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湘西山区农民从稻田里收获红鲤鱼腌制鱼干的场景,令很多人过目难忘。现在,类似场景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也可以看到了。经过睢宁县农委粮作站技术人员近一年多的不断探索,“稻鸭共作有机稻”技术已进入试验阶段,今年种植水稻时,睢宁县稻鸭共作有机稻生产示范基地的172亩试验田,放进了上千只雏鸭,培育无农药、无化肥、无除草剂的绿色有机大米。
稻田传来“嘎嘎”鸭声
近日,笔者来到睢宁县庆安镇杨圩村西侧的“睢宁县稻鸭共作有机稻生产示范基地”。远远望去,几十位农民正弯腰在稻田间拔除杂草,上千只羽毛黑亮的雏鸭在绿油油的稻田间不停地游动,啄食水稻田中的小虫小鱼小虾,“嘎嘎”的鸭鸣声在田间回荡。
睢宁县农委粮作站站长李振宏介绍说:“为了保证水稻田不受污染,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坚持采用人工方式拔除雏鸭不吃的燕麦等杂草,不使用任何化学除草剂,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也不采用任何化肥农药。目前,这项技术在睢宁县还是首例,我们也在不断总结和摸索经验,争取早日让这种生态养殖成为广大水稻种植户创收的新方式。”
据了解,去年“睢宁县稻鸭共作有机稻生产示范基地”172亩试验田落户庆安镇,主要是培育水稻田土壤,进行引水渠、鸭舍等设施建设,今年水稻种植时开始正式试验“稻鸭共作有机稻”技术。6月中旬,在栽植精选水稻苗7天后,2300只雏鸭一次性落户在此,数十位农户变身“鸭农”,走进试验田,负责鸭苗喂养与试验田维护。
“当初选择这块水稻田,就是因为这里远离村镇,相对僻静,人为干扰少,土壤、水源、大气符合有机农产品产地要求,而且这里地势平坦、有独立的水系能灌排、田块连片成方,田埂高约10厘米,便于鸭子休息与保水。”
浑水稻子好收成
李振宏介绍说,稻田养鸭是一种新的生态型的种养技术,总的来说,两者相互作用,相得益彰。首先,稻田为鸭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养殖场所,不仅为鸭子遮阴避日,更为鸭子提供了昆虫、水生植物以及水生动物,解决了鸭子部分食物尤其是动物活性蛋白质的来源,促进鸭子健康生长,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饲料投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其次,农谚有“浑水稻子好收成”的说法,由于雏鸭具有旺盛的杂食性,雏鸭争相钻入水底觅食或在水稻田中游动的时候,能产生中耕浑水效果,有利于水稻生长。再次,鸭粪作为很好的农家肥,被水稻很好地吸收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对土壤质量的改变和水稻的生长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负责看护雏鸭的杨大爷感慨地说:“活了大半辈子,在水稻田里养鸭子,我是头一回见到。刚开始怕鸭子长不好,我就每天多喂些饲料,李站长发现后不让我多喂;后来我懂了,给鸭子吃半饱,它们才会主动跑到水稻田里吃小鱼小虾小虫,这样鸭子的肉质才好。”
李振宏说,在探索试验“稻鸭共作有机稻”技术的同时,睢宁已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稻鸭共作有机稻绿色认证”申请,争取早日获得通过,让天然无污染的有机稻米和鸭肉早日端上百姓餐桌。
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省七部门联合出台十项金融举措
近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联合吉林金融监管局、吉林证监局、省委金融办、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信厅等7部门印发了《吉林省金融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从扩大全产业链信贷投放、丰富专属信贷产品、定制差异化信贷服务等方面制定10项举措,引导银行机构进一步强化人参产业发展金融保障,支持人参产业
0评论2025-03-250
林下生“金蛋” 产业展新翅 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探索乡村振兴“双链”模式
在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的百亩林地里,一群披着乌黑锦缎的五黑鸡正演绎着乡村振兴的生态故事。 实践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乡村最珍贵的资源往往藏在习以为常处。宁河区东棘坨镇党委副书记张洪雷表示,从林下养鸡到产业造血,当创新思维照进传统农业,闲置林地变成立体农场,农产品升级为文化符号,老农业区
0评论2025-03-250

- 成都“春糖”:潮饮生活季举行
0评论2025-03-25
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助力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乔雪峰)今年春节,刚刚实现四线贯通不到一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佛肇城际、莞惠城际等四条城际铁路迎来春运首秀四线共发送旅客274.18万人次,在广东省自主运营的城际线路中旅客发送量占比超85%。数据显示,2024年,贯通后的四条城际铁路共发送旅客达1818.7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
0评论2025-03-250
市场监管总局上线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郝帅)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3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上线运行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以下简称统一平台),助力经营主体高效便捷开展信用修复,全面支撑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统一平台实现了统一入口、异地修复,向经营主体提供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
0评论2025-03-250
吴仁彪:发展“低空经济”,一哄而上要不得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申佳平)低空振翅,不能只靠一股脑的猛劲儿,一哄而上要不得。近日,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一轮低空经济发展中,必须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去年低空经济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从中央到地方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项目建设加速落地。2025年,全国30个
0评论2025-03-250
财政部: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王震)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公布2025年1至2月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全国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增长11%。
0评论2025-03-250
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
原标题: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科技日报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韩国首尔大学工学院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这项创新技术模仿了生物活细胞的特性,如转化、分离、融合以及捕获异物的能力。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传统基于固体的机器人在模拟活细
0评论2025-03-250
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
原标题: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科技日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和中国清华大学科学家联合研发出一项开创性的3D打印技术,成功创建出迄今最小的人体微血管。这一进展有望为科学家提供一种全新的药物测试方法,从而终结使用动物进行药物测试的历史。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德国应用化学
0评论2024-12-030
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
科技托举果盘子系列报道之三原标题: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在现代水果生产链条中,除了栽培种植,水果的分选、储存与运输同样是确保其品质的关键环节。随着科技进步,精准分选、长期贮藏以及保鲜运输等技术不断提升人们的水果消费体验,保证水果从枝头到舌头品质不变。物美价廉、新鲜可口的水果正以更加高效的方式从田间地
0评论2024-1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