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科技助推京津冀地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利用

2018-01-16 15:460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金祥

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优化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专门主持研究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问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强调指出,要“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一、京津冀环境负荷压力大,持续运作机制亟待解决

近年来,特别是2017年以来,各级各地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把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摆到重要工作日程,依靠机制模式创新,推动工作不断上水平、上台阶。但当前,我国每年畜禽养殖产生粪污38亿吨,仍有40%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规模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一半和1/4,占农业源排污总量的95%、76%。

到“十三五”末,要完成基本解决大规模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问题的目标,还有3年时间,任务非常艰巨、时间非常紧迫。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社会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人与自然关系最为紧张、资源环境超载矛盾最为严重、生态联防联治要求最为迫切的区域。据测算,京津冀地区畜禽存栏总量约占全国6.9%,规模化养殖率明显高于全国,但由于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废弃物处理压力越来越大。由此造成的单位耕地氮、磷负荷约是全国的2.5-5.0倍,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约占本地区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是该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有效解决京津冀地区养殖业废弃物产量大、资源化利用效率不高、可推广可复制的商业化运作模式不足等问题,促进该地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抓好农业重点领域面源污染防治,做好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模式的集成与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国家农业联盟建设为契机,依托京津冀地区科技优势和区位优势,商同京津冀地区的地方政府,组织该地区的有关科研机构、涉农大学和养殖企业于2017年4月开展了“京津冀地区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科技联合行动”,旨在通过创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探索不同规模养殖废弃物利用模式和持续运行机制,控制京津冀地区养殖业废弃物污染,提高养殖废弃物中养分资源的利用效率,探索示范可推广可复制的商业化运作模式,为保障京津冀地区环境质量和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依靠科技提供技术保障,打造模式解决实际难题

“科技联合行动”实施以来,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农业部推动绿色发展、“一控、两减、三基本”和国家科技创新联盟的要求,以创新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方法、研发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和设备、探索不同区域技术模式和机制为重点,联合京津冀三省市农科院、涉农大学和典型养殖企业,建立“1+3+9”的工作运行机制,多方筹措资金,形成了1项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方法和3种集成模式,即家庭农场废弃物处理利用模式、典型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和粪污专业化处理利用模式,打造了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应用典型样板,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方法

该方法以动物排泄的氮磷养分为基础,同时考虑土壤养分水平和作物养分需求;计算给出包括大田作物、蔬菜、水果、经济作物和人工牧草等不同作物土地承载的养殖量推荐值,为各地畜牧业以地定畜、制定农牧循环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方法率先在河北的定州、晋州、辛集、安平四县实施了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试点。

(二)家庭农场废弃物处理利用模式

1.“以三改两分再利用为主”家庭农场处理利用模式。该模式针对中小规模养殖场和家庭农场,重点开展了源头节水工艺改造,通过三改两分工艺,节水50%以上,减少养殖污水产生量,固体粪便和污水贮存分别建设防渗、防雨的设施,在天津的中小型养殖场和养殖户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2.“粪水混合处理”舍外发酵床处理利用模式。该模式对中小规模畜禽养殖场和家庭农场的粪水进行统一处理,研发料斗式搅拌机,实现粪污的自动布料,研发回风利用系统,减少舍外发酵床的臭气排放并实现养分回收利用,在河北温氏集团家庭农场建立了技术示范点。

(三)典型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

1.规模养殖场场内循环利用模式。该模式重点开展了奶牛场粪污固液分离,固体粪便好氧堆肥发酵或快速发酵生产牛床垫料,生产的垫料回用牛床,在天津神驰牧业和天津和润牧业等进行示范应用。

2.规模养殖场种养循环利用模式。该模式重点开展了以粪便污水发酵、沼液养分自动配比、粪便综合养分管理计划等为核心的“果(菜)-沼-畜”种养循环模式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在河北津龙公司进行示范应用。

(四)粪污专业化处理利用模式

1.粪污肥料化集中处理中心模式。该模式开展了粪便收集-贮存-运输-资源化利用于一体的“第三方治理”PPP模式运行机制研究,研究提出了专业化有机肥处理中心收集半径,提出了有机肥集中处理中心的收集半径在15千米以内为宜,开展了粪便堆肥发酵和生物除臭回收利用技术、移动翻抛有氧发酵技术+生物菌剂组合技术研发,在天津施可丰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进行示范应用。

2.粪污专业化能源利用集中处理模式。该模式开展了粪便收集-贮存-运输-厌氧发酵-沼气发电-肥料化利用于一体的“第三方治理”PPP模式运行机制研究,在收集半径合理范围基础上,研究粪污中总固体含量的收费机制,开展了粪便堆肥通风与搅拌联合调控、生物质除臭控氨、污水沼液膜生物处理等关键技术研发,相关核心技术和模式已经在河北安平的京安集团进行示范应用。

三、持续发力联合协同攻关,推动畜禽养殖绿色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才能加快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实践证明,京津冀地区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科技联合行动成效显著,经过半年的奋力攻关,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受到政府和群众普遍欢迎。但目前仍处在“点”的辐射,尚未形成“面”的覆盖。要实现“2020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的总体目标,仍需要发挥政府官员、科学家和企业家的聪明才智,进一步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

一是强化协同创新力度,进一步完善丰富技术模式。要依靠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的区域联合、科技联合,开展协作研究和联合攻关。瞄准先进工艺与技术装备,以沼气、生物天然气、新型环保饲料为重点,突破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并建立健全相关标准体系;以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为轴线,优化养殖布局,提高畜禽养殖的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智慧化水平,推动健康养殖、生态养殖。

二是坚持一场一策,加快推广应用。结合农业部重点推广的通用技术模式,按照“全程控制、综合防治,因地制宜、一场一策,种养结合、区域循环”原则,继续完善3种技术模式;在现有基础上,引进和借鉴国内外的畜禽粪污处理利用先进工艺、设备,开展新的技术创新,在京津冀地区率先落地,有效提升我国畜禽粪污处理技术;根据养殖场的不同畜种、不同规模、不同禀赋、不同环境等特点,研究确定“一场一策”技术解决方案,提高技术应用的准确性、高效性,实现精准治污、精准利用;加强技术指导,加快模式应用速度,提升模式应用质量。

三是加强政策扶持,引领市场运作。积极与国家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制治理试点县进行对接,将先进技术和典型模式应用到整县制治理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国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能源化、肥料化”利用和畜牧业的绿色发展。启动或加强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种养循环一体化建设、整县推进示范创建、有机肥代替化肥行动、沼气工程建设等一系列项目工程,发挥导向引领和示范带动效应;统筹并优先解决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的用地问题,落实农业用电政策,实行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装备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沼气、天然气、有机肥项目进行税收、贷款优惠;坚持企业主体地位和市场化运作原则,通过PPP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粪污处理利用领域,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推动粪污处理利用的健康发展。(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省七部门联合出台十项金融举措
   近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联合吉林金融监管局、吉林证监局、省委金融办、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信厅等7部门印发了《吉林省金融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从扩大全产业链信贷投放、丰富专属信贷产品、定制差异化信贷服务等方面制定10项举措,引导银行机构进一步强化人参产业发展金融保障,支持人参产业

0评论2025-03-250

林下生“金蛋” 产业展新翅 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探索乡村振兴“双链”模式
  在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的百亩林地里,一群披着乌黑锦缎的五黑鸡正演绎着乡村振兴的生态故事。  实践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乡村最珍贵的资源往往藏在习以为常处。宁河区东棘坨镇党委副书记张洪雷表示,从林下养鸡到产业造血,当创新思维照进传统农业,闲置林地变成立体农场,农产品升级为文化符号,老农业区

0评论2025-03-250

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助力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乔雪峰)今年春节,刚刚实现四线贯通不到一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佛肇城际、莞惠城际等四条城际铁路迎来春运首秀四线共发送旅客274.18万人次,在广东省自主运营的城际线路中旅客发送量占比超85%。数据显示,2024年,贯通后的四条城际铁路共发送旅客达1818.7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

0评论2025-03-250

市场监管总局上线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郝帅)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3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上线运行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以下简称统一平台),助力经营主体高效便捷开展信用修复,全面支撑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统一平台实现了统一入口、异地修复,向经营主体提供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

0评论2025-03-250

吴仁彪:发展“低空经济”,一哄而上要不得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申佳平)低空振翅,不能只靠一股脑的猛劲儿,一哄而上要不得。近日,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一轮低空经济发展中,必须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去年低空经济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从中央到地方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项目建设加速落地。2025年,全国30个

0评论2025-03-250

财政部: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王震)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公布2025年1至2月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全国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增长11%。

0评论2025-03-250

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
原标题: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科技日报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韩国首尔大学工学院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这项创新技术模仿了生物活细胞的特性,如转化、分离、融合以及捕获异物的能力。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传统基于固体的机器人在模拟活细

0评论2025-03-250

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
原标题: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科技日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和中国清华大学科学家联合研发出一项开创性的3D打印技术,成功创建出迄今最小的人体微血管。这一进展有望为科学家提供一种全新的药物测试方法,从而终结使用动物进行药物测试的历史。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德国应用化学

0评论2024-12-030

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
科技托举果盘子系列报道之三原标题: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在现代水果生产链条中,除了栽培种植,水果的分选、储存与运输同样是确保其品质的关键环节。随着科技进步,精准分选、长期贮藏以及保鲜运输等技术不断提升人们的水果消费体验,保证水果从枝头到舌头品质不变。物美价廉、新鲜可口的水果正以更加高效的方式从田间地

0评论2024-1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