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河北承德县“鸡慌”:养鸡风险高 养殖户纷纷退出

2013-04-03 17:020

 
 
 
鸡网综合在电影里,美国农场主们别样的农作和生活方式曾让人羡慕不已,今后,类似的“家庭农场”,在我国或将大量出现。
 
1月31日,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其中一大亮点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提出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在我国,这更似是种养大户升级版的“家庭农场”,同时又有了新的涵义: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而在一号文件首提之前,“家庭农场”的影子已在国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中浮现,但这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在现实中仍存在诸多难题。
 
比如,在“公司+农户”的模式下,自2000年即在河北承德县开始的家庭肉鸡养殖,曾给农民带来了致富的希望,但现在,农民遇到了议价权被动、贷款门槛提高等问题。此外,在山东聊城,截至2012年底,土地流转量已达60万亩,为建立“家庭农场”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家庭农场”概念如何细化、相关配套措施如何完善等问题。
 
近日,记者奔赴河北,对承德当地的规模化养鸡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以求探讨我国“家庭农场”之路。
 
将肉鸡养殖作为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的承德县,如今却闹起了“鸡慌”。
 
在承德县的官方统计中,目前全县肉鸡饲养能力达到6700万只,遍布全县23个乡镇,178个行政村,3500个肉鸡养殖户,年户均利润2万元。
 
对于上述数据,承德县的养鸡户持怀疑态度。一位肉鸡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向记者称:“赔钱的不少,占百分之五六十,几乎家家欠贷。”
 
记者在承德调查发现,自2000年即开始规模化肉鸡养殖的承德县,在“公司+农户”模式下,由一家大型企业主导的产业链条上,在饲料、人工、煤电等成本都在上升的情况下,如果肉鸡的收购价格偏低,则很可能造成养殖户的大面积亏损。而养殖户们往往缺乏议价权,同时市场信息的采集上也无法与企业处于对等条件,于是养鸡成了一项风险极高的行当。
 
现状篇:
 
养殖户称过半亏损三融公司签约户数下降
 
6年前,在承德县下板城镇搞运输的宋文国,还是决定回老家松树沟养鸡,与他一同回去的,还有经营窗帘店生意的妻子尹艳春。
 
之所以如此坚定,是因为当时外界所宣传的养鸡的高利润回报率。宋文国说:“当时政府、企业宣传说,一茬鸡就能赚1万多。”
 
“一个棚一年养5茬,多盖几个鸡棚,一年收入那还了得?”在承德县,打着同样算盘的不只宋文国一人,2008年前后,肉鸡养殖在承德县备受关注。
 
据河北省农业厅网站2007年9月的相关信息,承德县把发展肉鸡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而在2007年上半年,全县肉鸡出栏量达600万只。
 
有着10余年养鸡经验的张跃成则表示,2008年可以看作是承德县养鸡的一个分水岭,此前只是小规模养殖,此后鸡棚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承德县域达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守廷表示,2009年建得最多,发展也最快,县里也补点钱,村里有指标,镇也有指标,“县里给下的指标”。
 
据《承德日报》2009年11月19日报道,承德县肉鸡饲养量已达3820万只,年带动近3000多个养殖户增收7000多万元,并且以每年1000万只的速度增长。
 
2009年,当时还在村支书任上的孟凡林开始养鸡,也就是从2009年起,松树沟连续两年被评为满杖子乡养鸡专业村。
 
“当时是划为养鸡专业村,还有不少奖状呢,但慢慢却都赔得够呛。”孟凡林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即便赔钱,但县里、乡里对养鸡依然有任务。
 
承德县农牧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县肉鸡饲养能力达到6700万只,遍布全县23个乡镇,178个行政村,3500个肉鸡养殖户,年户均利润2万元。
 
然而,养鸡户对上述数字却并不完全认同。张守廷向记者表示,近几年,养鸡赔钱在承德县已经成了常态,“赔钱的不少,占百分之五六十。”
 
3月19日至22日,记者曾以承包鸡棚养鸡为由,与承德县包括头沟镇、石灰窑乡、孟家院乡、满杖子乡多家养殖户联系,他们的回答几乎一致:养鸡不赚钱,风险太高。
 
农户陆续选择了退出。如今,承德县的鸡棚不少陷入瘫痪状态。
 
 
满杖子乡信用社主任刘志军(音)向记者表示,“我们乡的养鸡户,百分之八九十都停了,就剩一两户了。”
 
3月21日,记者从承德三融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融公司)合同发放部了解到,此前最多时公司的签约养殖户有800多户,目前则只有四五百户。
 
而在承德县农牧局的介绍中,“公司+农户”的模式,为当地肉鸡养殖的主要模式,其中起带动作用就是当地的龙头企业——三融公司。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表示:该模式可以看作是我国“家庭农场”的一种表现形式,但这种形式也存在弊端。在卓创资讯肉食鸡分析师胡新凯看来,“公司+农户”的模式,虽然对农户的销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省七部门联合出台十项金融举措
   近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联合吉林金融监管局、吉林证监局、省委金融办、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信厅等7部门印发了《吉林省金融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从扩大全产业链信贷投放、丰富专属信贷产品、定制差异化信贷服务等方面制定10项举措,引导银行机构进一步强化人参产业发展金融保障,支持人参产业

0评论2025-03-250

林下生“金蛋” 产业展新翅 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探索乡村振兴“双链”模式
  在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的百亩林地里,一群披着乌黑锦缎的五黑鸡正演绎着乡村振兴的生态故事。  实践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乡村最珍贵的资源往往藏在习以为常处。宁河区东棘坨镇党委副书记张洪雷表示,从林下养鸡到产业造血,当创新思维照进传统农业,闲置林地变成立体农场,农产品升级为文化符号,老农业区

0评论2025-03-250

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助力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乔雪峰)今年春节,刚刚实现四线贯通不到一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佛肇城际、莞惠城际等四条城际铁路迎来春运首秀四线共发送旅客274.18万人次,在广东省自主运营的城际线路中旅客发送量占比超85%。数据显示,2024年,贯通后的四条城际铁路共发送旅客达1818.7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

0评论2025-03-250

市场监管总局上线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郝帅)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3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上线运行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以下简称统一平台),助力经营主体高效便捷开展信用修复,全面支撑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统一平台实现了统一入口、异地修复,向经营主体提供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

0评论2025-03-250

吴仁彪:发展“低空经济”,一哄而上要不得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申佳平)低空振翅,不能只靠一股脑的猛劲儿,一哄而上要不得。近日,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一轮低空经济发展中,必须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去年低空经济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从中央到地方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项目建设加速落地。2025年,全国30个

0评论2025-03-250

财政部: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王震)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公布2025年1至2月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全国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增长11%。

0评论2025-03-250

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
原标题: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科技日报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韩国首尔大学工学院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这项创新技术模仿了生物活细胞的特性,如转化、分离、融合以及捕获异物的能力。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传统基于固体的机器人在模拟活细

0评论2025-03-250

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
原标题: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科技日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和中国清华大学科学家联合研发出一项开创性的3D打印技术,成功创建出迄今最小的人体微血管。这一进展有望为科学家提供一种全新的药物测试方法,从而终结使用动物进行药物测试的历史。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德国应用化学

0评论2024-12-030

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
科技托举果盘子系列报道之三原标题: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在现代水果生产链条中,除了栽培种植,水果的分选、储存与运输同样是确保其品质的关键环节。随着科技进步,精准分选、长期贮藏以及保鲜运输等技术不断提升人们的水果消费体验,保证水果从枝头到舌头品质不变。物美价廉、新鲜可口的水果正以更加高效的方式从田间地

0评论2024-1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