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鸡啄食癖的治疗

2012-06-13 11:090

啄食癖是啄肛癖、啄羽癖、啄趾癖、啄蛋癖等恶癖的统称,是群养鸡、笼养鸡、肉鸡饲养中最常见的恶癖。一旦发生,鸡只互相啄食,造成损失,常引起胭体等级下降,产蛋量减少,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饲料配合不当,营养比例失调,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食盐缺乏等是引起啄食癖的主要原因;鸡舍通风不良,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饲养密度大,过于拥挤,缺乏充足的运动,产蛋箱不足,外寄生虫侵袭,皮肤外伤出血,母鸡输卵管脱垂等都是诱发啄食癖的因素。

【 症状】 啄食癖共同特征表现为互相啄食,造成创伤或引起死亡,破坏了正常群体生活的习性。

( l )啄肛癖雏鸡和育成鸡最为常见,当雏鸡密度过大,运动不足,光线太强或日粮配合不当时最易发生。尤其是雏鸡患白痢病时,病雏肛门周围羽毛勃有白灰样粪便,其他雏鸡就不断啄食病鸡肛门,造成肛门破伤和出血,严重时直肠脱出,很快死亡。产蛋鸡产蛋时泄殖腔外翻,被待产母鸡看见后啄食,往往引起输卵管脱垂和泄殖腔炎。

( 2 )啄羽癖各种年龄的鸡群均有发生,但以产蛋鸡、幼鸡换羽时较多见,以翼羽、尾羽刚长出时为严重。常表现为自食羽毛,互相啄食羽毛,有的鸡只被啄去尾羽、背羽,几乎成为“秃鸡”或被啄得鲜血淋淋。

( 3 )啄趾癖多在雏鸡中发生。表现啄食脚趾,引起流血或跋行,有的甚至脚趾被啄光。

( 4 )啄蛋癖主要发生于产蛋鸡群。表现为自产自食和互相啄食蛋现象。

【 防治】 应针对发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 1 )断嚎。于6 一9 日龄进行断咏,是防治啄食癖较好的一种方法。

( 2 )饲料配合合理,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氨基酸(如蛋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等)、维生素(如A 、B6 、残、D 、烟酸等)和微量元素不能缺少。试验证明,在日粮中添加0 . 2 %的蛋氨酸,能够减少啄癖的发生。

( 3 )啄羽癖可能是由饲料中硫化物不足引起。在饲料中补充硫化钙粉(把天然石膏磨成粉末即可),用量为每只鸡补充0 . 5 一3 克/天,效果很好。或在日粮中加入2 %一3 % 的羽毛粉。

( 4 )有的啄食癖是由于饲料中缺乏食盐所引起,可在日粮中短期添加1 . 5 %一2 %的食盐,连续3 - 4 天,可能有效,但不能长期饲喂,以免引起食盐中毒。

( 5 )鸡群一旦发现啄食癖,应立即将被啄的鸡只移出饲养,对有啄食癖习惯的鸡也可单独饲养或淘汰。有外伤有脱肛的病鸡应及时隔离饲养和治疗,在被啄伤口上涂上与其毛色一致和有异味的消毒药膏或药液,如鱼石脂、磺胺软膏、碘配、紫药水等,但切忌涂红药水(红汞)。

( 6 )注意改善环境和加强管理,鸡舍通风要好,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光线不能太强,最好将门窗玻璃或灯泡涂成红色或绿色。食槽、饮水器应足够。喂饲时应定时、定量,尤其是不可过晚。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省七部门联合出台十项金融举措
   近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联合吉林金融监管局、吉林证监局、省委金融办、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信厅等7部门印发了《吉林省金融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从扩大全产业链信贷投放、丰富专属信贷产品、定制差异化信贷服务等方面制定10项举措,引导银行机构进一步强化人参产业发展金融保障,支持人参产业

0评论2025-03-250

林下生“金蛋” 产业展新翅 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探索乡村振兴“双链”模式
  在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的百亩林地里,一群披着乌黑锦缎的五黑鸡正演绎着乡村振兴的生态故事。  实践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乡村最珍贵的资源往往藏在习以为常处。宁河区东棘坨镇党委副书记张洪雷表示,从林下养鸡到产业造血,当创新思维照进传统农业,闲置林地变成立体农场,农产品升级为文化符号,老农业区

0评论2025-03-250

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助力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乔雪峰)今年春节,刚刚实现四线贯通不到一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佛肇城际、莞惠城际等四条城际铁路迎来春运首秀四线共发送旅客274.18万人次,在广东省自主运营的城际线路中旅客发送量占比超85%。数据显示,2024年,贯通后的四条城际铁路共发送旅客达1818.7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

0评论2025-03-250

市场监管总局上线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郝帅)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3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上线运行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以下简称统一平台),助力经营主体高效便捷开展信用修复,全面支撑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统一平台实现了统一入口、异地修复,向经营主体提供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

0评论2025-03-250

吴仁彪:发展“低空经济”,一哄而上要不得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申佳平)低空振翅,不能只靠一股脑的猛劲儿,一哄而上要不得。近日,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一轮低空经济发展中,必须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去年低空经济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从中央到地方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项目建设加速落地。2025年,全国30个

0评论2025-03-250

财政部: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王震)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公布2025年1至2月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全国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增长11%。

0评论2025-03-250

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
原标题: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科技日报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韩国首尔大学工学院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这项创新技术模仿了生物活细胞的特性,如转化、分离、融合以及捕获异物的能力。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传统基于固体的机器人在模拟活细

0评论2025-03-250

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
原标题: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科技日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和中国清华大学科学家联合研发出一项开创性的3D打印技术,成功创建出迄今最小的人体微血管。这一进展有望为科学家提供一种全新的药物测试方法,从而终结使用动物进行药物测试的历史。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德国应用化学

0评论2024-12-030

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
科技托举果盘子系列报道之三原标题: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在现代水果生产链条中,除了栽培种植,水果的分选、储存与运输同样是确保其品质的关键环节。随着科技进步,精准分选、长期贮藏以及保鲜运输等技术不断提升人们的水果消费体验,保证水果从枝头到舌头品质不变。物美价廉、新鲜可口的水果正以更加高效的方式从田间地

0评论2024-1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