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河北省涿州市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园一台集鸡个体生产参数自动感知、精准饲喂、行为量化等内容搭建的鸡育种过程数字化养殖监控网络和信息汇集交互平台正式投入使用。
这是我国首台投入应用的种鸡生产性能智能测定系统,实现了种鸡生产方式从传统以人力管理为核心到以机械化精准饲喂、智能监测为核心的转变,将促进我国蛋肉鸡育种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福利化养殖,极大提升蛋肉鸡精细化育种水平。
“在传统家禽育种中,由于鸡的数据量庞大、育种周期长,工人的工作强度非常大。”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宁中华说,关键是人工采集的数据精准程度低,不适应快速采集的现代育种技术,必须通过种鸡生产性能的智能化水平,提高育种效率、降低人工强度。
“由于该技术突破了鸡只小个体精准饲喂、生产性能参数自动获取、
种蛋自动标记三大关键技术难点,‘个体生产性能信息采集智能装备’当选2019年农业农村部十大主推新装备之首。”农业农村部肉蛋鸡养殖设施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黄仁录称,近两年通过优化改进,该系统创新车载采食量计量装置与个体精准饲喂装置,在个体饲喂过程中,可同时多点收集采食量数据,有效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系统整体运行时间。
在系统设计中负责畜禽养殖环境调控与智能装备的河北省蛋肉鸡创新团队岗位科学家李丽华教授介绍,系统结构为H型架体、自动上料系统,由个体精准自动投料系统、导轨和行车系统、RFID(射频识别技术)个体识别系统、采食量测量机构、蛋重称量及种蛋标识机构、自动清粪系统组成,技术成果涉及畜禽养殖、电气、信息、工业设计等学科,实现了鸡小个体精准饲喂、采食量自动称量、种蛋自动标记,通过多数据传输防冲突通信,建立了配套数据管理平台,解决了鸡重要经济性状指标数据收集智能化、准确性、实时性以及手工测量对鸡造成应激的问题。
据了解,该系统个体识别、自动饲喂、蛋重称量、种蛋标记各个功能实现了模块化设计,易于装配,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是功能强大的智能育种获取数据的研究、生产平台,实现个体采食量、饮水量、排泄量、蛋重、产蛋时间等实时、连续记录,整群参数对比分析,根据群体大小自动组装、定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能及时了解鸡的生长、疾病及其营养状况,为鸡的正常生长和生产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该系统也适用于蛋肉鸡及鸭的育种、饲料、营养方面科学研究和大群生产状况监测。
而就在本月1号,全球首台商用蛋鸡养殖机器人——“木鸡郎4”,在福建光阳蛋业股份有限公司渔溪蛋鸡养殖场也迎来首发。
通过大屏幕实时监测,这款机器人灵活的运行在鸡舍内,不停将实时拍摄到的数据上传到蛋禽养殖数字化平台,包括鸡舍各个位置的温度、湿度、光照、气味等环境数据,以及死鸡分布点。
据介绍,蛋禽养殖数字平台,能无缝对接机器人、设备、ERP等现有蛋禽养殖系统,支持显示屏、电脑、移动端设备等多种设备同时访问,成为强大的养殖监测和分析工具,通过预设养殖任务等形式可以协助养殖场进行管理。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得出饲料合理配比,节省养殖成本。经测验,“木鸡郎4”的死鸡检测率能达到99%以上。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铸就未来。“木鸡郎4”的成功商用,是科技赋能农企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数字化机器人的应用,颠覆了传统蛋鸡养殖的一些观念,将企业的规模化养殖推上了快车道。”福建光阳蛋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劼表示,配合蛋禽养殖数字平台,实现了养殖流程标准化,且有效减轻了劳动力紧缺及人工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降低了养殖的生物风险和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
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省七部门联合出台十项金融举措
近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联合吉林金融监管局、吉林证监局、省委金融办、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信厅等7部门印发了《吉林省金融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从扩大全产业链信贷投放、丰富专属信贷产品、定制差异化信贷服务等方面制定10项举措,引导银行机构进一步强化人参产业发展金融保障,支持人参产业
0评论2025-03-250
林下生“金蛋” 产业展新翅 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探索乡村振兴“双链”模式
在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的百亩林地里,一群披着乌黑锦缎的五黑鸡正演绎着乡村振兴的生态故事。 实践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乡村最珍贵的资源往往藏在习以为常处。宁河区东棘坨镇党委副书记张洪雷表示,从林下养鸡到产业造血,当创新思维照进传统农业,闲置林地变成立体农场,农产品升级为文化符号,老农业区
0评论2025-03-250
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助力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乔雪峰)今年春节,刚刚实现四线贯通不到一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佛肇城际、莞惠城际等四条城际铁路迎来春运首秀四线共发送旅客274.18万人次,在广东省自主运营的城际线路中旅客发送量占比超85%。数据显示,2024年,贯通后的四条城际铁路共发送旅客达1818.7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
0评论2025-03-250
市场监管总局上线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郝帅)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3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上线运行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以下简称统一平台),助力经营主体高效便捷开展信用修复,全面支撑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统一平台实现了统一入口、异地修复,向经营主体提供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
0评论2025-03-250
吴仁彪:发展“低空经济”,一哄而上要不得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申佳平)低空振翅,不能只靠一股脑的猛劲儿,一哄而上要不得。近日,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一轮低空经济发展中,必须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去年低空经济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从中央到地方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项目建设加速落地。2025年,全国30个
0评论2025-03-250
财政部: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王震)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公布2025年1至2月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全国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增长11%。
0评论2025-03-250
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
原标题: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科技日报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韩国首尔大学工学院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这项创新技术模仿了生物活细胞的特性,如转化、分离、融合以及捕获异物的能力。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传统基于固体的机器人在模拟活细
0评论2025-03-250
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
原标题: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科技日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和中国清华大学科学家联合研发出一项开创性的3D打印技术,成功创建出迄今最小的人体微血管。这一进展有望为科学家提供一种全新的药物测试方法,从而终结使用动物进行药物测试的历史。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德国应用化学
0评论2024-12-030
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
科技托举果盘子系列报道之三原标题: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在现代水果生产链条中,除了栽培种植,水果的分选、储存与运输同样是确保其品质的关键环节。随着科技进步,精准分选、长期贮藏以及保鲜运输等技术不断提升人们的水果消费体验,保证水果从枝头到舌头品质不变。物美价廉、新鲜可口的水果正以更加高效的方式从田间地
0评论2024-1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