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网资讯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畜禽良种是畜牧业的芯片,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40%。近日,记者在河北徐水大午农牧集团举办的第四届规模化蛋鸡企业战略合作研讨会获悉,近年来,我国蛋鸡育种取得了卓越成就,与发达国家相比蛋鸡的饲养周期、产蛋率、死淘率、料蛋比尤其适应性等差距在缩小或实现超越,蛋鸡育种从原始创新向集成创新迈进,进入精细化特色化时代,一批适应性、抗病力强,节约饲料和符合环保、
淘汰鸡价值高的品种受到养殖户的欢迎,大午金凤年推广达1亿只,真正让养殖户实现了高价值的回报。
“畜禽育种要自主创新,走自己的路。”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常信在研讨会上表示,育种要创
品牌,要具备特色。大午种禽在不断研发和推广特色品种,尤其在显性白羽鸡中有色羽基因的挖掘、筛选和应用,对我国蛋鸡、肉鸡和地方鸡种提高产蛋、产肉性能和育成新品种配套系有很好的启示。“科技创新有三种,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吴常信说,“大午金凤”蛋鸡品种2015年通过国家蛋鸡新品种审定,专家评价世界首创,属于实实在在的原始创新,大午种禽公司一路走来,从京白939到大午金凤的育种三部曲过程中研发集成了很多技术创新,最近新审定的“大午褐”属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因此,大午种禽公司一路走来包含了全部三种创新。但对任何品种来说,最好的评价是市场的肯定,大午金凤能以一个单品年推广1亿只,更证明了市场的肯定。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大午家禽研究院名誉院长宁中华说,育种是一门艺术,创新才能出精品。蛋鸡育种要结合中国国情,围绕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节约饲料、环保、产蛋持久力高和后期蛋壳质量好、淘汰鸡价值以及
鸡蛋符合中国消费者对粉壳蛋的喜好等开展创新。
始建于1984年的大午种禽公司,从养1000只商品鸡到饲养原种鸡6万只,祖代鸡15万套,父母代种鸡200万套,年提供商品代雏鸡1.2亿只的国家级蛋鸡育种企业,以“育民族鸡种,创世界品牌”为目标。“从大午京白939、大午粉1号到大午金凤,大午褐、大午小金凤,我们始终践行使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超前理念。”大午农牧集团总经理刘平表示,大午金凤的育成突破了白来航显性白羽和其他有色羽鸡杂交后代表现白羽的特征,是全球首个实现羽色自别雌雄的红羽粉壳高产蛋鸡,引领世界粉壳蛋鸡育种潮流。
围绕蛋鸡育种关键点,大午种禽公司正在与中国农大吴常信院士率领的专家团队合作,开展父系“蛙背”羽色自别雌雄技术,实现父系单一品系羽色自别雌雄,完成褐壳蛋鸡商品代母鸡全部快羽,提高商品代一致性和均匀度。开展鸡蛋暗斑性状的选育、抗病育种,羽毛覆盖度选育,粪便含水量选育等,提高商品代鸡群抗病力、为实现减抗替抗开辟新思路,达到节水,粪干,体质好、高产稳产的目标。
“细化育种、特色育种,踏实勤奋、专心致志,以市场为导向,找到适合中国蛋鸡市场的特色育种之路。”大午家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育种部经理赵晓钰说,在蛋重增长方面,使用传统的家系选择和个体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培育蛋重前期不小、后期不大的鸡群。在蛋品质、蛋壳质量方面,创新选择方法来严格选择,提升商品代鸡蛋品质。同时研发新的特色高产蛋鸡品种——大午花凤,集地方鸡种的亮丽羽色和高产蛋鸡的优秀性能于一身,实现芦花羽色高产粉壳蛋鸡,平均蛋重60-61克,饲养日产蛋数325枚以上,淘汰体重2.0公斤左右。开展大午金凤的分化选育,针对不同区域和客户的需求,研发大午金凤普通蛋系列和小蛋系列。
“未来我国蛋鸡新的特色配套系将不断推出,高产蛋鸡实现700天500个蛋、饲料转化率达到1.8∶1、产蛋期成活率达到98%、免疫减少一半、肉蛋结合等优质蛋鸡品种推出未来不是梦。”宁中华
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省七部门联合出台十项金融举措
近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联合吉林金融监管局、吉林证监局、省委金融办、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信厅等7部门印发了《吉林省金融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从扩大全产业链信贷投放、丰富专属信贷产品、定制差异化信贷服务等方面制定10项举措,引导银行机构进一步强化人参产业发展金融保障,支持人参产业
0评论2025-03-250
林下生“金蛋” 产业展新翅 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探索乡村振兴“双链”模式
在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的百亩林地里,一群披着乌黑锦缎的五黑鸡正演绎着乡村振兴的生态故事。 实践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乡村最珍贵的资源往往藏在习以为常处。宁河区东棘坨镇党委副书记张洪雷表示,从林下养鸡到产业造血,当创新思维照进传统农业,闲置林地变成立体农场,农产品升级为文化符号,老农业区
0评论2025-03-250
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助力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乔雪峰)今年春节,刚刚实现四线贯通不到一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佛肇城际、莞惠城际等四条城际铁路迎来春运首秀四线共发送旅客274.18万人次,在广东省自主运营的城际线路中旅客发送量占比超85%。数据显示,2024年,贯通后的四条城际铁路共发送旅客达1818.7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
0评论2025-03-250
市场监管总局上线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郝帅)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3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上线运行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以下简称统一平台),助力经营主体高效便捷开展信用修复,全面支撑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统一平台实现了统一入口、异地修复,向经营主体提供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
0评论2025-03-250
吴仁彪:发展“低空经济”,一哄而上要不得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申佳平)低空振翅,不能只靠一股脑的猛劲儿,一哄而上要不得。近日,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一轮低空经济发展中,必须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去年低空经济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从中央到地方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项目建设加速落地。2025年,全国30个
0评论2025-03-250
财政部: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王震)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公布2025年1至2月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全国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增长11%。
0评论2025-03-250
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
原标题: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科技日报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韩国首尔大学工学院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这项创新技术模仿了生物活细胞的特性,如转化、分离、融合以及捕获异物的能力。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传统基于固体的机器人在模拟活细
0评论2025-03-250
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
原标题: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科技日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和中国清华大学科学家联合研发出一项开创性的3D打印技术,成功创建出迄今最小的人体微血管。这一进展有望为科学家提供一种全新的药物测试方法,从而终结使用动物进行药物测试的历史。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德国应用化学
0评论2024-12-030
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
科技托举果盘子系列报道之三原标题: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在现代水果生产链条中,除了栽培种植,水果的分选、储存与运输同样是确保其品质的关键环节。随着科技进步,精准分选、长期贮藏以及保鲜运输等技术不断提升人们的水果消费体验,保证水果从枝头到舌头品质不变。物美价廉、新鲜可口的水果正以更加高效的方式从田间地
0评论2024-1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