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可分为红糖、白糖、冰糖、葡萄糖等,味甘,入脾、肝及肺,具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冲止痛,活血化瘀,润肺生津等功效。西医认为糖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核黄素、胡萝卜素、烟酸、铁等营养物质,能够供给能量,强心利尿,补充体液,解毒,改善食口性,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促进伤口的愈合。因此,糖来源广泛,使用方法简单,价格便宜,能促进鸡的生长发育,防治多种疾病。
一 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雏鸡出壳的第一天饮服5%~8%的白糖水或葡萄糖水,并加适量的维生素c,可以使一周龄以内雏鸡的死亡率减少50%,并促进卵黄的吸收和胎粪的排出。从第二天起饮服8%~10%的食糖溶液,连用7~10天,可提高鸡的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发育,增加体重,减少疾病发生。
二 适当控制雏鸡性别
葡萄糖进入鸡体内,增强机体氧化代谢,影响受精过程中精卵各自生活的内环境。据生产实验表明:在公鸡饲料中添加10%的葡萄糖,饲喂10天左右,定时让公鸡与母鸡交配,所产种蛋孵出的鸡,雄性占59.8%,反之雌性占64.2%。
三 提高产蛋率
每天每只鸡用蜂蜜和白糖各O.5g,用水稀释后,均匀拌入日粮中饲喂蛋鸡,可提高产蛋量10%~15%.
四 增强抗应激能力
转群、分群、断喙、变换饲料、天气突变、运输、受惊吓等因素易引起鸡应激反应发生,常导致鸡发育不良,抗病力下降,免疫能力下降,死亡率增加。合理喂给糖水,可以补充营养,增强抗病力,有效防止应激的发生。方法是:在雏鸡接种疫苗、运输等前后,均给雏鸡饮用5%的葡萄糖和0.1%维生素c的冷开水,连用3~5天,可以有效预防鸡应激的发生。
五 解毒
1 球粉中毒
立即停喂含有克球粉的饲料,迅速喂饮5%~10%的白糖或葡萄糖水,连用3~5天。同时,对鸡亚硝酸盐中毒也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2 痢特灵中毒
用滴管人工投服10%葡萄糖水;同时用维生素c O.05~0.1g,B1 5~10mg,一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疗效更好。
3 食盐中毒
用10%葡萄糖和0.5%维生素c的冷开水给鸡自由饮用;同时按每千克体重用庆大霉素5~7.5mg,一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效果显著。
六 防病
1 雏鸡白痢
给雏鸡饮5%一8%红糖水,连用3~5天。或按鸡每千克体重用土霉素25~50mg,醋2mL,白糖5g,加水溶解,混合均匀,供鸡自由饮用,不仅防治白痢的发生,还能促进生长发育。或取红糖25g,百草霜25g,拌少量的水制成药丸,每只鸡每次服O.5~1g,每天2~3次,连用3~5天。
2 法氏囊病
每天每只鸡用生石膏1g,红糖3g,加水煎取汁,给鸡饮用,连用5~7天,治愈率96%左右。或取50~120g重活蟾蜍5~7只,放入锅内加水煮沸10分钟,得汤液(浓度1:10),候温,加入5%的白糖适量,让鸡自由饮,每只鸡每次3~5mL,,每天2次,连用2—7天,治愈率97%。
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省七部门联合出台十项金融举措
近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联合吉林金融监管局、吉林证监局、省委金融办、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信厅等7部门印发了《吉林省金融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从扩大全产业链信贷投放、丰富专属信贷产品、定制差异化信贷服务等方面制定10项举措,引导银行机构进一步强化人参产业发展金融保障,支持人参产业
0评论2025-03-250
林下生“金蛋” 产业展新翅 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探索乡村振兴“双链”模式
在天津市宁河区东棘坨镇大顷甸村的百亩林地里,一群披着乌黑锦缎的五黑鸡正演绎着乡村振兴的生态故事。 实践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乡村最珍贵的资源往往藏在习以为常处。宁河区东棘坨镇党委副书记张洪雷表示,从林下养鸡到产业造血,当创新思维照进传统农业,闲置林地变成立体农场,农产品升级为文化符号,老农业区
0评论2025-03-250
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 助力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乔雪峰)今年春节,刚刚实现四线贯通不到一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佛肇城际、莞惠城际等四条城际铁路迎来春运首秀四线共发送旅客274.18万人次,在广东省自主运营的城际线路中旅客发送量占比超85%。数据显示,2024年,贯通后的四条城际铁路共发送旅客达1818.7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
0评论2025-03-250
市场监管总局上线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郝帅)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3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上线运行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以下简称统一平台),助力经营主体高效便捷开展信用修复,全面支撑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统一平台实现了统一入口、异地修复,向经营主体提供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
0评论2025-03-250
吴仁彪:发展“低空经济”,一哄而上要不得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申佳平)低空振翅,不能只靠一股脑的猛劲儿,一哄而上要不得。近日,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一轮低空经济发展中,必须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去年低空经济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从中央到地方支持政策密集出台,项目建设加速落地。2025年,全国30个
0评论2025-03-250
财政部: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王震)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公布2025年1至2月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56亿元,同比下降1.6%。其中,全国税收收入36349亿元,同比下降3.9%;非税收入7507亿元,同比增长11%。
0评论2025-03-250
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
原标题: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科技日报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张梦然)韩国首尔大学工学院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这项创新技术模仿了生物活细胞的特性,如转化、分离、融合以及捕获异物的能力。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传统基于固体的机器人在模拟活细
0评论2025-03-250
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
原标题:3D打印创建出迄今最小人体微血管科技日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刘霞)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和中国清华大学科学家联合研发出一项开创性的3D打印技术,成功创建出迄今最小的人体微血管。这一进展有望为科学家提供一种全新的药物测试方法,从而终结使用动物进行药物测试的历史。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德国应用化学
0评论2024-12-030
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
科技托举果盘子系列报道之三原标题:让水果从枝头保鲜到舌头在现代水果生产链条中,除了栽培种植,水果的分选、储存与运输同样是确保其品质的关键环节。随着科技进步,精准分选、长期贮藏以及保鲜运输等技术不断提升人们的水果消费体验,保证水果从枝头到舌头品质不变。物美价廉、新鲜可口的水果正以更加高效的方式从田间地
0评论2024-11-280