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现代化家庭农场主:动动手指 一年养2400头猪

2017-05-01 09:520

范金树通过登录智能养殖软件来查看猪舍实况。冯凯思 摄

南方日报讯(新兴视窗记者/冯凯思)每批次养殖1200头猪,一年养2400头猪,只需要1个人。这样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广东温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氏股份”)的合作养户中实现了。

在温氏股份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热潮中,范金树尝到了“公司现代化家庭农场”的头啖汤,动动手指头进行手机养殖软件的操作,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环保治理系统、物联网系统等创新科技智能养殖,一年就可轻松养殖2400头猪,年收益达50多万元。

传统猪场中,粪便满地、臭味刺鼻、粪尿直排的现象在范金树经营的现代化家庭农场是不存在的,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猪栏整齐合理,猪舍装上特殊“空调”,温度和湿度都是由自动环控设备来进行调节,喂猪铲粪皆通过自动化系统来完成,粪尿分离,通过专门的管道抽送至环保治理系统,采用先进粪污处理模式,达到零排放效果,经处理的产物可转化有机肥“变废为宝”。

一年可赚50多万元

范金树经营现代化家庭农场里,干净整洁,1100平方米猪舍准备迎接即将下一批进场的猪苗。看似普通的猪舍,科技创新十足,“饲料由猪舍外的储料塔自动输送到每一个料槽,猪只要碰一下料槽上的‘机关’,饲料就自动落入槽里,每一卡猪栏都设置了自动喂水系统,猪一咬墙边上的特制管口,水自动流入猪嘴里,猪栏地上建有水泥漏缝板让猪粪猪尿落入自动清粪系统进行环保处理,猪舍四周装有风机、水帘、自动温控系统等。”谈及猪的“星级高科技住房”,是温氏股份“公司现代家庭农场”的一个成果,范金树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范金树的现代家庭农场,采用密封式、大跨度钢结构的先进建设模式,配套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与完善的环保设施,项目共投入建设资金120万元,“其中36万元是通过免息贷款向公司借的,分7次从每批肉猪盈利收入里扣除。”温氏股份的所有合作养户手上都有一张“农户一卡通”,而养户与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都是通过这张卡。

也就在上个月,随着上批肉猪的出栏,范金树手中的农户卡被打进了35万元的毛利,其中6万元为家庭农场的运行成本。

范金树现代家庭农场占地面积约6700平方米,其中猪舍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肉猪饲养规模为1200头/批次,2016年5月初正式投产至今,该家庭农场已出栏两批肉猪,产值达500多万元,纯利润收益达50多万元。

“现在养猪基本不用承受运行成本压力,担心市场风险。”范金树算了一笔账,每批次1200头猪,从12斤猪苗进场到250斤肉猪出栏,大概需要养5个月,在饲料、疫苗、治病药物上花费的约达230多万元,然而这笔支出由公司来承担,“我们养户只需在进猪苗时存一定的押金到农户卡里,我当时存了100元/头,共12万元,接下所有支出相当于由公司赊账给养户,养户进饲料、疫苗等时,只管签单即可,一切到肉猪出栏卖了再算账。”

动动手指一人养1200头猪

在范金树现代家庭农场,一人一批养殖1200头猪,一年养两批,绰绰有余。养户只需手指头,可随时随地用手机登录温氏物联网养殖系统,查看猪舍里的实况,操作通风系统、水帘喷雾系统等,智能养殖。

“天热时,开启水帘来降温,猪舍内温度可从38℃降至25℃,去年夏天,办公室没装空调时,儿子还端着饭到猪舍里吃乘凉;天冷了,把水帘关了,风机少开两台,通风换气。”在这里,猪舍装上特殊“空调”,温度和湿度都是由自动环控设备来进行调节,喂猪铲粪皆通过自动化系统来完成。

与传统的人力养殖模式相比,现代化养殖真正实现了高效。过去,范金树经营的传统养殖场,养500头猪每个月需要花费7000元来雇请两个人来喂猪铲粪,“每次从猪舍走出来都是汗流浃背、满身臭味。”在现代化养殖模式里,“喂猪清粪”这项粗活儿完全交给了机器来完成,干净利落。

范金树以猪舍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来算了一笔账,在高效的现代化养殖模式,一人能轻松养1200头肉猪,猪均面积为0.9平方米,而在传统养殖模式,同样面积猪舍里,只能养700头左右,其猪均面积为1.6平方米,“以每头猪250元收益来算,相比传统养殖模式,现代化养殖模式每批猪的收益足足高出12.5万元。”

如今,范金树时不时打开手机养殖软件看看猪的生长情况,发现天气有变化时,在手机上操作通风、水帘等系统来调节猪舍内的温度,饲料储存塔库存少时只须致电饲料配送专线,“就连卸饲料也无需人力,机械化输送至饲料储存塔。”他说,现代化养殖技术的转型对人的素质要求也高了,操作员须密切留意天气变化适时调温,农场内到处了布满了机电设备,一有故障需要及时处理,对于机电专业毕业的他游刃有余。“若场内设备出现故障,手机会立刻收到报警信息。”

温氏股份技术服务的周到对范金树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公司技术员有事没事每周都来一次,看看我是否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交流一下操作技术和经验,一旦发现猪有疾病需要帮忙,他们更是二话不说。公司的疫苗队人员也相当专业、尽责,定期来打疫苗,养殖的各个环节自己根本不用操心。”

猪粪变为种植肥料无臭味

范金树现代家庭农场里种植有两盆杜鹃花,其中一盆枝叶茂盛,长势出奇好,还开了枚红色的花朵。“这一盆花的土内有玄机,加入了‘有机肥’。”猪舍旁边有一个一百来平方的发酵床,这就是杜鹃花“有机肥”的产地。

猪舍里通过清粪系统,粪尿分离后,通过专门的管道抽送至发酵床上,升起发酵床四周的帘膜,发酵床里毫无臭味。“发酵床上铺上木糠、谷壳,再将猪粪铺于谷壳上,撒上菌种,用翻耙机将物料翻耙,日常加以管理运行。”利用“降解床自动翻耙机”进行发酵降解处理,粪污经处理可达到零排放,“发酵处理可变废为宝,产物可用作有机肥进行种植蔬菜树木。”目前,范金树现代家庭农场内的100多立方米的“有机肥”已有人属意收购。

相比传统养猪的直排模式,这个环保治理系统在硬件投入达25万元,包括发酵床、阳光棚、翻耙机等设备设施,同时相应增加了木糠、谷壳、菌种等运营成本的投入,“平均每头猪的养殖成本增加15元。”范金树说,“15元换来了零排放、环保达标,何乐而不为呢。”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省七部门联合出台十项金融举措
   近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联合吉林金融监管局、吉林证监局、省委金融办、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信厅等7部门印发了《吉林省金融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从扩大全产业链信贷投放、丰富专属信贷产品、定制差异化信贷服务等方面制定10项举措,引导银行机构进一步强化人参产业发展金融保障,支持人参产业

0评论2025-03-250

林下生“金蛋” 产业展新翅 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探索乡村振兴“双链”模式
  在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的百亩林地里,一群披着乌黑锦缎的五黑鸡正演绎着乡村振兴的生态故事。  实践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乡村最珍贵的资源往往藏在习以为常处。宁河区东棘坨镇党委副书记张洪雷表示,从林下养鸡到产业造血,当创新思维照进传统农业,闲置林地变成立体农场,农产品升级为文化符号,老农业区

0评论2025-03-250

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助力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乔雪峰)今年春节,刚刚实现四线贯通不到一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佛肇城际、莞惠城际等四条城际铁路迎来春运首秀四线共发送旅客274.18万人次,在广东省自主运营的城际线路中旅客发送量占比超85%。数据显示,2024年,贯通后的四条城际铁路共发送旅客达1818.7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

0评论2025-03-250

市场监管总局上线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郝帅)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3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上线运行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以下简称统一平台),助力经营主体高效便捷开展信用修复,全面支撑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统一平台实现了统一入口、异地修复,向经营主体提供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

0评论2025-03-250

吴仁彪:发展“低空经济”,一哄而上要不得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申佳平)低空振翅,不能只靠一股脑的猛劲儿,一哄而上要不得。近日,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一轮低空经济发展中,必须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去年低空经济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从中央到地方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项目建设加速落地。2025年,全国30个

0评论2025-03-250

财政部: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王震)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公布2025年1至2月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全国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增长11%。

0评论2025-03-250

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
原标题: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科技日报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韩国首尔大学工学院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这项创新技术模仿了生物活细胞的特性,如转化、分离、融合以及捕获异物的能力。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传统基于固体的机器人在模拟活细

0评论2025-03-250

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
原标题: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科技日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和中国清华大学科学家联合研发出一项开创性的3D打印技术,成功创建出迄今最小的人体微血管。这一进展有望为科学家提供一种全新的药物测试方法,从而终结使用动物进行药物测试的历史。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德国应用化学

0评论2024-12-030

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
科技托举果盘子系列报道之三原标题: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在现代水果生产链条中,除了栽培种植,水果的分选、储存与运输同样是确保其品质的关键环节。随着科技进步,精准分选、长期贮藏以及保鲜运输等技术不断提升人们的水果消费体验,保证水果从枝头到舌头品质不变。物美价廉、新鲜可口的水果正以更加高效的方式从田间地

0评论2024-1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