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新闻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培育肉类在出售时能否贴上“肉”的食品标签?

2018-04-14 08:560

澳大利亚的管理者们很快就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在实验室中培育的动物肉类是否可以称之为“肉”呢?

有报道称,今年市场上将出售实验室培育的肉类,美国养牛者协会(USCA)上月向美国政府提交了一份请愿书,倡导对“牛肉”和“肉”进行法律定义。

他们希望的法律定义能把“人造”或“人工合成”肉制品排除在外。他们坚称,被标记为牛肉和肉类的肉制品,应该来源于“以传统方式获得的动物组织或肉”。

这是与广受争议的新兴食品技术有关的最新监管问题。从转基因食品、辐照食品到纳米技术,争论的焦点围绕着我们想要的食物系统种类展开,以及我们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就像其他食品技术一样,实验室培育的肉类该贴什么样的标签已经引发了争议。

  实验室培育肉类的兴起

一般来说,那些在实验室培育肉类的公司会着重强调他们未来的产品“瘦肉比例高”,以此来吸引消费者和食品标准监管机构。

由美国主要肉类加工商泰森食品公司(TysonFoodsInc.)提供部分资金支持的孟菲斯肉制品公司(MemphisMeats,),将其工作描述为:开发一种用动物细胞培育真正肉类的方法,而不需要喂养、繁殖和屠宰真正的动物。

从事实验室产品培育的创业公司普遍将动物组织工程定位为一种养殖形式,而非一种新的工艺流程。

另一家名为Supermeat的硅谷肉类创业公司将实验室培育的肉类称为“清洁肉类”,称其与今天的大米、牛奶、番茄、肉类和西兰花没有什么不同,该公司认为:

我们所知道和钟爱的所有食品都经历了一些人类的密集干预,如果没有人类的干预,这些食品是无法流入市场的。

然而讽刺的是,培育实验室肉类的公司不得不强调培育肉类过程的新颖性,以便获得专利和吸引投资者。他们还强调了实验室肉类与传统肉类生产的过程不同,以支持实验室肉类在环保和伦理方面的声明。

在实验室中培育肉类与饲养、屠宰动物是截然不同的过程。培育肉类的过程首先是将来自供体动物或胚胎的干细胞浸没到生物反应器的血清中,这种血清通常来自死牛的胎儿。

为了从实验室培养的细胞中培育出动物肉,需要几种技术的支持,例如理论上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实验室培育的肉类,使其不仅具有多维形态,还包含脂肪和血液。

尽管技术壁垒依然存在,但大量投资涌入实验室培育肉类项目,以及对肉价将下跌的预测,这些为合成肉制品将在三年内上市这一说法提供了支撑。

  澳大利亚实验室培育的肉类

贸易条约不允许澳大利亚在没有科学依据的情况下拒绝进口实验室培育的肉类,因此澳大利亚将不得不进口实验室培育的肉类,以及含有人造肉的3D打印机“食品墨水”墨盒等产品。

但是,在我们可以吃到实验室培育的肉类和三种蔬菜之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食品标准部门必须对实验室培育的每种肉类产品进行公共卫生和安全评估。在我们的食品标准规范下,作为一种“新兴”食品,实验室培育的肉类需要进行这些评估。

在澳大利亚,肉类被定义为“任何动物屠宰之后的全部或部分躯体”。这里的动物既包括人们通常食用的动物,比如牛、猪和家禽等,也包括州和地区个别法律规定的允许人类食用的其他任何动物。

在澳大利亚,食品标签上若要使用“肉”这个词,食品必须符合上述法律定义。

出于道德考虑和市场原因,培育实验室肉类的公司并不希望其产品满足“肉类”的法律定义,毕竟被视为“无受害动物”是培育肉类的一个关键卖点。

由于需要使用从牛的胎儿血液中提取的牛胎血清,一些实验室培育的肉类也将会包含部分被屠宰的动物。使用这种血清的合成肉就满足了“肉”一词的法律定义,可以被标记为“肉”。

但是,那些使用牛胎血液培育实验室肉类的公司也必须避免使用“无受害动物”作为卖点,因为这种说法可能被认为是误导消费者,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乳制品什么时候可以称为“奶”呢?

伴随着实验室培育肉类的标签受到农业团体的严密审查,以及考虑到来自欧盟、美国和澳大利亚奶制品行业施加的压力,禁止以植物为材料的乳制品使用“乳”或“奶”等标签,例如不能叫杏仁奶或米乳,因此给实验室培育的肉类贴上“肉”的标签仍然存在政治风险。

同样的,“无肉”这个词并不适用于实验室培育的肉类。消费者会理所当然地期望,或至少第一印象认为,标着“无肉”的产品将不含有任何动物成分。

由于现在的处境举步维艰,培育实验室肉类的公司可能不得不选择那些不包含“肉”这个词的模糊的产品名称,以及拗口的产品描述,比如“用动物来源的细胞培育的肉”或者“生物培养的来自牛骨骼肌肉的分离细胞”。这种听起来不自然的描述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接受度和公众信任度。

还有,在澳大利亚,食品标签上须标明制造商的名字。

培育实验室肉类的公司一直小心翼翼地将“肉”这个词放在在他们的公司名字中,通常是商标名称,比如MosaMeats、SuperMeat和MemphisMeats。在不引发任何法律问题的情况下,实验室培育的肉类标签上使用这样的公司名称,会让消费者认为实验室培育的肉类和传统肉类是一样的。

考虑到澳大利亚的一些团体可能受商业利益驱使而去削弱消费者对实验室肉类的接受程度,所以更重要的是应该公开讨论实验室培育肉类该贴怎样的标签,即在一个透明和公众广泛参与的监管过程中进行讨论。

然而,目前澳大利亚制定食品标签标准的体制和程序是受到强烈批评的。与此同时,对澳大利亚公众来说,农民仍然是一个值得信赖的群体,这也使得传统肉类产品更有优势。

  实验室培育肉类是更“廉价”的食物来源吗?

实验室培育肉类被定位为用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和工业化农业造成的危害,这些危害包括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

当然,一些实验结果支持了“实验室培育肉类比集约动物农业占用的资源和造成的污染都少”这样的观点。

但是,已经有人开始怀疑实验室培育肉类的环境效益,或者至少提出了一个更现实的观点。

在生物反应器中培育肉类,比生产其他植物性肉类替代品和饲养小动物(比如鸡),消耗的能源更多。与此同时,生产培育细胞所需的材料对环境的影响尚不清楚,也不清楚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数量。

  那么标签该写什么呢?

明确禁止将实验室培育的肉类标注为“肉”,除了培育实验室肉类的公司之外,可能还会吸引其他很多方面的关注。

对一些人来说,合成肉无疑是属于“基因改造食品”专栏的,主流媒体的报道强烈地渲染了这些情绪。人们愈发青睐未加工的、完整食品可能会推动立法需求,要求用标签区分传统生产的肉和合成肉。

而对于其他人,尤其是食肉人群,实验室培育的肉类可以调和吃肉与密集畜牧业造成环境危害之间的紧张关系。

与美国养牛者协会的态度不同,澳大利亚肉类和畜牧协会将3D打印肉类问世作为一个提高传统牛肉产品价格的机会。

正如养牛人、即将卸任的北方地区养牛者协会(NorthernTerritoryCattlemen'sAssociation)会长TomStockwell所说:实验室肉类的问世,使传统畜牧业养殖的产品市场定位更高,也使我们的天然放牧方式更有吸引力。

我们可以预见,澳大利亚在未来几年将会出现呼吁张贴强制性标签以区分实验室肉类和传统肉类的游说活动。但与美国不同的是,澳大利亚的游说活动很可能不会抵制在实验室培育的肉类上贴“肉”的标签,更有可能把重点放在让消费者知道他们的肉是实验室培育的还是农场生产的。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省七部门联合出台十项金融举措
   近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联合吉林金融监管局、吉林证监局、省委金融办、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信厅等7部门印发了《吉林省金融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从扩大全产业链信贷投放、丰富专属信贷产品、定制差异化信贷服务等方面制定10项举措,引导银行机构进一步强化人参产业发展金融保障,支持人参产业

0评论2025-03-250

林下生“金蛋” 产业展新翅 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探索乡村振兴“双链”模式
  在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的百亩林地里,一群披着乌黑锦缎的五黑鸡正演绎着乡村振兴的生态故事。  实践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乡村最珍贵的资源往往藏在习以为常处。宁河区东棘坨镇党委副书记张洪雷表示,从林下养鸡到产业造血,当创新思维照进传统农业,闲置林地变成立体农场,农产品升级为文化符号,老农业区

0评论2025-03-250

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助力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乔雪峰)今年春节,刚刚实现四线贯通不到一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佛肇城际、莞惠城际等四条城际铁路迎来春运首秀四线共发送旅客274.18万人次,在广东省自主运营的城际线路中旅客发送量占比超85%。数据显示,2024年,贯通后的四条城际铁路共发送旅客达1818.7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

0评论2025-03-250

市场监管总局上线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郝帅)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3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上线运行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以下简称统一平台),助力经营主体高效便捷开展信用修复,全面支撑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统一平台实现了统一入口、异地修复,向经营主体提供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

0评论2025-03-250

吴仁彪:发展“低空经济”,一哄而上要不得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申佳平)低空振翅,不能只靠一股脑的猛劲儿,一哄而上要不得。近日,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一轮低空经济发展中,必须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去年低空经济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从中央到地方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项目建设加速落地。2025年,全国30个

0评论2025-03-250

财政部: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王震)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公布2025年1至2月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全国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增长11%。

0评论2025-03-250

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
原标题: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科技日报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韩国首尔大学工学院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这项创新技术模仿了生物活细胞的特性,如转化、分离、融合以及捕获异物的能力。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传统基于固体的机器人在模拟活细

0评论2025-03-250

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
原标题: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科技日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和中国清华大学科学家联合研发出一项开创性的3D打印技术,成功创建出迄今最小的人体微血管。这一进展有望为科学家提供一种全新的药物测试方法,从而终结使用动物进行药物测试的历史。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德国应用化学

0评论2024-12-030

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
科技托举果盘子系列报道之三原标题: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在现代水果生产链条中,除了栽培种植,水果的分选、储存与运输同样是确保其品质的关键环节。随着科技进步,精准分选、长期贮藏以及保鲜运输等技术不断提升人们的水果消费体验,保证水果从枝头到舌头品质不变。物美价廉、新鲜可口的水果正以更加高效的方式从田间地

0评论2024-1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