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人工智能与农业

2017-05-26 07:220

到 2025 年将达到 200 亿美元的潜在市场总额(total addressable market,TAM)我们相信机器学习(ML)在以下方面具有潜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化肥和灌溉成本,同时有助于早期发现作物/牲畜疾病,降低与收获后分拣相关的劳动力成本, 提高市场上的产品和蛋白质的质量。当我们看到用于收集土壤,天气,航空/卫星图像,甚至听觉数据的传感器的扩散,我们认为,从这些 PB 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能帮助洞察(或者是制定)种植时间、灌溉、施肥以及畜牧相关的决策,最终增加农业中土地,设备和人的生产效率。鉴于所使用的所有已确定的技术数字农业将被优化或完全由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驱动,我们假设 25% 的价值创造会累积到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产业链,这将意味着在 2050 年 1.2 万吨农作物市场中的 600 亿美元的潜在市场总额,假设在该时间段内线性分摊,意味着到 2025 年潜在市场总额大约为 200 亿美元。

1.机会在哪里?

将机器学习应用到农业中会显著地减少产量损失与劳动力成本。仅就美国玉米生产而言,我们的权益研究团队已经确认从精确施肥到压实减少等一系列技术,他们认为到 2050 年可以将玉米产量提高 70 %。重要的是,在他们的研究中确定的每一个创新都是由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实现的(图 27)。

我们已经确定了农业中的几个具体领域会特别受益于机器学习和 AI 技术的应用。 例如,农民商业网络,这是一个汇总关于种子性能,农艺实践,投入品价格,产量基准和其他农民提交的数据的组织,以利用深度分析来提高产量。

利用传感器,天气,土壤,甚至无人机/卫星图像数据,机器学习可以根据当前和预期的天气模式,作物轮作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帮助农民优化施肥,灌溉和其他决定,确定最佳生产模式。空间图像分析可以比人类观察更快更有效的帮助确定如大豆锈病这样的作物疾病,更早介入以防止产量损失。相同的模式识别技术可以用于在家畜动物中识别疾病和跛足(影响运动和健康的腿/脚/蹄的感染或损伤)。最后,我们看到了使用视觉图像和自动分拣设施来替代产品和肉类分级和分类线上目视检查员的应用。

2.痛点在哪里?

农作物产量受不理想的施肥,灌溉和农药使用的负面影响。高盛研究报告“精确农场:用数字农业欺骗马尔萨斯”(Precision Farming: Cheating Malthus with Digital Agriculture 2016年7 月13 日)中,确认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收集适当的数据和执行适当的分析来解决。 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到 2050 年,为给世界人口提供足够的粮食需要增加 70% 的粮食产量。

人力成本增加。农业已经历史性的转向用技术创新抵消劳动力成本,我们认为机器学习是这一演变的下一步,特别是在收获/屠宰之后的分拣过程中,其中大多数对产品和肉制品的目视检查仍然由人类工作者完成。根据劳工统计局BLS,5.3 万人在美国受雇为“分级分拣农产品”,每年产生大约 13 亿美元的劳动力成本。 根据 BLS 数据,农业中的“农药处理,喷雾器和施药器使用者”另外产生 13 亿美元的劳动力成本。

由动物疾病造成的损失。我们估计,由于乳牛跛足,全球乳品业的年损失超过 110 亿美元,而这是可以提前预防的。学术研究表明,在乳汁流失,生育力下降和治疗成本之间,每一例跛足会使乳牛场产生成本 175 美元,而平均每年 100 头奶牛中会发生 23.5 例跛足,这意味着全球 2.5 亿头奶牛每年会产生 110 亿美元的损失。

3.目前的经营方式是什么?

绝大多数农场都很小,但大多数农田是由大型农场控制的。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全球72%的农场面积小于 1 公顷,而所有农场中只有 1% 的农场大于 50 公顷,这些大型农场控制着 65% 的全球农业用地。超过 10 公顷的农场绝大多数存在于像美洲和欧洲这样更发达的地区(这两个区域占总数的 73%),而亚洲占小于 10 公顷的农场的 85% 。 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农田都能获得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能够使用精确农业技术,只要这些技术是财务上可行的解决方案。

即使在经济发达国家,精确农业仍处于早期阶段。 例如灌溉,仍然通过溢流或其他形式的表面灌溉进行,这是效率最低和技术最落后的方法之一。在作物种植的主要领域,目前的技术包括:

肥料:天气和现场监测,和农业盖毯应用。

种植:多种子种植机,可变速率种植和作物轮作。

农药/除草剂:卫星和无人机图像已经在一些规模化经营中针对大范围目标区域使用。较小的使用在农业盖毯领域。

灌溉:溢流和其他表面灌溉,中心枢轴洒水器,滴灌系统和喷淋/滴灌混合系统。

收获/分拣:玉米和小麦等作物的大部分收获已经开始在大农场机械化。一些分类已经自动化(按大小和颜色)

通过在美国建立农民商业网络(FBN),我们还看到农业数据民主化的到来。FBN 是一个独立的业务,农民可以订阅并匿名的提交农场数据。在分析过程中,FBN 使用聚合的农场数据为单个农民成员提供如何确定产量,时间,天气和其他数据的建议。在畜牧业和乳制品业中,目前的技术包括普遍使用抗生素或其他预防性药物,接种疫苗,扑灭病动物,以及化学平衡的饲料添加剂。此外,牛的饲养也采用足浴以预防和治疗蹄类疾病和感染。图30:在美国,接近一半的农业灌溉用地是通过浇灌或其他的地面灌溉方式被灌溉的。地面灌溉是一种效率最低、技术最落后的灌溉方式。下图显示按照不同灌溉方式进行灌溉的农业用地的百分比。

4.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能起到什么作用?

机器学习所具备的通过使用大数据集来优化单个或一系列关键目标的能力很适合用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作物产量、疾病预防和成本效益等问题。

在农作物产后分拣和农药应用领域,我们认为随着时间推移仅在美国境内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能通过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每年节约 30 亿美元的劳动力成本。按照我们的估计,全球范围内的这个数据极有可能超过美国所节约成本的两倍。最后,我们认为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能改善育种和牲畜健康状况,并且能在奶牛养殖领域创造出大约 110 亿美元的价值(即对失去的潜在收益的补偿和节约的绝对成本),以及能通过两种常见疾病的控制在家畜养殖领域创造出20 亿美元的价值。

5.提高作物产量

人类已经利用了地球上几乎所有可用的农业用地,然而联合国预计到 2050 年全球人口将达到 97 亿。因此,为了满足未来全球对粮食的需求,我们非常有必要提高农作物产量。机器学习技术可以被用来分析来自无人机和卫星图像、气象模式、土壤样本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并帮助确定播种、施肥、灌溉、喷药和收割的最佳方法。机器学习技术在我们于2016 年7 月13 日发布的《精准农业》报告(参考文献1)中所确定的每一项创新中几乎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图显示不同技术所带来的玉米产量的潜在提高量。

收获后分拣劳动。在一个简单的案例中,我们发现 Google 公司的 TensorFlow 机器学习技术被日本黄瓜菜农用来自动分拣黄瓜,而以前分拣黄瓜的程序一直需要大量手动或视觉检查工作和劳动力成本。在这个案例中,农夫只需使用包括 Raspberry Pi 处理器和普通网络摄像头在内的简单又便宜的硬件设备,就能用 TensorFlow 训练出一个能将黄瓜分成 9 个类别并且具有相对较高的准确度的算法,从而减少了与分拣相关的劳动力成本。我们认为相似的应用可以扩展成更大的规模,并且被用于具有较高分拣需求和成本的农产品,例如西红柿和土豆。

家禽种群中的疾病监测。在一项学术研究中,研究人员收集和分析鸡的声音文件并假设在生病或痛苦的情况下,它们发出的声音会改变。在收集数据并训练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算法后,研究人员能够正确地识别出感染了两种最常见的致命疾病之一的鸡,其中发病 2 天的鸡的识别准确率为 66 %,而发病8 天的鸡的识别准确率为 100 %(如图32)。正确诊断牲畜所患疾病并尽早在损失发生之前进行治疗可以消除由疾病导致的损失。据行业专家估计,挽回的损失可达 20 亿美元。图32:实验表明,机器学习可以通过音频数据分析来正确识别用其他方法不可检测的疾病,几乎能消除由于某些可治愈疾病所引起的损失。

6.量化市场机会

基于农作物产量、作物投入成本节省、乳品/畜牧成本节约、分拣和劳动力节约的潜在增长,我们认为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能创造超过 1 万亿美元的价值。在农作物种植领域,我们认为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实现农作物产量提高 70 %。在 Jerry Revich 所作的关于精确农业的表述中,假设各种技术供应商的价值增值幅度为 30 %,数字化农业的潜在市场总额可达 2400 亿美元。

考虑到数字农业中使用的所有已知技术将经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化或完全由其提供,我们假设所创造的价值的 25% 由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链中的供应商累积,这意味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在作物种植应用中的潜在市场总额为 600 亿美元。在蛋白质类农产品领域,我们认为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例如精确育种机制,疾病预防和治疗)可以催生另外 200 亿美元的市场。

7.哪些行业会受到影响?

根据机器学习为灌溉、施肥、劳动力和疾病预防治理成本带来的节省,我们相信机器学习有潜力在低成本的基础上扩大全球的粮食、乳制品和牲口的供应。

由于机器学习的应用可以限制废料并且改善农业预防措施,我们预计以下行业的全球市场会引起波动:化肥业,除虫剂业,除草剂业,除菌剂业以及兽医药业。我们相信大部分此类波动会是相当长期的(五年以上),由于我们现在都还处在这些机器学习技术的早期,所以相对其他技术,机器学习技术目前对以上行业人士可能还无法承担。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省七部门联合出台十项金融举措
   近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联合吉林金融监管局、吉林证监局、省委金融办、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信厅等7部门印发了《吉林省金融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从扩大全产业链信贷投放、丰富专属信贷产品、定制差异化信贷服务等方面制定10项举措,引导银行机构进一步强化人参产业发展金融保障,支持人参产业

0评论2025-03-250

林下生“金蛋” 产业展新翅 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探索乡村振兴“双链”模式
  在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的百亩林地里,一群披着乌黑锦缎的五黑鸡正演绎着乡村振兴的生态故事。  实践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乡村最珍贵的资源往往藏在习以为常处。宁河区东棘坨镇党委副书记张洪雷表示,从林下养鸡到产业造血,当创新思维照进传统农业,闲置林地变成立体农场,农产品升级为文化符号,老农业区

0评论2025-03-250

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助力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乔雪峰)今年春节,刚刚实现四线贯通不到一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佛肇城际、莞惠城际等四条城际铁路迎来春运首秀四线共发送旅客274.18万人次,在广东省自主运营的城际线路中旅客发送量占比超85%。数据显示,2024年,贯通后的四条城际铁路共发送旅客达1818.7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

0评论2025-03-250

市场监管总局上线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郝帅)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3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上线运行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以下简称统一平台),助力经营主体高效便捷开展信用修复,全面支撑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统一平台实现了统一入口、异地修复,向经营主体提供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

0评论2025-03-250

吴仁彪:发展“低空经济”,一哄而上要不得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申佳平)低空振翅,不能只靠一股脑的猛劲儿,一哄而上要不得。近日,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一轮低空经济发展中,必须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去年低空经济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从中央到地方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项目建设加速落地。2025年,全国30个

0评论2025-03-250

财政部: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王震)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公布2025年1至2月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全国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增长11%。

0评论2025-03-250

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
原标题: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科技日报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韩国首尔大学工学院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这项创新技术模仿了生物活细胞的特性,如转化、分离、融合以及捕获异物的能力。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传统基于固体的机器人在模拟活细

0评论2025-03-250

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
原标题: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科技日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和中国清华大学科学家联合研发出一项开创性的3D打印技术,成功创建出迄今最小的人体微血管。这一进展有望为科学家提供一种全新的药物测试方法,从而终结使用动物进行药物测试的历史。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德国应用化学

0评论2024-12-030

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
科技托举果盘子系列报道之三原标题: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在现代水果生产链条中,除了栽培种植,水果的分选、储存与运输同样是确保其品质的关键环节。随着科技进步,精准分选、长期贮藏以及保鲜运输等技术不断提升人们的水果消费体验,保证水果从枝头到舌头品质不变。物美价廉、新鲜可口的水果正以更加高效的方式从田间地

0评论2024-1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