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网综合消息一方面,“速生鸡”、“药鸡”让大家“谈鸡色变”,为买不到“安全鸡”而苦恼,另一方面,那些小家小户的散养鸡户,却一无市场信息、二无市场渠道,如何帮助这些农户销售市场需要的产品,如何把他们组织起来,在销售渠道上实现信息化、规模化、流程化,同时,组织起来,也能够通过正规的食品安全检测通道,对其进行安全检查,成为“合法鸡”,应该成为当地政府部门关注的问题。
“速生鸡”事件阴云未散,“大用集团加工病死鸡事件”又出,市民们“谈鸡色变”。而此时,胶州养鸡户李强也愁坏了,因为他散养了八个月的1500多只“健康”鸡也少人问津。无奈之下,李强求助朋友在微博上发表了一条“卖鸡信息”,希望能在春节前把这些散养鸡销售完。
一方面,不少市民怀疑市场上销售的多是 “速生鸡”而不敢买鸡肉,买不到“健康鸡”;而另一方面,养鸡户散养了“健康鸡”,却苦于销售渠道不畅。
采访中,市民钟女士告诉记者,“往年冬天都会买几只鸡,但今年不敢买了,不知道哪里能买到真正自然长大的散养鸡?”一条 “卖鸡微博”吸引了钟女士的注意。“纯天然农粮放养鸡,饲养八个月了,白白胖胖吃嘛嘛香。苦于没有渠道销售,现在每天还在消耗粮食喂养,只想卖完这些鸡过个好年。”“卖鸡微博”里这样写道。这条微博信息是真是假?李强喂养的到底是不是散养鸡?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鸡滞销?记者昨日赶往胶州进行了采访。
在胶州市胶西镇小行村村前的小树林里,记者见到了李强,他带记者参观了他的养鸡场。记者见到,这1000多只鸡全都在树林间的空地里放养着,个头都已不小,以公鸡为主。公鸡鸡冠通红,羽毛也很鲜亮,记者向前观看时,有几只公鸡还“气冲冲”地扑向记者。在空地上放着几个方盆,里面盛着
玉米。李强还带记者去看了他的仓库,里面堆放着几十袋子玉米和辅料麸皮。
“我是在去年4月底买的2000只
鸡苗,已经喂养了8个月了。因为是第一次养鸡,没有经验,本以为半年鸡就能长成个,没想到半年鸡都还太小不能卖,于是又喂养了3个月,现在每只鸡都在六七斤左右。”李强告诉记者。“因为只喂粮食,也没给鸡打过任何抗生素,存活下来的有1500只左右。”
无独有偶。网友“半岛老布”也在微博上刊登了卖鸡广告。“总共散养了近1000只,正发愁卖给谁呢。”
卖鸡难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销售渠道,“这些鸡现在是 ‘养在深闺人未识,李强苦笑着说道。售价高也是原因之一。“活鸡一斤20元,宰杀的24元,一只6斤重的公鸡,大约得120元。”李强说,“散养鸡成本太高,每天要喂400多斤玉米,近500块钱。”
无奈之下,李强开始推出免费送货上门服务,他还找到朋友,请他在微博上帮自己刊登了卖鸡广告。“微博是1月11号发上去的,现在已经被转载了近1000次,真有人通过微博上的电话联系我买鸡,这几天卖出去了有300多只。”
“还有一千多只没卖出去,如果春节前还卖不完,只能赔本卖给批发商了。”李强向记者表示。
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省七部门联合出台十项金融举措
近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联合吉林金融监管局、吉林证监局、省委金融办、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信厅等7部门印发了《吉林省金融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从扩大全产业链信贷投放、丰富专属信贷产品、定制差异化信贷服务等方面制定10项举措,引导银行机构进一步强化人参产业发展金融保障,支持人参产业
0评论2025-03-250
林下生“金蛋” 产业展新翅 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探索乡村振兴“双链”模式
在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的百亩林地里,一群披着乌黑锦缎的五黑鸡正演绎着乡村振兴的生态故事。 实践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乡村最珍贵的资源往往藏在习以为常处。宁河区东棘坨镇党委副书记张洪雷表示,从林下养鸡到产业造血,当创新思维照进传统农业,闲置林地变成立体农场,农产品升级为文化符号,老农业区
0评论2025-03-250
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助力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乔雪峰)今年春节,刚刚实现四线贯通不到一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佛肇城际、莞惠城际等四条城际铁路迎来春运首秀四线共发送旅客274.18万人次,在广东省自主运营的城际线路中旅客发送量占比超85%。数据显示,2024年,贯通后的四条城际铁路共发送旅客达1818.7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
0评论2025-03-250
市场监管总局上线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郝帅)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3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上线运行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以下简称统一平台),助力经营主体高效便捷开展信用修复,全面支撑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统一平台实现了统一入口、异地修复,向经营主体提供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
0评论2025-03-250
吴仁彪:发展“低空经济”,一哄而上要不得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申佳平)低空振翅,不能只靠一股脑的猛劲儿,一哄而上要不得。近日,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一轮低空经济发展中,必须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去年低空经济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从中央到地方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项目建设加速落地。2025年,全国30个
0评论2025-03-250
财政部: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王震)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公布2025年1至2月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全国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增长11%。
0评论2025-03-250
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
原标题: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科技日报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韩国首尔大学工学院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这项创新技术模仿了生物活细胞的特性,如转化、分离、融合以及捕获异物的能力。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传统基于固体的机器人在模拟活细
0评论2025-03-250
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
原标题: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科技日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和中国清华大学科学家联合研发出一项开创性的3D打印技术,成功创建出迄今最小的人体微血管。这一进展有望为科学家提供一种全新的药物测试方法,从而终结使用动物进行药物测试的历史。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德国应用化学
0评论2024-12-030
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
科技托举果盘子系列报道之三原标题: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在现代水果生产链条中,除了栽培种植,水果的分选、储存与运输同样是确保其品质的关键环节。随着科技进步,精准分选、长期贮藏以及保鲜运输等技术不断提升人们的水果消费体验,保证水果从枝头到舌头品质不变。物美价廉、新鲜可口的水果正以更加高效的方式从田间地
0评论2024-1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