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千呼万唤始出来!H7N9禽用疫苗获批,7家企业将生产

2017-05-27 17:150

万众期待的H7N9禽用疫苗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投产!记者从多方渠道了解到,农业部兽医局于5月25日发出公函,向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生产企业发放H7亚型禽流感疫苗生产种毒。

新牧网记者(林礼广 李丹 钟怡群)

据统计,有7家企业收到上述公函。H7N9疫苗将以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Re-8株+H7N9 H7-Re1株)形式出现,疫苗最快将于2个月后推出。

根据农业部兽医局于2017年5月25日发出“关于发放H7亚型禽流感疫苗生产种毒的函”(农医药便函【2017】401号)信息显示,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研制的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二价灭活疫苗(H5N1Re-8株+H7N9 H7-Re1株),已初步通过评价。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在6月2日前将H7N9 H7-Re1株基础毒种发放给相关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生产企业。

为满足H7亚型流感疫情防控需要,对H7N9的防控,将以二价灭活苗的形式进行免疫。对此大部分行业人士认为,以二联苗的形式出现比较合理,不增加养殖户的免疫负担,同时可以一针防两病。不会为免疫程序排不开而苦恼。

据悉,目前共有7家企业将获得H7亚型禽流感疫苗生产毒株,并组织生产。(见附表)

记者了解到,一般来说,企业拿到毒种,安排生产,到成品出来,时间会比较快,预计10多天就可以完成。产品做出来后,企业还要检验,时间为20多天。产品合格后,企业才能申报生产文号,这个时间不确定。农业部会根据生产需要,加快申报流程,家禽养殖企业真正拿到H7N9禽用二联疫苗,最快估计都要2个月以后。

实际上,此次H7N9疫苗的面世,获得了业界大部分人的认可,认为疫苗有利于筑高整个家禽业的防病防线。

廖明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廖明在之前接受新牧网采访时就表示:“我们通过动物实验也已经证实,家禽免疫H7N9流感疫苗后,随着抗体水平的升高,可以有效防止家禽发病和排毒。”

毕英佐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H7N9疫苗免疫是当务之急,不免疫不可能根除H7N9流感病毒。”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毕英佐表示,在源头不明的情况下,不给鸡免疫,就会存在大量的易感动物。

据悉,我国自2013年发现H7N9流感病毒以后,大量监测数据表明,H7N9在国内流行的一直是对家禽无致病性或低致病性毒株。但是,近年来,该病毒在不断变异,其致病性一直在逐步变强。

家禽生产企业对H7N9疫苗也是翘首以盼。新牧网针对行业人士的网上调研显示,有84%的行业人士赞同出台H7N9疫苗,认为使用疫苗是当务之急。

小禽: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笆半遮面。

不过,能赶在秋防给鸡打上一针,也不怕这个冬季的“寒冬”了。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省七部门联合出台十项金融举措
   近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联合吉林金融监管局、吉林证监局、省委金融办、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信厅等7部门印发了《吉林省金融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从扩大全产业链信贷投放、丰富专属信贷产品、定制差异化信贷服务等方面制定10项举措,引导银行机构进一步强化人参产业发展金融保障,支持人参产业

0评论2025-03-250

林下生“金蛋” 产业展新翅 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探索乡村振兴“双链”模式
  在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的百亩林地里,一群披着乌黑锦缎的五黑鸡正演绎着乡村振兴的生态故事。  实践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乡村最珍贵的资源往往藏在习以为常处。宁河区东棘坨镇党委副书记张洪雷表示,从林下养鸡到产业造血,当创新思维照进传统农业,闲置林地变成立体农场,农产品升级为文化符号,老农业区

0评论2025-03-250

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助力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乔雪峰)今年春节,刚刚实现四线贯通不到一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佛肇城际、莞惠城际等四条城际铁路迎来春运首秀四线共发送旅客274.18万人次,在广东省自主运营的城际线路中旅客发送量占比超85%。数据显示,2024年,贯通后的四条城际铁路共发送旅客达1818.7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

0评论2025-03-250

市场监管总局上线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郝帅)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3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上线运行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以下简称统一平台),助力经营主体高效便捷开展信用修复,全面支撑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统一平台实现了统一入口、异地修复,向经营主体提供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

0评论2025-03-250

吴仁彪:发展“低空经济”,一哄而上要不得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申佳平)低空振翅,不能只靠一股脑的猛劲儿,一哄而上要不得。近日,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一轮低空经济发展中,必须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去年低空经济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从中央到地方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项目建设加速落地。2025年,全国30个

0评论2025-03-250

财政部: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王震)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公布2025年1至2月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全国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增长11%。

0评论2025-03-250

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
原标题: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科技日报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韩国首尔大学工学院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这项创新技术模仿了生物活细胞的特性,如转化、分离、融合以及捕获异物的能力。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传统基于固体的机器人在模拟活细

0评论2025-03-250

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
原标题: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科技日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和中国清华大学科学家联合研发出一项开创性的3D打印技术,成功创建出迄今最小的人体微血管。这一进展有望为科学家提供一种全新的药物测试方法,从而终结使用动物进行药物测试的历史。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德国应用化学

0评论2024-12-030

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
科技托举果盘子系列报道之三原标题: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在现代水果生产链条中,除了栽培种植,水果的分选、储存与运输同样是确保其品质的关键环节。随着科技进步,精准分选、长期贮藏以及保鲜运输等技术不断提升人们的水果消费体验,保证水果从枝头到舌头品质不变。物美价廉、新鲜可口的水果正以更加高效的方式从田间地

0评论2024-1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