期水稻小麦去库存任务背景下的替代规模扩大预期,在无明显缺口预期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市场根本不具备被连续推高的条件。
 
      对于接下来玉米价格走势,林国发表示,玉米上涨空间大不大不清楚,目前价格高,但客观上今年国内玉米减产,国家储备玉米数量有限,且养殖需求持续恢复,单纯从产业较大来看玉米上涨确定性大,至于能涨多少,就要看政策态度了,到了2600后还是谨慎点,可以适当展望270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面相未来运输 业界加速机器人全行业全场景应用落地
聚焦2025上海车展面相未来运输 业界加速机器人全行业全场景应用落地人民网上海4月26日电 (焦磊)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双重驱动,机器人产业正加速拓展行业及场景应用落地。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卡尔动力推出全球首款未来运输机器人KargoBot Space,可实现全货运行业通用、全场景适配,同时展示以开源、通用为核心的未

0评论2025-04-270

年轻、风尚、智趣 中国跑车品牌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聚焦2025上海车展年轻、风尚、智趣 中国跑车品牌吸引年轻消费群体人民网上海4月26日电 (记者车柯蒙)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今年的上海车展上,不少品牌以年轻、风尚、智趣为抓手,为消费者创造愉悦驾乘体验。在MG品牌展台,新形象、新产品、新生态齐亮相。在品牌维度,品牌发布全新品牌主张;在产品维度

0评论2025-04-270

海南全岛和15个城市(地区)将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原标题:海南全岛和15个城市(地区)将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张晓洁、谢希瑶)国务院4月25日发布批复,同意在海南全岛和秦皇岛等15个城市(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同时撤销在海口市、三亚市、阿拉山口市设立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15个城市(地区)包括:秦皇岛市、保

0评论2025-04-270

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看废旧家电如何重获新生
在湖北武汉,上午10时许,一辆满载废旧家电的货车驶入旧物处理工厂,车尾与全自动称重卸货线对接。随后,旧家电一一称重,被贴上条码,分类存放进仓库。条码就是废旧家电的身份证,扫描条形码,家电的入厂时间、种类、型号、重量等信息都可以立刻查到。该工厂工作人员介绍,团队建立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追踪系统,实现了从原

0评论2025-04-270

2035年纯电动汽车或将成为我国新销售车辆主流
原标题:2035年纯电动汽车或将成为我国新销售车辆主流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25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35年我国将初步建立以清洁低碳能源消费为主、科技创新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导向的交通运输用能体系,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新能源营运重卡规模化应用,基本建成交通运输绿色燃料供应

0评论2025-04-270

捷途汽车:以技术向智、产品向野推动品牌向上
聚焦2025上海车展捷途汽车:以技术向智、产品向野推动品牌向上人民网上海4月25日电 (记者王连香、车柯蒙)2025上海车展期间,捷途汽车以心所向 自纵横为主题,携纵横G700、纵横G900、纵横F700、纵横G600等全系产品全球首发亮相,奇瑞自研两栖专用航行推进器、纵横云台越野底盘、鲲鹏超能电混CDM-O系统等越野技术同台展出。

0评论2025-04-270

2025年水利发展资金471亿元下达
  本报北京4月25日电(记者汪文正)记者从财政部获悉,财政部近日下达2025年水利发展资金471亿元,支持各地实施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等水利建设。  在支持重点上,相关资金聚焦短板弱项保障水安全。安排221亿元支持流域面积20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治理、山洪沟治理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等。其中,山洪沟治理方面,重点

0评论2025-04-270

我国风电光伏装机首超火电
31个省份煤电装机占比降至50%以下  本报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丁怡婷)记者25日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的14.51亿千瓦。未来风电光伏新增装机持续快速增长,装机超过火电将成为常态。  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发电量为5364亿千瓦时

0评论2025-04-270

规范涉企执法,怎样防止问题反弹、提振企业信心?(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最近规范涉企执法被频繁提及,对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人们拍手叫好。规范涉企执法会是一阵风吗?怎样防止问题反弹、提振企业信心?  人民网网友18****6    首先明确回答网友问题:规范涉企执法不是一阵风,而且应该以此为契机,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

0评论2025-04-270

零跑汽车:以用户为中心 发力科技普惠
聚焦2025上海车展零跑汽车:以用户为中心 发力科技普惠人民网上海4月25日电 (记者王连香、车柯蒙)零跑始终以用户为中心,致力打造科技普惠、好而不贵的产品,让更多人享受科技出行带来的美好体验。2025上海车展期间,零跑科技高级副总裁曹力表示。据了解,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零跑汽车整车的核心零部件均为自主研发及制

0评论2025-0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